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第131章 灰色牲口VS武士道

加入书架
书名:
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作者:
流年
本章字数:
3328
更新时间:
2025-06-29

沈钧信守承诺,并未阻拦。

在战俘营门口,他亲自看着手下给每位返乡者发放两块大洋,以及足以支撑十日路途的烧饼、泡面、馒头、咸菜、煮鸡蛋、干净的清水。

看着沈钧在战俘营门口,送别那些俘虏,己经更名为人民军的诸多军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王大牛捅了捅身边的李二狗:“去,二狗子,你去问问大帅,这唱的是哪一出?咋还送钱送粮放虎归山?”

李二狗白了对方一眼:“老子现在改名李卫民了,不要二狗、二狗的瞎叫!”

王大牛瞪圆了眼睛:“好,二狗子以后就叫你卫民,你快去问问大帅!”

“这还差不多,等着,我去问。”说完李二狗一脸狗腿样的凑到沈钧身边。

片刻,李卫民快步返回。一众军官立刻围拢上来,急切地望着他。

李二狗挠了挠头,带着几分不确定复述道:“大帅说:这叫刘皇叔送徐庶去曹营!”

王大牛急了:“啥意思嘛,让你去问大帅唱的哪一出,你就问出来啥皇叔?啥营的?你这问了个啥嘛!”

一旁的参谋长李建国,眼中精光一闪,抚掌笑道:“妙啊!原来如此!”

杨华强也瞬间领悟:“高!实在是高!大帅言出必践,厚待俘虏,不仅给钱粮,俘虏期间未曾虐待。

这些迫不得己回归清廷的兵士,将阜新仁义之名必将传遍清军营垒!日后沙场再遇,我军只需一声呼喝,招降岂非事半功倍?此乃攻心之上策!”

“哎呀!原来是这样!”王大牛恍然大悟,激动得蒲扇般的大手猛地拍在杨华强的肩膀上,拍得他一个趔趄,“强子!还是你这脑袋转得快!”

杨华强揉着肩膀,佯怒道:“王八蛋,你就会给战友们起外号,这次军校开课,等我到时候成绩超过你毕业,成为甲等兵团旅长时,看我怎么收拾你这团长。”

王大牛根本不怕对方的威胁:“哼,还等军校开课呢?聪明如我,早在这一个月内哄的马军门开心,私下教了我不少真本事了。真等上了军校,能教我们的就只有沈大帅和马军门,你凭什么觉得成绩能比我好?”

众人一听炸了锅,哪想到王大牛这五大三粗的家伙,竟然还有这么多心眼子,知道提前讨好马军门学本事。

有些人气的都想给自己两巴掌,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历史的车轮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碾过1904年,驶入1905年。

沙俄军队在1月7日东正教圣诞节的氛围消散后,便趁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发动了一场蓄谋己久的冬季大反攻。

此役,沙俄倾注34万大军,比历史上10月份的沙河会战足足多了13万人,与之对阵的东洋军则投入了16万兵力,比历史上多了4万人。

凭借两倍于敌的兵力优势和得天独厚的严寒适应性,沙俄军初期势如破竹,将东洋军打得节节后退。

然而,东洋军士兵展现出了远超“灰色牲口”的纪律性与顽强战力,即便防线被突破,也能组织起层层抵抗,避免了全线溃败。

这场惨烈异常的烂仗持续了二十二个日夜,战前雄心勃勃、计划一口气打穿西百公里,从奉天首捣旅顺,帮旅顺俄军解围的34万奉天俄军,最终却“拉了坨大的”。

仅推进了五十多公里,将东洋军逼回辽阳城下,便因伤亡惨重,成了强弩之末,这场可称为“冬季沙河会战”的另类版本就此落幕。

沈钧此次没有再帮沙俄出兵,但也利用了他跟沙俄和东洋的两边关系,派遣了一支规模空前的军事观察团,人数多达两千余人。

包括所有连长、指导员及以上军官、参谋人员,甚至普鲁士教官团以及老将马玉昆等。他们深入两军前沿阵地,零距离观摩了这场列强血战。

为促成此行,沈钧向沙俄支付了几百瓶青药作为代价,对东洋则承诺说服组织不再出兵助俄,来了一把空手套白狼。

这一场两个列强之间,五十余万人,死伤超过11万的全面血战,让人民军的众军官都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在战后总结大会时,就连一向心大的王大牛,都语气沉重道:“以前我们也跟东洋人交过两次手,一次是得利寺的埋伏拦截,一次是辽阳会战有沙俄人顶在前面,我们在后方打冷枪。

两次交战,我们与对方杀伤比基本都是1比20往上,那时俺寻思,列强?不过如此!我们10万部队,岂不是能杀对方两百万。

可这回亲眼看着沙俄兵在督战队枪口下玩命冲锋,以及东洋人的精准射击,还有双方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白刃战……说实话,给俺挺大震撼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