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榻上的落日

第41章 台湾林爽文起义

加入书架
书名:
龙榻上的落日
作者:
喜欢龙柏树的想想笑
本章字数:
3066
更新时间:
2025-06-20

乾隆五十一年深秋,台湾彰化的夜色被火把照得通红。林爽文握紧腰间短刀,望着聚集在大屯溪畔的数千民众,篝火映得他古铜色的脸庞泛起坚毅的光。"乡亲们!"他的声音穿透寒风,"官府强征粮税,奸商囤积稻米,咱们的孩子饿得连米汤都喝不上!今日,我们要为自己讨条活路!"

人群中爆发出怒吼:"反了!反了!"佃户阿水举起锄头,眼中含泪:"林大哥,我娘前天饿死在破庙里,这世道,不反也是死!"林爽文握住阿水颤抖的手,想起半月前亲眼所见——彰化县衙的差役将孕妇腹中的粮食税强行搜刮,妇人当场血崩而亡。

消息传到紫禁城时,乾隆帝正在把玩新得的和田玉扳指。军机大臣和珅捧着加急奏折,声音带着刻意的惊慌:"圣上,台湾逆贼林爽文聚众造反,竟杀害彰化知县,还打出'顺天行道'的旗号!"

"大胆狂徒!"乾隆帝将扳指重重拍在案上,翡翠在龙纹砖上撞出清脆声响,"传旨:着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陆路提督任承恩即刻渡海平叛,务必将逆贼首级献于朕前!"他眯起眼睛,想起祖父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壮举,"朕的大清版图,岂容乱臣贼子染指?"

然而战事远比想象中艰难。台湾海峡浪高风急,清军战船刚靠近鹿港,就遭遇林爽文部下的火攻。火光中,林爽文站在船头,望着清军旗舰上瑟瑟发抖的黄仕简,放声大笑:"朝廷以为几条破船就能吓倒我们?这里是台湾,是乡亲们的家!"

首战失利的消息传回京城,乾隆帝勃然大怒:"两个提督,竟连草寇都对付不了!"他将奏折狠狠摔在地上,朱批墨迹溅在"无能"二字上。和珅见状,立刻跪奏:"奴才举荐陕甘总督福康安挂帅,此人智勇双全,定能平定叛乱。"

福康安率军抵达台湾时,正值春雨绵绵。他望着泥泞的山路,皱眉对副将海兰察说:"林爽文盘踞山区,熟悉地形,我们须智取。"深夜,他乔装成商人潜入起义军控制的村庄,却见老人们用观音土掺野菜充饥,孩童们瘦得皮包骨头。

"大人,这都是官府逼的啊!"一位老妇哭诉,"去年收的稻米全被征走,说是给朝廷修什么'千叟宴'......"福康安心头一颤,想起京城的奢靡之风,突然理解了起义军的愤怒。但他握紧腰间佩刀——身为朝廷命官,他只能忠于帝王。

决战在大甲溪展开。林爽文骑着黑马,挥舞大刀冲入敌阵:"乡亲们,今日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清军的火枪齐鸣,起义军的竹矛在硝烟中折断。阿水为保护林爽文中弹倒下,临终前抓住他的衣角:"大哥,替咱们活下去......"

林爽文红了眼眶,挥刀劈开一名清军参将的头盔。但清军源源不断涌来,福康安亲自擂鼓督战:"拿下林爽文者,赏银万两!"起义军渐渐不支,林爽文带着残部退入深山。

三个月后,林爽文因叛徒出卖被捕。被押解进京那天,他望着台湾的青山绿水,对身旁的清兵冷笑:"你们以为杀了我,就能平息怒火?只要百姓还在受苦,还会有人举起义旗!"

紫禁城午门外,乾隆帝坐在龙辇上俯视阶下的林爽文。"你可知罪?"他的声音冰冷。林爽文昂首挺胸:"我何罪之有?不过是为百姓讨口饭吃!"乾隆帝怒极反笑:"执迷不悟!推下去,凌迟处死!"

林爽文的鲜血染红了刑场,而福康安却在庆功宴上闷闷不乐。和珅举杯笑道:"福大帅此战立下不世之功,圣上定会重重嘉奖!"福康安望着杯中酒,想起大甲溪畔的老妇和孩童,苦笑道:"和大人,这功,不要也罢。"

平定起义后,乾隆帝下旨增设台湾府学,加强对台湾的文教统治;又增派八千驻军,在各地修建炮台。但在民间,林爽文的故事却越传越广。每当夜幕降临,渔船上、农舍里,总有人低声讲述那个为百姓而战的英雄。

而在京城,乾隆帝将"平定台湾得胜图"悬挂在紫光阁,接受群臣朝拜。他着新刻的"十全老人"玉玺,望着画中林爽文被擒的场景,嘴角勾起满意的弧度。但他没看见,画卷角落的阴影里,似乎有无数双愤怒的眼睛在注视着这一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