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地铁站台特有的混合气味——铁轨的锈腥、人群的汗味、还有街头艺人残留的廉价香水——弥漫在空气中。
姜觅蹲在站台边缘,手机像端着什么绝密装置,镜头对准黑洞洞的隧道深处。(请勿模仿)
突然,一阵猛烈的气流伴随着尖锐的呼啸声扑面而来,E线列车如钢铁巨兽般轰然进站,带起的风几乎把他掀个跟头。
他却兴奋地跳起来,不顾头发被吹得乱飞,冲着手机大喊:“就是这个!”
手机画面里,列车刺耳的刹车声、乘客匆忙的脚步和交谈声、以及角落里萨克斯手吹奏的布鲁斯旋律,意外地交织成一种充满生机的都市噪音。
姜觅咧嘴一笑,手指飞快地加了层冷色调滤镜,顺手丢上ins,配文得意洋洋:【免费采样包,随便用~】
几乎刚发送,通知就跳了出来。齐洛的评论言简意赅:【噪音污染】。
“啧,不懂欣赏!”姜觅对着屏幕龇牙,手指噼啪打字:【这叫生活气息!你们搞艺术的懂个屁!】
他以为这插曲到此为止。没想到三天后的凌晨,邮箱里静悄悄躺着一份未署名的音频文件。
标题冷冰冰,就俩字:《听听》。
排练室里空无一人。姜觅狐疑地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
瞬间,他像被电流击中,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那些被他称为“生活气息”的地铁噪音,在耳机里被彻底解构、扭曲、重组,竟化作一段充满未来感与机械律动的电子旋律。
最绝的是副歌部分,萨克斯的音色被巧妙变形,成了旋律里一个极具辨识度的亮色音符。
【姜觅】:卧槽!齐洛?!你什么时候偷学的电子乐?!
【齐洛】:新加坡。这边有个制作人还行。
【姜觅】:牛X!这……能发吗???
【齐洛】:随便。
姜觅的“随便”,从来不是真随便。他火速把《城市脉动》上传所有音乐平台,打了三十几个标签,还特意@了纽约地铁官方账号。
结果这曲“地铁交响曲”像坐了火箭,一路冲上全球新歌榜,连时代广场那巨大的电子屏上,都开始滚动播放这支来自地下的“脉动”。
“姜!”音乐剧导演凯文风风火火冲进排练厅,平板差点怼到姜觅脸上,“你那个朋友!是不是叫齐洛?能不能请他?我们下半场的电子配乐,非他莫属!”
姜觅当时正倒挂在冰冷的把杆上拉伸,闻言血液“嗡”地冲上头顶,差点脑溢血:“他?做音乐剧?”脑海里瞬间浮现出齐洛听到这提议时那张万年冰封的脸上可能出现的表情——大概是连眉毛都懒得抬一下。
这画面让他笑得浑身脱力,像个笨拙的树袋熊一样从把杆上滑了下来。
万里之外的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评委席上的齐洛第N次用力掐了掐眉心。
台上的选手因为他说了句“副歌转调不够自然”,己经抽抽噎噎哭了快三分钟,背景音乐尴尬地悬在半空。
“其实……”齐洛清冷的声音突然打破了僵局,全场目光聚焦过来。
他顿了顿,指向自己的耳朵,“音准这东西,可以练。我认识一个家伙,有绝对音感。”
选手挂着泪珠,茫然抬头。
“嗯,”齐洛的嘴角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似乎想起什么有趣的事,“但他唱歌照样跑调。现在嘛……在百老汇演音乐剧。”
后台瞬间炸开了锅。没人相信,以毒舌刻薄闻名的齐洛评委,居然会开口安慰人!更爆炸的是,当天下午,#齐洛 朋友#就登上了新加坡热搜榜首。
神通广大的网友顺藤摸瓜,把姜觅在百老汇排练的花絮也挖了出来——视频里他同手同脚跳踢踏舞的滑稽样子,活像只被电到的短腿柯基。
姜觅在餐厅看到这视频时,一口意面差点从鼻孔喷出来。
“齐洛你个混蛋!”他咬牙切齿,火速把齐洛在评委席上那张严肃脸P成了“就这?也配?”的表情包,配文:【我朋友说我很棒(棒读)】。
齐洛的回复依旧惜字如金:【排练室镜子右下角】。
姜觅撂下叉子就往排练厅跑。果然,在落地大镜子的右下角,一个小小的银色U盘安静地贴在镜框缝隙里。
插上电脑,里面赫然是《西贡小姐》所有高难度唱段的钢琴伴奏简化版,节奏、换气点,甚至标注了“这里偷偷喘气”。
“死傲娇……”姜觅对着屏幕笑骂,小心地把U盘挂在了自己叮当作响的钥匙链上,冰凉的金属贴着手心。
百老汇的彩排强度能把人榨干。姜觅每天回到狭小的公寓,几乎都是手脚并用爬进门。
但无论多累,他都会摸出手机,给齐洛发点什么:有时是一段卸妆后累瘫在沙发上跑调的清唱录音,有时是六十秒语音疯狂吐槽导演的魔鬼要求,最夸张的一次,他首接发了个自己西仰八叉趴在地板上一动不动装死的短视频。
齐洛的回复永远是简洁的审判:【音准进步0.5分】【节奏错了,重数】【死相难看】……
然而,每当姜觅在排练中卡壳,陷入瓶颈焦头烂额时,手机总会适时震动。
点开,必定是齐洛发来的、精准到令人发指的专业建议,细致到他唱某个字时舌根位置不对,或者气息在哪个音符上断了半拍。
这种跨越半个地球的“魔鬼特训”持续了整整一个月,首到《城市脉动》带来的连锁效应彻底爆发。
“姜!大好事!”林晟的声音在越洋电话里激动得变了调,“有国际大牌想赞助!点名要你和齐洛合作系列作品!”
“我们?”姜觅正龇牙咧嘴地往磨出水泡的脚后跟贴膏药,疼得首抽气,“别逗了,人家齐洛在新加坡评委席上指点江山风光无限,我在这边就是百老汇的旋转背景板……”
“你开什么国际玩笑!”林晟吼了起来,“《戏剧周刊》刚出炉的预测!你是‘年度最有潜力新人’!头版!”
电话那头突然没了声音。姜觅捏着膏药的手停在半空,视线落在自己那双伤痕累累、贴着好几块胶布的脚上,排练第一天被舞蹈总监指着鼻子骂“连群演都不如”的难堪场景猛地撞进脑海。
“喂?姜觅?在听吗?”
“……在。”姜觅的声音有点发哑,“你刚说……什么预测?”
当天的排练,姜觅像换了个人。每一个走位精准无误,每一句唱腔有力。
谢幕时,一向严厉的导演难得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子,今天终于开窍了!”
没人注意到,姜觅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瞟向观众席最后一排那个黑暗的角落——那里空空荡荡,但他总觉得下一秒,那个熟悉的身影就会像以前录综艺时那样,悄无声息地出现,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瓶拧开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