抗战:从喜峰口战役开始杀穿鬼子

第54章 人在外蒙——打土豪!分田地!斗地主!

加入书架
书名:
抗战:从喜峰口战役开始杀穿鬼子
作者:
爱吃橙子的西红柿
本章字数:
3478
更新时间:
2025-07-08

广场上的欢呼声渐渐平息,可那股振奋人心的热意仍在空气中翻涌。

宋卫国深知,枪决战犯只是给外蒙古百姓的一个交代,要想彻底治愈这片土地的创伤,让它重回繁荣,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接下来的几日,宋卫国把自己关在临时指挥所里,与心腹谋士们日夜商讨后续的治理方略。

地图在桌上铺开,上面标记着外蒙古各地的资源分布、人口聚居点以及受损情况。

灯光昏黄,映照着他们疲惫却坚毅的面庞。

“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建立起一套让百姓信服的治理体系。”宋卫国手指轻点地图,目光坚定,“我们扶持当地亲华的势力担任政治官员,他们熟悉民情风俗,能更好地与百姓沟通,化解矛盾。但军政大权,绝不能旁落,必须牢牢掌控在咱们手中,唯有如此,才能保障这片土地不再陷入动荡。”

谋士们纷纷点头,副官在一旁补充道:“师长,人选方面,我听闻有几位当地的贤达,一首暗中帮助受迫害的百姓,对中华文化也颇为推崇,他们或许是合适人选。”

宋卫国微微颔首:“即刻去请他们来,记住,务必以礼相待。”

不多时,几位身着传统外蒙古服饰的长者被请进指挥所。

他们面容沧桑,眼中却透着睿智与期待。

宋卫国起身相迎,拱手笑道:“诸位长辈,今日请你们来,是想共商外蒙古的未来。这片土地饱经苦难,如今拨云见日,需要诸位的智慧与力量,助百姓重建家园。我有意请诸位出任地方官员,不知意下如何?”

一位名叫巴特尔的长者上前一步,眼眶微红:“将军,您为我们铲除了恶魔,百姓们都对您感恩戴德。我们早就盼着能为家乡出份力,只要能让孩子们不再挨饿受冻,让文化传承下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其他几位长者也纷纷附和。

宋卫国面露欣慰之色:“好!有诸位相助,外蒙古定有希望。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切不可辜负百姓的信任。”

众人齐声应诺。

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下,新的地方政府开始组建运作。

与此同时,宋卫国将目光投向了民生问题。

外蒙古以畜牧业为主,可多年的战乱与掠夺,让许多牧民家徒西壁,牛羊无几。

一日,宋卫国带着一队士兵来到一片广袤的草原。

不远处,几座大帐篷突兀地矗立着,周围圈养着成群的牛羊,那是当地有名的土豪劣绅的产业。

这些土豪平日里仗着与旧势力勾结,欺压百姓,囤积大量财富。

宋卫国大步走进最大的一座帐篷,里面的奢华装饰与外面百姓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

土豪们吓得瑟瑟发抖,瘫倒在地。

宋卫国目光冷峻:“你们这些为富不仁的家伙,在百姓受苦时,你们却在这里享受荣华富贵,今日,便是你们偿还的时候!”

土豪们磕头求饶,宋卫国却不为所动,当即下令:“将这些牛羊登记造册,准备分发给贫苦百姓。”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驱赶着牛羊往营地走去。

消息不胫而走,百姓们纷纷涌向营地。

宋卫国站在高处,大声喊道:“乡亲们,这些牛羊本就属于大家,如今物归原主。咱们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

一位年轻的牧民激动得热泪盈眶:“将军,我家都快揭不开锅了,这下有救了!感谢您啊!”

宋卫国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大家应得的,往后好好放牧,好日子在后头呢!”

分牛羊的同时,宋卫国又下令开仓放粮。

城中几座被旧势力霸占的粮仓被打开,金黄的麦粒堆积如山。

百姓们排着长队,拿着布袋,眼中满是喜悦与希望。

“以前,每次来求粮,都被那些恶人打骂驱赶,没想到今天能分到这么多粮食。”一位老妇人边抹眼泪边说。

为了公平分配,宋卫国亲自在现场监督,确保每一户都能得到足够的粮食。

士兵们帮忙搬运粮食,维持秩序,军民融洽的场景令人动容。

在一系列举措之下,外蒙古的社会环境逐渐稳定下来。

一日傍晚,宋卫国漫步在草原上,望着天边的晚霞,心中满是感慨。

巴特尔老人走上前来,感慨道:“将军,您看如今这景象,多亏了您啊!外蒙古就像重生了一般。”

宋卫国微微摇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咱们不能懈怠,还有很多事要做,水利要兴修,贸易要拓展,只有全方位发展,才能让外蒙古真正繁荣昌盛。”

巴特尔点头称是:“将军所言极是,百姓们都愿意跟着您干,赴汤蹈火!”

宋卫国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憧憬之光:“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片土地会成为人间乐土,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熠熠生辉。咱们携手共进,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