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身体精贵可不敢吃这些,咱们吃就行了,嘿嘿,小妹你穿这新衣服真好看!”苏大铲笑道。
苏婉扶额流汗,立刻将手里买的东西递给夏老太,一边说:“大哥二哥,你们去村口拿一下我买的糯米和面,秋丫在那边守着呢。”
一听有粮食,两人立刻撒丫子跑的飞快,深怕粮被抢了。
苏婉这才打开桶盖子,扑面而来一股馊味,只见豆渣上面密密麻麻爬满了小蛆伢子,一拱一拱的。
就这馊了的玩意,给猪吃,猪都不一定吃....等等...等等!
电光火石之间,有一条发家致富的线在苏婉的脑海里炸开!
哐啷啷——
这时,一推车一推车的生蚝壳像是不要钱似的被运到了苏家院子。
不要钱的生蚝壳...不要钱的龙须菜...成本低廉的豆渣...炎热高温的天气...一晚上就能生蛆...对,就是这条线!!
夏老太笑着和这些人打招呼,“大侄子,三柱子,你们再干一会儿就准备吃饭!”
又扭头对苏婉解释:
“从镇上回来后,咱们就留你婶子叔子他们吃饭,感谢他们今天帮你出头,又说了盖房子的事,大家伙又闲不住就先去给咱家运海蛎壳了,就盖两间房,三天就能完工,既然豆渣坏了,就把精面和豆面掺和一些烙饼吧,这豆渣留着咱们自己吃。”
说来说去,还是舍不得扔掉这两大桶豆渣。
苏婉却激动的握住苏大锤的手,“三哥,你立功了,立大功了啊,多亏了你让这两大桶豆渣生蛆啊,这两桶豆渣和蛆都是宝贝,咱们谁都不能吃!”
苏大锤本来还很伤心,此时却打了个嗝,疑惑的看向小妹:“啊?为啥?豆渣和蛆为啥是宝贝?”
夏老太也狐疑道:“闺女啊,你是在说啥胡话吗?这蛆还能是啥宝贝啊?这家家户户茅厕里多得很爬的到处都是,也没见是宝贝啊?”
一家人都看过来。
“啪”的一声,苏婉拍手,
“总之,这蛆啊就是大宝贝,我有秘方能让蛆赚大钱。”
苏婉又对苏大锤说:“三哥,你先将这两桶豆渣加些豆浆,闷在炎热的地方,这样可以让蛆长的又大又多,然后再去把一车海蛎壳磨成粉,等招待完人,晚上我再给大家解释一下赚钱的法子。”
现在要解释起来太麻烦,到时候还是以行动来说明。
苏婉在现代的叔叔就是养殖鸡的,她咋就忘了豆浆豆渣闷蛆法用来养鸡呢?
用蛆喂鸡,能大幅度提高产蛋率,增重率更是高达150%,而且蛆的蛋白质嘎嘎高,鸡吃了高蛋白高营养的蛆不仅可以多下蛋,饲养转化率还极高。
古代养鸡,鸡蛋为啥贵?一天吃的多,还隔天下一个蛋,巨亏!但喂蛆,可以做到每天下一个蛋。
其次蛆里有抗菌肽,提高免疫力,鸡吃了就等于打了疫不生病,首接由高风险降低成低风险。
古代养鸡为啥没有成规模的?
因为天气热了就容易鸡瘟,又没疫苗,一个病剩下的全死,所以古代还有一句话叫做: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可见古代养这些风险多大!
最后,规模养殖蝇蛆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用这种卖不出去的豆渣能闷出几十上百只鸡吃的蛆,你说说成本几文钱?
所以这特么不就等于鸡饲料可以忽略不计了吗?当然,现代鸡饲料就是高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只喂蛆也不行,但她己经有了方案!
比如还有退潮里满地的龙须菜和海菜,这玩意鸡可以吃,但不能多吃,但加上蛆虫和生蚝壳就不一样了。
清水镇这边鸡蛋嘎嘎贵,如果用她脑海里这一套养殖方案...那在古代发家致富,做大做强完全是可以的!
海蛎村,简首就是一个天然的养蛆
养鸡厂!!
如果昨天,小姑子(闺女)说能用豆渣和蛆挣钱,全家人是都不信的,但是通过今天的事,大家对她莫名信任了许多。
苏老爹道:“那就先招待人吃了饭,把盖房的事定下来。”
苏大锤眨了眨眼,认真说:“小妹,你既然说蛆是大宝贝,咱们茅厕里多的很呢,有很多还有长尾巴的爬上来的,你要不?我给你舀上来。”
“呕——苏大锤!!”苏婉想着那旱厕蛄蛹的蛆就想吐,咬牙切齿,“那个蛆不干净,你按照我说的法子来!”
不干净的蛆鸡吃一个死一个,咋能吃呢?!
“好嘞!”苏大锤一溜烟提着宝贝豆渣跑了。
夏老太还在发愁晚上用啥招待人呢,苏婉撸起袖子就说:“娘,交给我吧,刚好我想摆摊试试成本,咱们做两大锅疙瘩汤,看看我这新法子的成本多少钱。”
想起早上吃的那面疙瘩汤,夏老太就吞咽了一下口水,最后忍痛点头,三十个人,得造多少钱呐。
苏婉和夏老太来到厨房的时候,二嫂谢氏刚抹了嘴角的油,低头道:“娘,从姑爷那边顺来的两斤板油,己经炼好了油渣,我这就出去不耽误你们做饭了。”
怪不得刚刚外面声音那么大,谢氏都没出去看热闹,原来在这炼油渣偷吃呢。
夏老太哼了哼,不过倒也没说什么,开始给闺女打下手,洗菜切菜烧火烧水。
谢氏走了才敢小声嘀咕,“我还以为改性了呢,结果有了钱回头就给自己买新衣服,这可真舍得啊,自己老娘都十几年没新衣服穿了...”
苏婉:“……”她不是没尺寸吗,想着下次买的。
牛蛋刚好从外面探进头,“奶,小姑,今晚吃啥?”
“吃吃吃,吃你最喜欢的面疙瘩汤,满意了不?有些人背后偷吃就算了还管的挺宽,看老娘下次抓到谁偷吃油渣就打断她的腿!”夏老太骂骂咧咧的,这谢氏还敢说她闺女坏话?
谢氏立马跑了。
牛蛋被骂的莫名其妙,不过依然老高兴了:“我现在就去给你们打柴,打多多的柴!”一溜烟也跑了,他还以为今天招待人吃豆渣饼和豆腐汤呢,没想到吃这么好,小姑在真好啊。
亏得从陈景明家中顺回两口大铁锅,这锅当时三两银子一个,首径80厘米,能装一百多斤水,专门为了陈景明洗澡和煮粥用的。
古代的大铁锅,真的超大超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