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的省委办公厅,层层把守的楼道内,空气凝重。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似乎每一下都敲击着张万霖的神经。
这一次,他被调入省委工作例会的材料筹备组,任务是汇总领导发言提纲,准备会议文件。任务琐碎而繁杂,实则首通权力中枢,是一次不容错过的试炼。
张万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类文件和草稿,办公室里的人来人往,声声耳语似乎都在暗藏玄机。
“听说彭仕中出了问题,‘体检异常’暂停任职。”身旁一名科员低声和另一人交流。
张万霖听着,眉头微蹙。他知道,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健康问题。
某天下午,张万霖无意中翻到了一份尚未公开的常委发言提纲。
这份提纲,字字珠玑,语气铿锵:
“我们必须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基层试点不能只看数据,更要看实地成效。避免权力下放带来的腐败风险,切实防止改革走样。”
这与省委主流的改革思路存在明显偏差,像是一道隐形的警告。
张万霖心中一凛,意识到这提纲的分量。它揭示了权力中裂痕,也暗示了隐秘的权斗。
同时,陆妍远在挂职地,面临被媒体误读为“被下放调研”的风波。
当地官场风声鹤唳,记者的质疑如波浪般拍打着她的政治防线。她无奈回应:“挂职是省委安排的正常历练,我会全力以赴。”
但她深知,这次挂职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政治算计。
某晚,张万霖加班至深夜,手机突然震动,是褚树堂发来的短信:
“材料是纸上的战场,战争却在人心之间。未可说者,往往拥有更大的力量。”
短信字字重如千钧,令张万霖深思。
次日清晨,省委办公厅门口,张万霖遇到一位老同志。
老同志低声道:“小张啊,官场不是你我想象的那样,学会用‘未可说’保护自己,才能走得更远。”
张万霖点头,眼神坚毅。
随着调研深入,张万霖发现,权力斗争愈演愈烈。
办公室里,围绕那份提纲的争论暗流涌动。有人悄声指责提纲“反改革”,有人私下称赞其“有远见”。
褚树堂警告他:“你要小心了,风口浪尖上的人,风也吹得最猛。”
一天,张万霖被叫去省委某领导办公室。
领导看着他递上的材料,沉声说:“材料写得不错,但政治敏感度还需提升。你要学会‘说得明白又不明白’,这是生存之道。”
张万霖明白,这话外之意是:官场讲的是艺术,不能太首白。
在一次例会筹备会议上,陆妍突然以视频连线出现,报告挂职地调研进展。
她言语谨慎,却在细节中暗示当地存在的矛盾和阻力。
会场气氛微妙,几位常委面露难色。
张万霖透过屏幕,感受到陆妍的坚持与无奈。
与此同时,彭仕中事件渐露端倪。
张万霖从渠道得知,彭仕中被查涉及数年前一项重大资金调拨案,案件牵涉多个层级,波及不少人。
但此案被压下,相关材料被层层封存,调查一度陷入停滞。
张万霖心中五味杂陈。
他开始深刻体会到,官场不仅仅是权力的争夺,更是信息的角力,话语的博弈。
每一份报告都可能成为他人手中的利刃;每一次发言都可能变成众矢之的。
某夜,张万霖独自走出办公楼,冷风吹过,灯光斑驳。
他自言自语:“未可说者,究竟是权力的囚笼,还是唯一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