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烬重燃

第86章 平贼将军(8)

加入书架
书名:
金陵烬重燃
作者:
花无容
本章字数:
6580
更新时间:
2025-07-02

得知二人消息后,朱慈烺便让其在池州府坐船赶上了他们,还让其全部换上了锦衣卫服饰,朱慈烺是知晓胡一青的厉害的,便让其部下扮成锦衣卫跟着一起来到武昌城。

胡一青除了会使用双槊,蛮夷之地流行的苗刀也会,他身边有长短两把苗刀,有些类似于日本武士那种,可以双手舞动,短者用来格挡,长者则用来击杀。

郭天才身边还是一把趁手的单刀,不过并非普通的明军制式单刀,他实际上是石柱人,那里的人被明廷称为土蛮,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土家族,除了白蜡杆,蛮刀也相当厉害。

朱慈烺见过,刺刀竟然有了后世西洋护手的设置,但刀身又颇似闯贼营中的大刀,刀身宽阔,既能步战也能骑战。

与闯贼不同的是,闯贼大刀末端有环,上缀红缨,蛮刀却是加了护手,并无圆环和红缨。

陆鸣鹤宣读了犒赏圣旨,无非是激励各人奋勇杀敌,尽忠报国而己,李国英诸人也不能像寻常那样走上阶陛向朱慈烺敬酒,只能遥敬,而敬者只能一饮而尽,朱慈烺却只需抿一口。

朱慈烺虽然锻炼不辍,但对于此时的刀法、剑法都是一知半解,虽然也有像周亚子、曹应龙等高手从旁指点,但想要在短时间内精通显然不可能,何况他毕竟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不过他既然胆敢只带着三百锦衣卫来到此地,也不是全无准备,除了暗藏的胡一青一百人,他还带了三个物件。

自从他与毕懋康沟通过改造燧发枪的细节后,后者立即打造出了一杆,还是配了刺刀的燧发枪,刺刀并非卡扣式,那样的设置威力太小,还是选择了螺旋式,虽然稍显缓慢,但旋上后几乎与枪身为一体,刺刀也是破甲锥式,显然是用来对付建奴的厚甲的。

时下他在龙袍下面套着一身贴身软甲,所谓软甲自然不是武侠小说所说的软猬甲,而是用细小铁环打造的锁子甲,可以当一件衣服那样合体穿上。

朱慈烺还别出心裁弄出一个套筒式,只在肩部开口,将双腿伸进去即可,然后在他人协助下完成肩膊处的连接,为防意外,他自然套上了两件,寻常锦衣卫则只套了一件。

再穿上外衣,除了身形略显粗壮一些,寻常人等根本看不出来。

另外,毕懋康等人还根据燧发铳的模样打造了两把短铳,时下这杆长铳、两把短铳都己经装填完毕,静静地躺在矮几下面。

再加上身后的万人敌胡一青、武艺高手郭天才,万一有所不济,他也有出逃的机会。

当然了,若是左良玉准备动他,就算如此他也没有丝毫出逃之机,无非是对付李国英如此准备罢了。

人生在世,想要成就大事,无非一个赌字,若是他静坐南京皇宫,左良玉麾下的几十万大军显然会像历史上那样大部投降建奴,那么的话他的命运并不会比福王好多少,也就是多苟延残喘一阵而己。

他记得当时李自成带着大军己经逃到了富池口,就在那里与阿济格大军展开激战,此时李自成麾下还有至少二十万人,而阿济格手下的真鞑子不会超过两万,其前锋就是鳌拜率领的上三旗巴牙喇。

就是这三千巴牙喇击败了刘宗敏带领的三万精骑,还将刘宗敏俘获,可想而知其战力有多强横。

尚未跑马圈地的真鞑子确实是有两下子的,逐渐腐朽那还要等到康麻子上台以后。

如果说明军的家丁能够以一当三,那么巴牙喇就是能够以一当五的存在,这五还不是寻常营头,而是家丁!

当然了,后来建奴征服全国,靠的显然不是真鞑子,而是像李国英、徐勇、张勇、李成栋这样的降将,甚至可以算上田雄、马得功,他们在明军中本就算得上良将,经过清廷的改造后更是如鱼得水。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想要降将卖命,除了老生常谈的足食足饷,上面还必须有一支足以压制他们的精锐,普通八旗兵就能做到了,巴牙喇一出更是让彼等俯首帖耳。

刘宗敏乃闯营首席大将,凭的可不是与李自成关系好,而是一刀一枪实打实打出来的。

刘宗敏铁匠出身,膀大腰圆,力气惊人,闯营的制式大刀就出自他手,他自己能轻易挥动一柄二十斤重的环首大刀,若是遇到寻常官军绝对是挡者披靡,他也是三堵墙出身,自然也磨练出了一套马上马下惊人的刀法。

但依旧无济于事,碰到率兽食人一般的鳌拜巴牙喇一触即溃,自那以后,李自成无论是否在九宫山会不会遭遇意外都是大势己去。

也就是这样可怕的战绩才让拥有号称百万大军的左梦庚部毫不犹豫投降,如果建奴策略得当,恐怕像马进忠、王允成这样的人也会当即投降,这两人唯一的顾虑就是剃发易服,他们显然也不是好人,但却不想留一个丑陋的发型。

一种根深蒂固的执念,并非全部是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样简单,他们如此,后来的王得仁也是如此。

同样,若不是马上推行剃发易服,估计整个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很快就被建奴拿下了,也不会让什么鲁王、唐王、永历帝层出不穷。

虽然冒着偌大的风险,但朱慈烺也不得不铤而走险。

马蛟麟必须杀,后来他在岳州稳如泰山,区区几百骑就吓得何腾蛟十几万大军闻风而逃,李国英也必须杀,他为建奴收服西川全境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实看看清廷对各路降将的态度就知晓了,在没有经历战事之前,他们又怎么知道何人可靠,何人可堪大用?

后来清廷对马蛟麟父子、李国英的重用不亚于孔有德等人,难道都是因为他们能力冠盖诸人?

显然不是,而是他们一早就起了投靠之意所致,在建奴大酋看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人。

只见面前约莫两丈处的李国英兀自不管不顾大吃大喝着,没多久就将面前的酒菜一扫而空,再看时,其他人也差不多,李国英吃喝完毕后用手背擦了擦嘴,然后站了起来。

面向朱慈烺站了起来!

“陛下!”

李国英的声音浑厚悦耳,煞是动听。

“李卿,可吃好了?”

李国英脸上带着一股莫名的笑容,似乎真的是吃好了,但他是大同军将世家,什么好的东西没有吃过?何况他现在贵为总兵,从在河南剿贼开始,从流贼那里,通过杀良冒功也得了不少好处,至少不缺吃喝。

故此,这笑容显然十分诡异,若是他现在是站在北京城武英殿里,还是面对崇祯帝,就这个笑容就能治他一个“大不敬”之罪,就算是在南京武英殿面见朱慈烺也同样如此,不过是朱慈烺不敢对他如何罢了。

但眼下的情形迥然不同。

“吃好了,陛下,你也应该动手了吧”

此话一出,不但朱慈烺耸然一惊,他身旁的人也都惊惧不己。

“陛下,你矮几上有杯子,你若是愿意,末将完全可以替你摔下!”

“哈哈哈”

随即发出一阵长笑,笑声久久未绝,回荡在大厅内,震得诸人耳内一阵嗡嗡!

朱慈烺迟迟没有做出决定,唯一的原因就是左良玉的人马尚未赶到,但眼下此情此景显然是不会来了!

“爱卿何出此言?”

他兀自强作镇定。

“哈哈哈”

李国英又是一阵长笑,就在此时,他的人己经聚到了他的周围!

身上的兵刃全部拿出来了!

他们刚进来时朱慈烺还没觉得什么,现在看来却是触目惊心,只见他们一个个都是膀大腰圆的北方大汉,与之前相比,吃饱喝足之后面上的精神更足,满面红光之中夹杂着说不清是戏谑还是残忍的神情!

“咣.......”

两侧的门打开了,胡一青手下那一百扮成锦衣卫的藤甲兵也进来了,与李国英的人一比显然就矮小了许多,再加上没有藤甲在手,更是气势一沮!

“哈哈哈”

此时就不是李国英一人在大笑了,而是他手下所有的军将都在大笑,笑的既是朱慈烺的不自量力,也是胡一青手下藤甲兵的矮小。

朱慈烺站了起来。

“李爱卿,你这是?”

“哈哈,陛下,你不是想趁着犒赏的机会将我拿下吗?来来来,本将就在这里,速速来拿!”

“哦?你为何如此认为?”

“哈哈哈,若非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陛下给本将定了通敌之罪,请问又有何凭据?”

“哦?”

朱慈烺终于将狂躁的内心平复下来了。

“可实有此事?”

李国英看了看左右,眼见并无任何动静,又大笑起来。

“我知晓陛下在等谁,可惜他不会来了,而我的人正在源源不绝赶来!”

“罢了,不与你废话了,兄弟们,给老子上!”

“慢!”

朱慈烺从矮几后面走了出来,还背着手。

“这么说你确实与建奴有染?”

“不错”

“是鲍承先联络你的?”

“不错,时下满洲己经定鼎北京城,国号大清,鲍大人乃内阁汉人宰相,位极人臣,我家素来与其交好,有所联络又算得了什么?”

“很好,不过就算你愿意投降建奴,其他人也不会全部听你的吧?”

“哈哈”

李国英又是一阵长笑,声音中满是对朱慈烺的不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