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烬重燃

第90章 平贼将军(12)

加入书架
书名:
金陵烬重燃
作者:
花无容
本章字数:
7104
更新时间:
2025-07-06

那锦衣卫说道:“启禀陛下,末将抵达石柱后又派人前往重庆、泸州,得知曾英、杨展两人并未遵从陛下旨意迁到南岸,杨展具体情形不知,曾英专门写了奏折,末将一并带回来了”

朱慈烺打开了奏折。

“臣曾英谨奏陛下御前:”

“臣闻陛下欲令川兵南移,拱卫天京,此诚社稷之虑也。然臣斗胆,披肝沥胆以陈愚见:重庆一地,实乃天赐川东锁钥,万不可轻弃!”

“其一,地利之固,非他处可及。重庆城雄踞三江交汇之冲,两江环抱,峭壁天成。其城依山而筑,坚如磐石,更有大江浩荡,横绝南北。北虏纵有铁骑万千,至此亦为天堑所阻,舟楫难通”

“若仓促南迁,弃此金汤之险,而择沿江平阔处驻守,是舍高城而就浅滩,恐反失屏障之利。陛下明鉴,守江必先守要点,重庆扼上游咽喉,屏护荆襄,此地一失,则江防顿开缺口,贼可顺流首窥江南矣!”

“其二,江北之众,正堪为陛下前驱。臣自受命以来,殚精竭虑,收抚流散。今北岸摇黄诸部,感念天恩,渐次归心,己得可用之众数万。彼辈虽曾啸聚山林,然皆迫于饥寒,非天性乐乱。今授以田土,晓以大义,编伍成军,己为陛下之赤子”

“彼等熟知北岸地理,骁勇善战,若使其结寨固守江北要津,与重庆坚城互为犄角,则江防之势成矣!若弃重庆,此新附之众必疑惧复叛,或为虏用,或再为流寇,是自毁长城,徒增北岸之患”

“其三,西陲有隙,或可为我所用,以分虏势。臣近日细察川北动向,得闻一紧要军情:伪大西国张献忠麾下大将刘进忠,现镇守广元朝天关。此贼本献贼积年老寇,攻城掠地,出力颇多。”

“然伪朝草创,论功行赏之际,其所得封赏甚薄,位卑权轻,远不及李定国、孙可望等辈,其心怏怏,常怀怨望。臣观此人,首鼠两端,非献贼死党。臣己遣心腹,持陛下威德,潜行入关,密会其左右,微露招抚之意”

“若能晓以利害,诱以高爵厚禄,使其暗持两端,或献关以降,或按兵不动,则川北门户洞开,虏、献必相疑忌,我可收渔利之效!此计若成,川中压力骤减,重庆更固若磐石。臣正竭力图之,唯需时日,更需重庆为根本,就近策应”

“陛下!臣非敢违逆圣意,实乃重庆一城,系川东之命脉、江防之枢纽。弃之则地利尽失,人心瓦解;守之则进可图规复川陕,退可蔽护天京上游。臣曾英,愿率麾下将士,并江北新附之众,效死守此危城,绝北虏入川之路,伺机以纾陛下西顾之忧。伏乞陛下俯察下情,收回成命,使臣得尽守土之责,则川东幸甚,社稷幸甚!”

“臣曾英不胜惶恐待命之至!”

曾英所说,朱慈烺何尝不知,但如果还是待在北岸,那么历史一幕必定会如期上演,曾英一死则其以摇黄十三家为主的兵马将会星散,大半则会投降清军,平白增强了建奴的力量!

可想要说服曾英并不容易,何况他说的也很有理,而这个叫刘进忠的人后来并未投降曾英,而是投降了清军,并引导鳌拜射杀了张献忠,进而导致李定国等人不想在江北耽搁,拼命南渡,进而与曾英水师大战,最后导致曾英落水而亡。

而在之前曾英的水师可是大占上风的!

如何能避免这一点?

便问道:“时下驻守广元的献贼大将是谁?”

那锦衣卫答道:“是其西大义子之一的张能奇,不过刘进忠在白水关、朝天关、七盘关也有一万精锐”

这三关都是汉中进入西川的险关要隘,必经之处,过了这三关接下来才是剑阁,三关不失,剑阁也不会受到威胁。

朱慈烺不禁沉吟起来。

“若是三关不失,建奴便只能取道太平县进入川东,那么献贼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而没有刘进忠,张献忠也不会被鳌拜射死,没准就能依托西川与建奴大战一场!”

“眼下的关键就是刘进忠不能投降,可镇守三关的显然都是刘进忠的部下,若是冒然使用了反间计,让张能奇将其杀死,那么三关还是会反”

半晌,他说道:“尔等稍后,邱大伴,你来一下”

两人来到书房,朱慈烺说道:“朕口述,你拟旨”

“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镇川东军务曾英听旨:”

“览卿血诚奏陈,洞悉重庆为天下腰膂,更察刘进忠首鼠之态,朕心甚慰。卿既以身许江防,朕岂惜旌旄斧钺?特准开府重庆,全权经略川东,江北摇黄诸部悉归节制!然朝天关事机迫睫,今密谕三事:”

“一曰‘枭獍当诛,不待其时’”

“刘贼反复之性,卿所深知。招抚乃饵虎之计,岂容假戏成真?着卿立遣死士,或鸩酒、或弩箭、或焚帐,务使此獠‘暴毙’军中!切记二诀:

“须伪作清虏灭口之状,遗其佩刀于尸侧,刻‘通明者斩’满文”

“散播‘清廷欲尽屠朝天关守卒’流言,激大西军与虏死仇”

“二曰‘焦土锁钥,宁予流寇’,若卿死士未及除贼而清军骤至,则焚朝天关粮秣,沉嘉陵江、白水战船,炸毁七盘关栈道,以山石塞葭萌故道,纵关隘暂陷,亦使虏骑不得长驱,献贼无路南窜!”

“三曰‘驱虎噬狼,坐收骸骨’,待刘贼毙命,卿当:”

“飞檄张献忠曰:‘清虏诈取关隘,戕汝股肱,天子许尔复仇雪耻’!”

“明发诏旨:‘凡川北抗虏义士,无论曾附流寇,斩一级赏银五十两’”

“密令摇黄诸部伪劫大西军粮队,嫁祸建奴兵马”

“曾卿!此局重在‘激’字:使献贼以为清虏毁盟,使虏酋以为献贼诈降。待两虎血溅米仓山,卿即星夜出师取广元!朕己敕何腾蛟、秦良玉集兵石柱、忠州,倘献贼残部窜犯楚地,定教其片甲不返”

“选调精锐水师封锁大江,务须不得使献贼、建奴片舟停与江南,若能伺机尽焚献贼船,让其不得不在江北与建奴死战为最佳”

“朕闻卿麾下有将曰于大海者,经习水战,凡有水战由其统领即可,卿大可坐镇重庆府城遥控指挥,不可亲冒矢石,或亲临船头作战,切切!”

“有关事等,成败系于卿身,万望周详筹划,尽速实施”

“钦此”

圣旨拟好后,朱慈烺将其交给那锦衣卫。

“你再辛苦一趟,将此交给曾英”

“是”

朱慈烺又对何腾蛟说道:“若是建奴进入西川,献贼必定不敌,届时无论是杨展还是曾英都很难抵挡,朕己下旨让曾英尽力封锁大江,于是献贼便只能往东逃窜,时下秦良玉处兵力薄弱,卿麾下可否派遣一支人马前往石柱协守?”

何腾蛟说道:“若是坐船,自然最为便利,不过从重庆府东进,乃是顺流,自然快速,但若是从此地坐船逆流而上则十分困难,必须拉纤,而夷陵到忠州一段,部分迁道握于贼手,故此只能步行”

“臣建议让辰州副将满大壮带领三千人马前往石柱协守,彼等本为土司兵,走惯了山道,可从常德府走山道西去”

朱慈烺点点头,“吩咐满大壮,若是能协助秦良玉守住石柱、忠州,朕将不吝名爵之赏!对了,再告诉他,沿途不得肆意骚扰山民!”

“微臣遵旨!”

朱慈烺又想了想,对秦佐明说道:“你同满大壮一起去石柱,朕再给你姑母下一道圣旨,让满大壮受其管辖,之后与曾英互通声息,战时互相配合”

秦佐明回道:“谨遵陛下之命”

朱慈烺对何腾蛟说道:“这两部所需粮草就由岳州支应,你先跟着去一趟岳州”

......

曾英那里究竟能否成功,朱慈烺心里也没底,不过是未雨绸缪,略作应对罢了。

他让满能臣就在汉阳王府驻扎下来,自己则带着李若琏、丘致中去看望左良玉。

还没走到左良玉府邸大门口,只见站在门口的亲兵就大声喊道:“陛下驾到!”

朱慈烺皱了皱眉头,不过还是面色如常走了过去。

半晌,左梦庚出来了。

“陛下,您怎么亲自来了?”

作势就要跪下,朱慈烺虚扶一把。

“宁南侯眼下如何?”

“回禀陛下,吃了太医开的药好多了,不过还是不能行走,请陛下恕罪”

“前面带路”

“是”

朱慈烺跟着左梦庚跨进了左府。

来到第三进时,眼前为之一阔。

只见庭院颇大,半边布满了书桌、凳子,半边则是一个小校场,箭靶、石锁等历历在目,地上显然还有马踏的痕迹。

左梦庚说道:“陛下,父亲参与剿贼以来,麾下将士为国捐躯者数不胜数,留下遗孤也颇多,父亲感念其父兄奋勇杀敌之情,便将其收为义子,让先生教授其读书识字,同时习练武艺”

“哦?”

朱慈烺顿时来了兴趣。

“这些人呢?”

他顿时明白了,刚才那声大喊显然是让这些人回避的。

左梦庚突然有些扭捏起来。

朱慈烺冷哼一声:“难道还有见不得人的在里面?”

左梦庚忙道:“并非如此,不过......”

“不过什么?”

左梦庚正要回话,只见左良玉在一人的扶持下从后院走了进来。

左良玉作势也要跪倒,朱慈烺赶紧扶住了他。

“宁南侯大病未愈,何须行此大礼?”

左良玉面色苍白,果然一幅大病未愈的模样,朱慈烺见扶着他的人相貌不凡,虽然一身布衣,但眉目间却颇有风骨,便问道:“这是......”

左良玉回道:“陛下,此人是微臣的幕僚,平时闲暇时也教教微臣收留的遗孤,文先生,还不见过陛下?”

那人赶紧跪倒了。

“学生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文先生?”

“正是,学生姓文名辉”

“是何出身?”

“学生惭愧,只是一名生员”

朱慈烺不以为意,略点了点头,看向左良玉。

“宁南侯可好了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