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靠五三改变命运

第14章 拒绝风投,“神农计划”启航!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后我靠五三改变命运
作者:
于慢慢慢
本章字数:
6576
更新时间:
2025-07-08

金奖的喜悦尚未散去,“薇记”团队内部却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风暴。

林薇的小屋里,气氛凝重。金灿灿的奖杯和那张象征十万资金的支票板放在茶几上,此刻却像无声的催化剂,放大了每个人心底的思虑。

林薇开门见山,将苏雅琴的投资意向和自己的顾虑摊开:“苏家的‘雅膳资本’,实力毋庸置疑。钱、渠道、资源,都能让我们快速扩张。但代价呢?对赌协议、股权稀释、甚至可能丧失产品主导权。最关键的是,”她目光扫过两位伙伴,“‘薇记’的核心是什么?是依托清华科研不断创新的健康零食!过早绑定资本,会不会让我们变成追逐短期利润的流水线,失去研发的纯粹和动力?”

沈静书立刻点头,镜片后的目光坚定:“我同意薇薇。资本是双刃剑。‘清火’能成功,核心是我们的配方和健康理念,这源于实验室的反复打磨。接受苏家投资,很可能迫使我们为了迎合市场或资本要求,放弃对配方的精益求精,甚至引入我们不认可的添加剂。这与我们的初心背道而驰。”

“哎呀!你们俩想太多了吧!”赵晓蔓急得首拍大腿,“那可是雅膳资本啊!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有了他们的钱和渠道,‘清火’立马就能铺遍全国超市!品牌知名度蹭蹭涨!至于控制权?咱们可以谈啊!苏晚晴不也是咱们室友吗?有她在,总不会坑咱们吧?” *现实派的扩张主义!*

“晓蔓,商业不是儿戏。”沈静书冷静反驳,“苏晚晴是苏晚晴,雅膳是雅膳。在商言商,资本追求的是回报最大化,不是我们的科研理想。而且,”她看向林薇,“李教授说的国家级平台‘神农计划’,才是真正能支撑我们长远研发的根基!”

“国家级平台听着是高大上,”赵晓蔓不服,“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研发不要钱?推广不要钱?咱们就靠这十万奖金?够干嘛的?”

争论陷入僵局。理想与现实,速度与深度,在小小的房间里激烈碰撞。

林薇看着争执的两人,心中其实早有决断。她想起了前世被资本裹挟最终失去灵魂的创业公司,想起了重生时那份“用知识创新改变生活”的初心,更想起了李教授提及“神农计划”时眼中那份对科研创新的热忱。

**内心OS:*薇记的根基,从来不是快速扩张的规模,而是清华实验室里那一袋袋反复调试的样品,是‘清火’背后那份对健康美味的执着。资本可以锦上添花,但绝不能动摇根基!***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决定了。拒绝‘雅膳’的投资。”

赵晓蔓“啊”了一声,满脸失望。沈静书则松了口气,眼神充满支持。

“但是,”林薇话锋一转,目光灼灼,“拒绝资本,不代表我们要闭门造车!‘神农计划’是我们的核心,十万奖金就是我们的研发弹药!晓蔓,你的市场嗅觉和推广能力,是团队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你,用更聪明、更接地气的方式,先把‘清火’在清华园和周边高校、白领圈做出口碑,做出样板市场!用真实的用户数据和复购率,证明我们的模式可行!这样,等‘神农计划’的资源落地,我们才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和更清晰的方向去谈更大范围的合作,甚至是…更符合我们理念的战略投资!”

她走到赵晓蔓身边,握住她的手:“蔓姐,相信我。慢一点,是为了走得更稳,飞得更高。我们需要你,用你的热情和行动力,帮薇记打好这第一场地面战!”

赵晓蔓看着林薇眼中坚定的光芒,又看看沈静书期待的眼神,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被点燃了:“行!薇薇!听你的!不就是地面战嘛!包在我身上!让清华园先为‘清火’疯狂!”

**团队危机,暂时解除!目标统一:深挖研发,精耕样板市场!**

拒绝了苏家的橄榄枝,林薇带着沈静书,全身心扑向了“神农计划”。

生科院一间崭新的、配备了发酵罐、高效液相色谱、PCR仪等先进设备的实验室,成了她们的新战场。“神农计划”果然名不虚传,不仅提供硬件支持,还配备了两位食品科学专业的博士生师兄作为技术指导。

项目目标首指“清火”的核心技术壁垒:如何更高效、更稳定地利用微生物发酵或酶法,定向合成“清火”中那几种关键的、源于外婆秘方的天然风味物质和功能因子,彻底摆脱对天然香辛料批次的依赖,实现风味和健康成分的精准控制与量产!

**挑战升级!从厨房级研发到分子级操控!**

林薇和沈静书仿佛掉进了知识的海洋,每天除了必修课,就是泡在实验室。穿着白大褂,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和显微镜下形态各异的菌落,与博士生师兄讨论着晦涩的代谢通路和基因编辑可能性。

**内心OS:*以前觉得ε-δ是魔鬼,现在才知道,KEGG通路和CRISPR-Cas9才是真·大魔王!***

进展远比实验室小打小闹时艰难百倍。筛选菌株失败、发酵条件失控、目标产物得率低得可怜…挫折成了家常便饭。林薇熬得眼圈发黑,沈静书也瘦了一圈。

这天,又一次关键的共发酵实验,林薇设定的参数明明完美,发酵罐里的菌株却像集体罢工,产物浓度纹丝不动。她盯着监控数据,眉头拧成了死结。

“是不是诱导剂浓度的问题?”沈静书翻着文献。

“还是溶氧?搅拌速度?”博士生师兄也陷入沉思。

实验室里一片低气压。就在林薇几乎要抓狂时,一个清冷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你们的碳氮比,算错了。”

林薇猛地回头。江屿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文献打印稿,目光落在发酵罐的控制屏上。

“学长?”林薇惊讶。

江屿走进来,指了指屏幕上几个不起眼的参数:“目标菌株A和辅助菌株B的最适碳氮需求有细微差异。你们按平均值设定,导致B菌株代谢受抑制,无法为A提供足够的前体物质。把B菌株的氮源比例上调5%,再试。”

沈静书立刻调出原始数据计算,眼睛一亮:“真的!我们忽略了亚组需求差异!”

博士生师兄也恍然大悟:“对啊!这么基础的错误!”

林薇看着江屿平静的侧脸,内心OS:*江神…您真是行走的救世主!连微生物代谢都懂?!还有什么是您不会的?!*

按照江屿的提示微调参数,几小时后,监控屏幕上代表目标产物的曲线,终于开始坚定而缓慢地…向上攀升!

**峰回路转!技术瓶颈,突破在望!**

就在实验室初现曙光时,赵晓蔓那边也传来了“战报”。她用那十万奖金的一部分,策划了“清火”进清华食堂窗口(健康零食区)、赞助校内篮球赛(运动员能量补给)、在五道口文艺咖啡店搞联名下午茶(辣条配手冲,意外火爆)等一系列脑洞大开的推广活动。“清火”凭借过硬的口味和“清华研发”的光环,迅速在目标人群中积累了口碑,复购率惊人。甚至有校外健康食品店主动找来要求供货!

这天,林薇刚在实验室记录下一组漂亮的数据,心情正好,苏晚晴却主动找上了她,地点约在了校园里一家安静的咖啡馆。

苏晚晴搅动着杯中的咖啡,没有寒暄,开门见山:“林薇,听说你们拒绝了‘雅膳’的投资?”

“是。”林薇坦然承认。

“明智。”苏晚晴出乎意料地吐出两个字,嘴角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复杂的笑意,“我母亲…太心急了。她看中的是‘清火’快速变现的潜力,未必懂你们想做的东西。” 她顿了顿,看着林薇,“但我懂。”

林薇挑眉,静待下文。

“我母亲的路子,不适合现在的‘薇记’。”苏晚晴放下勺子,目光变得认真,“但我个人,可以给你们提供另一个选择。”

她推过来一份薄薄的计划书:“这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做的。‘清火’的核心壁垒是风味和健康成分,但目前只能依靠代工厂,品控和成本是隐患。我在京郊有一处闲置的小型食品加工厂,设备齐全,资质完备。我可以以个人名义,用工厂入股‘薇记’,只占小股,不参与具体经营决策,但提供稳定的生产基地和品控团队。条件是…”她首视林薇的眼睛,“‘神农计划’关于核心风味物质合成的专利,未来由我们共同持有,并且,我需要一个进入你们核心研发团队的观察席位。”

**个人入股?自有工厂?研发席位?**

苏晚晴的条件,比苏雅琴的纯粹资本诱惑,显得更…真诚,也更狡猾。她不要短期控制权,却要绑定最核心的技术未来和深入研发的通道!

**内心OS:*好一招以退为进!苏晚晴,你果然不是花瓶!这条件…比风投更难拒绝!***

林薇看着苏晚晴平静却充满自信的脸庞,又看看那份计划书上详尽的工厂资料和清晰的条款,第一次感到,这位看似疏离的京圈名媛室友,或许才是“薇记”未来道路上,最不可预测也最具分量的…伙伴,或对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