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嬷嬷端来热腾腾的食物,“小姐,先吃饭吧。”
杨柳继续奋笔疾书,不耽误说话,“费嬷嬷,最近厨房的人还找你麻烦么?”
“没有。”
只是都不搭理她罢了,倒也清净。
“费嬷嬷你过来看。”杨柳写完,把纸张递给费嬷嬷。
费嬷嬷看完,皱眉道:“小姐,你这是什么意思呢?”
“字面意思。”说完又把纸张递给杨春看。
杨春看完,一脸不明所以。
“很久不跟外祖父联系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认出我的字。”杨柳这才开始吃饭,“你们也照着我的意思各写一封信,给我做个证明。”
“小姐,你这样做……”费嬷嬷犹豫不决。
“相信我。”杨柳不想说的太多,计划慢慢铺开,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照做便是。”
杨春懒得等丫鬟取来纸笔,干脆起身走向书桌。
“哎呦,小少爷,别乱动。”费嬷嬷急道:“伤口要裂开的。老奴让丫鬟过来伺候你。”
杨春不以为意,他是背部受伤,不是瘸了。“这事,别让其他人看见。”
费嬷嬷愣了愣,看向杨柳。
“对。”杨柳点头,“这件事不能让府里其他人知道。费嬷嬷,你得在府外找个信得过的人帮我们送信。府里其他人,我都信不过。”
费嬷嬷不再纠结,“是,小姐。老奴每月都会给江南老家的兄长写信,送信的是孟氏商铺里的老乡,绝对信得过。”
“辛苦费嬷嬷,拿了信立刻出发,务必保证信能送到外祖父手上。”
费嬷嬷赶紧去写信,“老奴保证,一定会送到。”
费嬷嬷走后,姐弟俩坐在一起唠嗑,“姐,你真不愧是我姐!我听几个丫鬟闲聊,说祖母拉肚子了,拉了整整一下午呢!晚饭都吃不下。祖母不吃,王姨娘也不能吃,苦哈哈的在一旁伺候。”
难怪!
杨柳嘴角上扬。
杨春一想到王姨娘不好过,伤口都不觉得疼了,“说说呗,你怎么知道祖母一定会拉肚子?”
杨柳眼波流转,露出狡黠的笑容,手拿折扇慢慢悠悠的扇风,把悬念值拉满,让“观众”急得跳脚后,才轻飘飘的说一句,“那天,我在厨房,看见了冰镇西瓜。”
“啊?”
“啊,啊你个头,自己想去吧。”杨柳站起来,准备回自己屋,屋里账册还得继续看。
夏夜虫鸣,点缀杨家姐弟俩的梦。
另一边,却是彻夜难眠。
“娘!我不去跪祠堂!我没错,爹凭什么让我去跪祠堂!”杨芸不停的擤鼻子,哭得眼睛肿起老高。
丫鬟正给王姨娘揉着太阳穴,在杨芸的哭诉下,脑袋越发疼的厉害。
晚上在老太太身边伺候,连晚饭都没吃,好不容易躺下歇一会儿,女儿又来哭哭啼啼。
原来是被杨柳算计的挨了打,王姨娘顿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女儿的确是被宠坏了,该学的什么都没学会,跟杨柳单打独斗完全不是对手。
以后,可怎么办?
王姨娘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听娘的,你先去祠堂做个样子,等你爹气消了,你再去认个错,这事就过去了。”
“这事过不去!”杨芸情绪激动,委屈至极,为什么连娘亲都让她去认错,她究竟做错什么了?“我没做错!我不认!”
王姨娘心力交瘁,问外面伺候的丫鬟,“秋少爷人呢?”
杨芸怒不可遏,她娘不帮她,心里只有杨秋!
丫鬟道:“回姨娘,少爷在朱公子府上,说是今晚不回来了。”
王姨娘两眼一闭,一个两个都不省心,儿子整天跟一群狐朋狗友鬼混,女儿又是个傻的。
“徐嬷嬷,把小姐带下去。”王姨娘狠下心,“让她在祠堂好好反省。”
“是。”
“娘!我不去!娘!”杨芸声嘶力竭,拼尽全力挣扎,徐嬷嬷费了好大劲才把人弄走。
“给她多准备几件衣裳,别冻着了。”王姨娘交代完,闭着眼也不敢休息,得赶紧想办法,杨柳那丫头心思太多,留不得。
隔日,杨柳又起个大早。
“祖母,您身体可好些了?”
杨老太太昨晚睡得不踏实,起夜频繁,毕竟上了年纪,一早便精神萎靡。
可这人啊,越老越要在年轻人面前强撑面子,争那口气,“我好着呢。”
杨柳偏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听说祖母昨天拉肚子了,孙女好担心,又怕影响祖母休息,晚间不敢在跟前打扰。所以,今儿特意起个大早来看望祖母。”
听完,老太太难得没有先发一顿脾气,心中疑惑,这孩子最近奇怪的很。
柳丫头向来谨小慎微,问她什么半天憋不出一个屁,如今倒是伶牙俐齿。
以往,除了她娘亲,对谁都没有这么殷勤过。
最近这是转性了?
“祖母既然没事,孙女这就回去了。”杨柳施施然行礼。
咦?
“怎么,今儿不蹭饭了?”老太太问道。
杨柳犹犹豫豫的说:“祖母,您都拉肚子了……孙女可不敢在您这里吃饭,打算以后让小厮在外面店里买些吃食回来。”
老太太一听,发怒道:“家里有厨子,你却偏要去外面吃,铺张浪费!家里的银子又不是大风刮来的,怎容得你这般挥霍!”
杨柳委屈的低下头,“祖母教训的是。可……家里的饭菜,孙女真的不敢吃……如今,祖母还因为孙女的缘故受了大罪,是孙女不孝。”
老太太想了想,“你的意思是,厨房里有人要害你,连带着把我也害了?”
杨柳假装抽泣,不言不语。
在一旁伺候的周嬷嬷,听着老太太左一句有人加害,右一句有人下毒,心里对事情原委一清二楚,却绝不开口说上一句。
大小姐拉肚子的原因是什么,她不知道。
但老太太嘛,单纯是因为贪吃,又受了寒。
往年也有过,大夫千叮咛万嘱咐忌寒凉食物,老太太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每年照例要吃冰镇西瓜。
老人肠胃脆弱一年不如一年,可老太太却是一年比一年贪吃。
“周嬷嬷,你替我去厨房看看,到底是怎么个情况。”老太太认定了不是自己的问题。
“是。”
周嬷嬷也不可能说就是老太太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