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时代可选购的商品种类不是很多, 但能够拥有一款取暖垫绝对让人羡慕不已。
尤其是在寒冷冬天里,拥有一个这样的物品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但是这种设备的价格并不菲。
需要一百多元并且要有凭证才能购置。
还好陈哥手上有几张这样的购物证明,所以采购这件事相对容易很多。
晚上,王明辉在家里品尝着小酒,咀嚼着花生米,耳边播放着新买的收音机发出的声音。今天刚购入的这台收音机听起来效果很好。
一旁的妻子李玉洁也戴着老花镜专心致志地纳着鞋底。尽管王明辉多次表示不必这么劳累,但她依然坚持这样做。李玉洁不仅纳鞋底,还学会了操作缝纫机,因为她知道怀孕后要为即将到来的小生命准备好衣裳。
看到妻子如此执着,王明辉也不再反对。纳鞋底这种传统活计对李玉洁而言既陌生又有趣,尽管做得有些笨拙,但她依然充满热情。
望着这台崭新的晶体管收音机,王明辉心中有了想法——将其稍作改装。在另一个时代,他曾见过友人对收音机进行各种改进并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效果,那时候的他并不感兴趣。现在却不同了。
尽管晶体管收音机在市场上推出的时间并不长,但他觉得自已有这个能力和经验来做这件事:“该如何解释这件事情呢?毕竟是新买回来的机器竟然就动手改起来,这要是被其他人知道难免会引起怀疑。”
想到这里,他决定悄悄行动,保留原来的外观不动,重点改造其内部结构。“只要改造得当,提升性能应该没问题。毕竟既然会改却不改,那真是有点儿浪费。”
心中已有决定,但他暂时没打算告诉李玉洁;即使告诉她,她恐怕也不会相信他有这种技术。
“不好意思。”三大爷略显尴尬,听老伴说起,张向南下班后就关门,估计是在改装他的老式收音机。
显然,张向南希望低调处理,可这一回似乎低调不了了。
四合院: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虽然嘴上说着“不好意思”,阎大爷眼里却充满好奇。
张向南难道真在改装晶体管收音机?
“这小子不像在开玩笑。”阎大爷心中嘀咕。
如果是真的,这就不仅仅是小事,而是大新闻了。
这收音机是国内顶尖型号之一,若他能改装提升性能,肯定会引起全国关注。
毕竟我国的科技还在奋力追赶先进国家。
“向南,你真的改装配件了?性能增强了吗?”阎大爷急切询问。
同时,院子里的好几人也开始聚集过来。
“这个……我一直对比收音机有兴趣,并做了不少尝试。这次改造了一点家里的收音机,效果似乎略有改善。”张向南有些无奈地说。
张向南内心也不由打起了小算盘——在这个时代,即使是修缮电子管收音机都不容易,更不要提改进晶体管设备。
虽然张向南有着良好的背景,没有污点,但若没有合理的解释,仍会被怀疑有 嫌疑。
张向南也意识到此次改造可能引发的问题,开始有点懊恼自已太冲动了。
不久后,易中海和刘海中也来了。
易中海边听边难以置信:改造晶体管收音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涉及张向南这样的关键人才,他还是要过来看看情况。
“大家都往后让让,让条路来。”刘海中间接推开人群说道。
易中海也走上前来:“向南,出了什么事?”
“其实没什么事,我只是对收音机进行了简单的调整。据观察它的效果似乎有所提高。”张向南笑笑表示。
众人皆惊讶不已。
即便他自已都没想到,张向南居然亲自确认改造属实。
随后大家听到经过改装的广播电台,声音清晰了许多。
一位阿姨评价:“这个音质好像的确变好了。”
此时,易中海提醒道:“向南呀,我们得向街道办事处报告下这事。事关重大,不能不告知他们。”
张向南略带迟疑道: “这有必要么?”
一位老妇人坚决支持易主任的说法:“孩子,这种事不可轻率。”张向南也只能点头。
于是易主任和刘海中一同前往街道办事处报告这一事件。
王主任听闻此事立即重视起这起案件来。当即,他与同事一起来到了四舍大杂院。
一进门王主任就开始问起来:“向南同学是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情况?具体怎么改进呢?”
王主任家中用的是电子管收音设备,但对晶体管类型他同样熟知。
在一番检查后得出:此改良版收音机性能的确提高了。
“这真是让人不敢相信!”身穿着工人服的老教授看着收音机,感叹不已。
该工程师正是晶体管音响领域的专业人士,虽然对其非常精通,但他也没有办法做出同样的改动。
大领导下达指令时还心存一丝怀疑——不过当王主任表示确有其事,才完全确认下来。
此时的张向南表示: "我只是瞎捣腾出来的而已啦!"
随后他答应这位专家可以亲自拆解并仔细探究。
该技术员小心翼翼拧开发电机螺丝,逐一观察。
在一阵细致的查看、思考之后,工程师逐渐理解到了其精巧之所在。他不禁叹道:"原来是这样!真是妙手匠心啊!"
组装完成,老教授满心期待地看着张向南——这一眼神让他感觉有些无所适从。
随后,教授将初步评估结果呈交大领导:“依据我的推测, 改进幅度最少可达7%以上!”
对此结论,大领导也是惊愕了,随即激动地说:“太厉害了!”
然后老专家向工程师提出进一步探讨请求,讨论如何继续提高电子、晶体器件效率。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位工程师不断地深入研究张向南的改装方式,并讨论其他相关的课题。而即使张向南只能给出一些有限的意见,这也足以激发这位科学家的新思路。
“向阳,起来了!”
“向阳,早安!”
王向阳刚踏出家门,邻居三大妈立即迎上来问候。对面大妈同样如此。他立刻感受到周围的人们与以往有所不同。
随着王向阳近期取得的成功,邻居们的目光也随之不同。他虽尽量保持着低姿态,但这显然不再可能了。
王向阳的妻子李晓莉也起来了。
简单打理完后,她迅速忙活起早点。
餐后出门之时,向阳遇见易大爷正在门口等着。
易大爷还没有购置自行车,每日都是步行上下班。
“一大爷,您要乘车吗?我可以带你一程。”
听到王向阳这样说,易大爷也没客气地拒绝。
“向阳,你真的让我们大吃一惊呀,没想到你还能改良晶体管收音机,确实厉害!”易大爷赞叹道。
然而,易大爷内心的滋味五味杂陈。
易大爷一方面期望着王向阳两人的帮助,然而又因他的出类拔萃感到有些不稳。
他既期望看到王向阳出色表现,但也不完全希望他在每样东西上都表现出众。
例如:如果仅仅是操作影院投影机、有点木工活能力也就罢了,甚至连制造地下供暖管道都懂的话也就够惊人,而他竟能 创作《西游记大闹天宫》的下辑,并且还成功地改良了收音机。这些才华足以使人惊讶不已。
照这态势发展,易大爷已经不知该如何期待。
如果王向阳太过优秀,哪怕是心甘情愿赡养自已晚年生活,自已的生活还能称心如意吗?
要知道易大爷并不喜别人约束于已,却喜管束他人,往后王向阳能否任由他管制?
最终,彼此只是普通邻居而已,
无亲属联系亦非师生间的情谊。
因此,在易中内心底总是觉得有些不确定。
就像美术片制作厂那边鸣先生及张教授之类人邀请他前去就职。
现时他仍在四合院定居。然而将来怎样?
倘若某一天前往其他城市就业,他也随行?
越琢磨这个问题就越烦乱,易大爷确想坦白所有事情,只是机会未成熟。
看出他的心思重重后,向阳思考了一番。
“他或许觉得自已难以掌控我。”王向阳心里想到。
进入厂区后,二人分别往各自的工作区域前行——王向阳往宣科室,易大爷至制造工坊。
清晨厂领导正在组织开会商议事宜,宣传科室长胡亦是参与进去。
……
“老李啊,这次聚集为何?”某副厂长问着杨厂长,杨此前收到重要电话故知晓情况。然而杨暂时不想透露。
“王向阳搞出来的大事件。”杨回答道。
此时杨保国心潮起伏。最初对向阳的印象并非最佳,但是对方连续令人大跌眼镜之举使他改变了看法。从前向阳负责的动画作品制作便已很出色,此番竟将老旧收音器进行改进。
这一举措甚至惊动高层。听说王向阳改良后的收音器被誉为东牌。
同时要求他继续设计新款收音器外观以彰显其独特美学才华。
之所以取“东方”,也是由于名字中有‘东’。
部分人士提议直接采用‘向东’之号但过于俗气。经过一系列论证确定采用东方二字为名。
并且东方牌收音器也被列为国家赠礼。
自从杨接到那通高层电话起他便久久无法平复内心的情绪。上级明确指示须重赏激励王向阳。
并且还表示会有重要领导将亲身到场为其颁发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