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顶层的会议室被冷白色的LED灯光填满,玻璃幕墙外的城市天际线在暮色中闪烁着冰冷的霓虹。长桌对面,西装革履的开发商代表们翻阅着资料,钢笔敲击桌面的声音像催命符般断断续续。宝玉握着遥控器的手心渗出薄汗,目光扫过身旁的黛玉和宝钗——黛玉正低头调整画架,苍白的指尖轻轻抚过画布边缘;宝钗则在整理财务报表,金丝眼镜下的眼神沉静如水。
“各位,”开发商项目经理陈总合上文件夹,嘴角挂着程式化的微笑,“我们很理解‘新绿计划’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但这块地皮的商业价值摆在这儿。与其保留那座破旧的老厂房,不如...”
“陈总,”宝钗推了推眼镜,翻开面前的PPT,投影幕布上立刻浮现出精密的财务模型,“您看这组数据。根据我们的调研,在文化空间的带动下,周边区域的土地溢价率能提升37%,商业综合体的人流量反而会因为文化地标吸引更多高端客群。”她轻点鼠标,柱状图的红色线条陡然攀升,“而且,文化空间的运营成本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和文创产业合作实现收支平衡。”
陈总身后的财务总监皱起眉头:“话是这么说,但改造老厂房的前期投入...”
“这正是我们要谈的合作模式。”宝钗从容不迫地切换页面,“我们可以采用PPP模式,由开发商负责基础建设,新绿计划承担文化内容运营。这样既能降低贵方风险,又能实现双赢。”她的声音冷静而坚定,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析着利益关系。
黛玉忽然抬起头,清冷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数据能衡量一切吗?”她掀开画架上的白布,两幅对比强烈的画作呈现在众人眼前——左边是老厂房改造后的文化空间,阳光透过斑驳的砖墙洒在孩子们的画纸上,墙上挂着色彩斑斓的涂鸦;右边则是规划中的商业综合体,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光,千篇一律的店铺像整齐排列的囚笼。
“这是《城市与旷野》。”黛玉的指尖划过画布,“当我们把所有空间都变成赚钱的机器,这座城市就失去了呼吸的缝隙。”她的声音带着诗意的倔强,“你们计算过吗?那座老厂房的天窗,曾让多少孩子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星空?”
会议室陷入死寂,只有空调外机的嗡鸣声在耳畔回响。宝玉深吸一口气,按下遥控器。大屏幕上出现了摇晃的镜头,画面里是老厂房的走廊,几个背着画具的孩子正在嬉闹。
“小雨,你为什么喜欢在这里画画?”镜头外传来提问声。
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对着镜头露出豁牙的笑容:“因为这里有风的声音!在商场里画画,就像被关在玻璃罐子里。”
画面切换到戴眼镜的男孩,他认真地说:“我画过老砖墙的裂缝,像天空掉下来的闪电。如果这里变成商场,我就再也找不到这么酷的画布了。”
录音戛然而止,宝玉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个开发商代表:“我们不是在反对发展,而是希望这座城市在奔跑时,别忘了给理想留一片栖息的角落。”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走进老厂房,看见阳光穿过锈蚀的管道,在墙面上投下破碎的光斑,那一刻他突然明白,有些东西比金钱更值得守护。
陈总清了清嗓子:“年轻人的情怀我能理解,但董事会那边...”
“陈总,”宝钗适时接过话头,从文件袋里抽出一叠文件,“这是市政府刚刚发布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还有周边居民联名签署的请愿书。”她将文件依次分发,“如果我们能打造出城市文化新地标,不仅能提升贵公司的品牌形象,还能获得政策红利。”
黛玉轻轻转动画架,让所有人都能看清那幅充满生机的文化空间图:“你们看,这里可以举办艺术展览,这里是儿童画室,顶楼还能种满向日葵...”她的声音渐渐温柔,“当孩子们在这里画出第一幅画,当艺术家找到灵感的源泉,这些无形的价值,才是城市真正的财富。”
窗外的夜幕彻底降临,写字楼的灯光将谈判桌照得亮如白昼。宝玉注意到陈总身后的年轻设计师悄悄红了眼眶,显然被孩子们的话触动。他握紧遥控器,在心里默默祈祷——为了那些在老厂房追逐梦想的孩子,为了这座城市不该被磨灭的诗意。
“这样吧,”陈总终于开口,手指敲了敲财务模型的页面,“我们可以重新评估规划方案,但具体的合作细节...”
“没问题。”宝钗立刻回应,眼中闪过胜利的光芒,“我们可以成立专项小组,明天就开始对接。”
黛玉轻轻舒了口气,指尖无意识地着画框。宝玉关掉投影仪,看着屏幕上渐渐暗下去的孩子们的笑脸,忽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有了意义。谈判桌上的交锋或许暂时落幕,但守护理想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