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榻上的落日

第22集 坤宁雪

加入书架
书名:
龙榻上的落日
作者:
喜欢龙柏树的想想笑
本章字数:
5750
更新时间:
2025-06-19

第一章:椒房寒

乾隆九年冬,坤宁宫的铜鎏金暖炉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富察皇后指尖的寒意。她望着镜中自己鬓角新添的白发,簪花的手顿了顿,珍珠步摇在烛火下晃出细碎的光。

"皇后娘娘,嘉嫔又闹到延禧宫去了。"贴身宫女莲心跪坐在青砖上,声音发颤,"说是娴贵人的胎像比她的还显怀。"

富察氏将簪子轻轻搁在妆奁上,指甲掐进掌心。自娴贵人有孕,后宫便如沸鼎之水。嘉嫔本就因诞下皇西子得宠,如今见旁人抢了风头,怕是要掀翻屋顶。

"备辇。"她披上鹤氅,羊绒大氅裹着一身月白绸裙,踏出殿门时,檐角冰棱正巧坠落,碎在青石板上。

延禧宫前早围了一圈宫娥太监。嘉嫔的掐牙背心被扯歪,鬓发凌乱,正指着娴贵人隆起的小腹尖笑:"妹妹这肚子,莫不是吃了发面馒头?"

娴贵人扶着腰后退半步,绢帕绞得发皱:"姐姐这话折煞妹妹了,太医说..."

"太医?"嘉嫔猛地甩了帕子,珊瑚手串撞在廊柱上叮咚作响,"莫不是你那娘家给了好处?"

"都住口!"富察氏的声音惊得众人齐刷刷跪下。她望着嘉嫔眼角的胭脂晕染,想起三日前她送来的蜜饯,说是特意从苏州采办的桂花。

"嘉嫔,"她缓步上前,指尖抚过娴贵人颤抖的肩头,"你有皇嗣傍身,该多体谅妹妹。"

嘉嫔咬着唇,眼底翻涌着怨毒:"皇后娘娘最是贤德,偏生有些人..."

"本宫听闻长春宫新进了苏绣师傅,"富察氏忽然截断她的话,从袖中取出个锦盒,"你挑些花样回去,给西阿哥做件新衣裳。"

嘉嫔的目光落在锦盒上的金线牡丹,喉间滚动了几下。富察氏知道,她最是见不得旁人得赏赐。

待众人散去,娴贵人跪在地上落泪:"谢皇后娘娘解围。"

富察氏望着她单薄的背影,想起自己头胎小产时,也是这般跪在冰冷的地面。她伸手欲扶,又缓缓放下:"好好养着,别学旁人作践自己。"

第二章:梅花劫

腊月初八,御花园的梅花开得正好。富察氏带着宫女赏梅,忽见远处一抹茜色身影闪过。她驻足细看,竟是新晋的舒常在。

"娘娘,那是..."莲心话未说完,便见舒常在踉跄着摔进梅树,发间银簪勾落几片花瓣。

富察氏快步上前,扶起面色惨白的少女。舒常在的裙裾上沾着油渍,显然是被人推搡所致。

"谁做的?"富察氏声音平静,却让周遭空气骤然变冷。

舒常在咬着下唇摇头,眼泪却扑簌簌往下掉。富察氏瞥见她袖中露出的半截丝帕,绣着并蒂莲——正是嘉嫔宫里的绣样。

"去传嘉嫔来。"她将自己的鹤氅披在舒常在身上,指尖抚过梅树粗糙的枝干。这些年,她早己学会在梅花香里闻出血腥味。

嘉嫔姗姗来迟时,富察氏正用银剪修剪残枝。刀锋闪过寒光,一枝红梅应声而落。

"皇后娘娘唤臣妾何事?"嘉嫔福了福身,眼角余光扫过缩在角落的舒常在。

富察氏将红梅插进白瓷瓶,水痕顺着瓶身蜿蜒:"本宫记得,你最爱梅花。"她忽然举起银剪,"可知道梅树若不修枝,来年便开不出好花?"

嘉嫔脸色骤变,扑通跪下:"皇后娘娘明鉴!"

富察氏望着瓶中红梅,想起去年冬天,纯贵妃送来的那株绿萼梅,说是从江南快马加鞭运来。第二日,那梅树便枯死在霜雪里。

"罚你禁足半月,"她放下银剪,"每日抄十遍《女诫》。"

待嘉嫔被带走,舒常在忽然抓住她的裙角:"娘娘,其实是..."

"不必说了。"富察氏抽回裙摆,丝缎擦过少女的掌心,"在这宫里,活着比什么都要紧。"

第三章:椒房夜

除夕夜,乾清宫的宴饮声透过重重宫墙,在坤宁宫化作细碎的嘈杂。富察氏独自坐在暖阁里,数着案上的安神香灰。这是她今年第三次推掉侍寝。

"娘娘,皇上让苏公公送了件狐裘来。"莲心捧着明黄锦盒,声音里带着欣喜。

富察氏揭开盒盖,雪白的狐毛泛着柔光。她想起初入宫时,弘历亲手为她披上这件裘衣,说要护她一世周全。

"收起来吧。"她转身望着窗外的烟花,火光照亮她眼底的疲惫。自孝贤皇后崩逝,她这个继后做得愈发艰难。

忽然,东暖阁传来瓷器碎裂声。富察氏皱眉起身,见娴贵人正歇斯底里地摔着茶盏:"都是她!定是嘉嫔害我!"

地上一滩血水刺得她眼疼。太医跪在地上回禀:"娘娘,小产己成定局。"

娴贵人抓住富察氏的手,指甲几乎掐进肉里:"皇后娘娘要为我做主!"

富察氏望着她扭曲的面容,想起自己小产时,也是这般抓着弘历的衣襟。那时他说:"别怕,有朕在。"

"传嘉嫔。"她的声音冷得像冰,"还有,去请皇上。"

乾清宫的烛火映着弘历微醺的脸。他望着地上的狼藉,眉间拧成川字:"到底怎么回事?"

嘉嫔伏地痛哭:"臣妾冤枉!今日连娴贵人的面都没见着!"

富察氏从袖中取出个香囊,绣着并蒂莲的绢布上渗出褐色污渍:"这是从娴贵人枕下搜出的,里面装的是藏红花。"

弘历的目光骤然锐利。嘉嫔的哭声戛然而止,脸色惨白如纸。

"嘉嫔,"富察氏望着跪在地上的女人,"你可知藏红花入膳,是何罪名?"

嘉嫔忽然抬头,眼中满是疯狂:"皇后娘娘最是贤德!可您心里就没有恨吗?那些夭折的皇子,那些..."

"住口!"弘历拍案而起,龙袍扫落案上酒盏。

富察氏感觉指尖发凉。她想起永琏、永琮,想起那些深夜里无声的泪水。嘉嫔说的没错,她心里何尝没有恨?可她是皇后,连恨都要藏在凤冠霞帔之下。

第西章:雪未央

乾隆十三年春,东巡的队伍行至德州。富察氏站在船头,望着滔滔江水,忽然想起初入宫时,弘历带她登楼观雪。那时他说:"往后每年冬天,朕都陪你看雪。"

"皇后娘娘,该用膳了。"莲心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

她转身时,忽见嘉嫔的宫女慌张跑来:"皇后娘娘!嘉嫔娘娘在舱中..."

舱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嘉嫔倒在血泊中,手边散落着碎瓷片。富察氏望着她腕间的血痕,想起三日前她送来的和解信,说要亲手给永琮绣件肚兜。

"传太医。"她蹲下身,指尖抚过嘉嫔冰冷的脸。这张曾经娇艳的面孔,如今苍白得像纸。

"娘娘,嘉嫔娘娘留了封信。"莲心递上染血的素笺。

富察氏展开信笺,字迹潦草:"皇后娘娘最是贤德,可这贤德二字,压得人喘不过气..."

江风卷起信笺,飘向滔滔江水。富察氏望着江面泛起的涟漪,忽然觉得累极了。这些年,她周旋在妃嫔之间,调解着一桩桩明争暗斗,却始终填不满这深宫里的欲望沟壑。

"回宫吧。"她拢了拢披风,羊绒大氅上落满细雪。远处传来更鼓声,惊起一群寒鸦,扑棱棱飞过灰暗的天空。

尾声

乾隆十七年冬,坤宁宫的铜鎏金暖炉依旧烧得旺盛。富察氏靠在榻上,听着莲心念着新送来的宫规。窗外又下起了雪,她望着飘落的雪花,忽然想起嘉嫔最后那封信。

"娘娘,娴贵妃送了碗参汤来。"莲心捧着青瓷碗,热气氤氲。

富察氏接过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她想起娴贵妃小产那日,自己也是这样捧着参汤,看着她喝下去。

"放着吧。"她将碗搁在案上,目光落在镜中自己的白发上。这些年,她用端庄大度换来了后宫的安宁,却也耗尽了所有气力。

夜深时,莲心发现皇后娘娘歪在榻上,手边的参汤早己凉透。窗棂上的冰花凝结成霜,月光透过窗纸,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影子。

次日,紫禁城的雪下得更大了。宫人清扫积雪时,在坤宁宫墙角发现一株红梅,开得正好,花瓣上凝着冰晶,在晨光中闪着清冷的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