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政一方

第22章 风声渐紧

加入书架
书名:
主政一方
作者:
德不配位ggb
本章字数:
411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县委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刚散场,张万霖仍站在最后排。

书记郑一鸣的那句话仿佛余音未散:

“张万霖同志主持工作后,确实沉得住气、拿得起笔,值得肯定。”

这句“点名表扬”,落到县办众人耳中,却是别样滋味。

走出会议室时,副主任王绍林故意慢了半步,嘴角带笑地对张说:

“张主任这几个月风头正劲啊,书记亲口表扬,可不多见。”

张万霖听得出话里味儿,回了句:“书记说的是团队,不是我个人。我还得多学。”

王绍林哼了一声,笑着点头,但眼底并未有笑。

身后秘书科小陈低声说:“王主任最近频频去找组织部长宋立功,听说……他有调动的意思。”

张点点头,心中却暗想——组织部那边会这么轻易放人?恐怕王绍林是在探底:书记到底是扶我,还是还留一手。

几天后,张主持召开县委办内部一次“小范围协调会”,议题是:“下一季度全县党务督查方案草拟意见征求”。

这本是例行会议,但郑一鸣突然要求:“由万霖主持,你们几个副主任全体参加,纪检、组织口那边也请一个代表来。”

这是张第一次以“县委办负责人”身份面对多个县级口子干部,既是考验,也是一场内场观戏。

会议进行半小时后,组织部副部长褚林峰先出了一招:

“我们原则支持张主任这边的方案,不过有个小细节,我想提一提——文件中提到要‘强化问题导向、实事求是’,这表述是不是可以调整为‘注重实效、积极稳妥’,更符合现实?”

张心中微震。这不是提词句,是试水:“你到底愿不愿意真抓‘问题’?”

他稳了稳语气,说:

“组织部是经验丰富的口子,我们尊重修改意见。不过,如果光讲‘实效’,那不少基层部门恐怕就继续糊弄下去。我建议这个表述,咱们放在‘执行口径’里再微调,文件主线不动。”

一旁的王绍林冷不丁插了句:

“‘强化问题导向’,张主任这是准备动真格了?”

会议室一时间气氛一紧。

张不动声色,只淡淡说:“动真格是县委一贯要求。我们只是照实传达。”

这一场会开得不冷不热,但第二天组织口内部传出消息:

“张万霖这小子,还真敢当真。”

就在协调会之后的第三天,县委办内部材料室出了个小插曲。

原本负责内刊编辑的老刘突然请了病假,办公室内部陷入混乱。

按惯例,这种事由常务副主任王绍林安排。但他却迟迟不表态,还放话:“现在是张主任主持嘛,还是请张主任定。”

张万霖闻讯,没有马上接招,而是让小陈连夜拟了一份“材料运转流程优化方案”,第二天挂到公告栏上。

此举一出,王绍林当天就在食堂对人说:“文件都不打招呼首接贴,是不是年轻人当权了连规矩也不讲了?”

那天晚上,张万霖召集科室主任开小会,讲了三句话:

“规矩在走,流程要在先。谁绕过制度干事,我一定记下来。”

没有指名道姓,但几个人当场噤声。

从那一夜起,县委办所有调研稿、材料流转表,必须经“主持人签字”后再上桌。风声未起,暗战己开。

又是一个夜晚,张万霖加班时,接到书记秘书电话。

“小张,书记让你看一份省委办公厅的红头件。他只说一句话——‘参照处理,看你怎么拿捏’。”

张一愣,拆开信件,是一份《关于进一步整合县级信息资源平台与办公自动化建设的建议意见征求稿》。

信件里没提到任何县委办名字,但熟悉官场的人一眼就看出来——

这是上面让下级“主动跟进、试点先行”的“影子通知”。

张思索再三,第二天拟了一个“南阳县办公系统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命名时特意用了“试点”“协同”两个低调词语。

书记收到方案后,只回了一个红笔批语:

“思路稳,分寸好。”

张知道,这是又一道小小的“测试题”。

就在一切逐步归位之时,一个意外的来电打乱了张万霖的步调。

“万霖,我是赵星宇,听说你现在主持县办了,恭喜。”

赵星宇,曾在市里的挂职班上与张一起培训,后调去邻县做政研室副主任。如今突然来电,不寻常。

电话另一头,赵说:“我最近碰到咱们培训时认识的陈远航,他刚调到你们南阳县下属一个镇上任副镇。他跟我说,有个县办来的材料对他们镇的绩效考核很不利。”

张一怔。他没有发过针对具体镇的材料,这显然是“借你张万霖的名义干别人的事”。

他当即请小陈查文号,发现那份“县办发文”是王绍林那边以“内参形式”发下去的,既无正式程序,又未呈报张批示。

张轻声道:“我知道了。赵兄,有机会请你来喝茶。”

挂断电话后,张转头对小陈说:“把那个‘内参’召回,重审一次。”

县委办内部顿时风声大震。

第二天,王绍林请假三天,“回家探亲”。

几天后,张万霖在县里走动时,明显察觉变化。

有人主动打招呼,也有人故意避让;有人“称主任”,也有人还叫“张同志”。

那天傍晚,他独自在办公室窗前站了很久,看着远处县政府大院里下班人流如织。

这座机关里,每一个微笑,每一声称呼,每一次沉默,都藏着风向。

书记郑一鸣还未明说下一步动向,但整个县里都在看:

张万霖,到底是“临时主持”,还是“书记的人”。

但张万霖知道:

无论是谁的人,能不能坐稳,不是喊出来的,是一步步从刀尖上踩出来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