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第36章 孩子们的救世主

加入书架
书名:
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作者:
流年
本章字数:
4144
更新时间:
2025-06-01

沈钧注意到角落里堆着几袋粮食,老赵顺着他的目光解释道:"这是您送来的细粮,我们优先分配给伤病号,谁敢克扣,全营的人都不答应!"

正说着,一个俄国军需官带着翻译走来,不情不愿地递给老赵一张清单:"今日面粉二十袋,咸鱼五桶..."老赵仔细核对后,在收据上按下手印,这是沈钧争取来的权利,所有物资交接必须由劳工代表签字。

见事情己经上了正轨,沈钧把袁谭叫道一边私下说道:“袁兄弟,我去看过袁叔和多多了,他们很好,你别担心。害死多多娘的王麻子和那个骑兵营,我都私下派人干掉了,你知道就好,别说出去。你先在这好好养病,我拍两张照片让人送去桃仙村,也好让袁叔他们不用惦记。”

拿出拍立得,给袁谭照了几张照片,安抚好他后,沈钧又写信让袁力那边放心,就找人把信和照片送去了桃仙村。

傍晚时分,沈钧准备离开时,发现营地门口跪着十几个老人。他们捧着用破布包着的煮鸡蛋、野果,甚至有人捧着一只活蹦乱跳的野兔。

"恩公,收下吧..."最年长的老人额头触地,"自打您来了,我那孙子再没挨过鞭子..."

沈钧喉头发紧,弯腰扶起老人:"留着给孩子补身子。"他从怀中取出一叠油纸包,"这是消炎药粉,伤口发炎时加水喝掉。"

回城的马车上,沈钧望着渐行渐远的劳工营。夕阳下,他分明看到几个孩子追打嬉戏的身影,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奢侈。营区上空飘着缕缕炊烟,不再是被焚烧尸体的黑烟,而是真正的、充满生机的烟火气。

袁谭和劳工营的事搞定,沈钧一看己经到了1904年的4月22号,根据历史记载,这个月底东洋军就会从朝鲜猛攻沙俄2.5万人驻守的鸭绿江防线,并且成功突破。

接着5月5号东洋第二军会在辽东半岛貔子窝登陆,向金州方向进攻,并在五月底占领金州,彻底切断大连、旅顺与北面辽阳、奉天的联系。

沈钧想在东洋军攻击金州前,把旅顺和大连的百姓尽可能的带走,否则留下来的百姓,最终大部分会死在东洋军对旅顺长达半年多的进攻里。

旅顺的夜风裹着海腥味扑面而来。沈钧出现在红星商店后屋时,怀表指针刚走过子时。他摸了摸床榻,没有灰尘,显然有人定期打扫。墙上贴着的《童子军操典》墨迹犹新,只是边角被海风卷起了毛边。

"咚、咚、咚"

李狗蛋的房门响了三声。里面立刻传来窸窣声,接着是火镰打火的动静。"谁?"少年刻意压低的声音里带着警觉。

"我,叫上二队长和三队长来我屋开会。"沈钧嘴角微扬。一个多月前那个蹲在火车站偷红薯的瘦猴,如今己学会值夜时枕着匕首睡觉了。

煤油灯的火焰在玻璃罩里轻轻摇曳,将西个人的影子投在石灰剥落的墙上。

沈钧取出几瓶雪碧,"嗤"的开启声吓得三个少年同时绷首了脊背,这种会冒泡的甜水,他们至今喝不惯,却又暗自迷恋那种舌尖刺痛的奇妙感觉。

"坐。"沈钧把一包夹心饼干推到方桌中央。

李狗蛋的坐姿像只蓄势待发的瘦豹,手肘处的补丁磨得发亮。这个十五岁的"一家之主"至今保留着习惯,总把饼干往怀里藏两块,留给家里那对龙凤胎。沈钧假装没看见,转而拧开一瓶AD钙奶推过去。

"先生,沙俄人的巡哨改戌时了。"赵子曰突然开口,门牙缺了一角的笑容让他看起来更机灵。这孩子脑子快,嘴甜,很讨喜,善于打听各种消息。其父亲常听读书人摇头晃脑的说子曰什么什么,于是就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子曰。

冯双儿则安静地剥着橘子,指尖灵巧地避开果肉上的白络,这是在大户人家帮厨练就的本事。她把橘子瓣整齐码在草纸上,推到沈钧面前。灯光下,她手腕处的烫伤疤痕像条扭曲的蜈蚣,那是七岁那年替主家端热油锅留下的。

沈钧注视着这三个过早沧桑的少年,过去一个月里,他们白天跟着老秀才用树枝在沙盘上认字,晚上偷偷加练拼刺刀。有次他深夜巡查,看见李狗蛋借着月光,用木棍在泥地上反复默写"中国"二字,笔画歪斜却力透泥地。

嘴上他叫这帮孩子童子军,平时对他们管教的也很严格,比如不好好跟先生学习要打戒尺,敢在外面偷鸡摸狗就要被抽藤条等,但只要这些孩子不学坏,沈钧平时也没少给他们投喂好吃的。

看着三个孩子啜饮着AD钙奶,沈钧问道:“最近童子军有什么事?”

赵子曰率先开口道:“先生,没什么事,就是受战争影响,有更多家庭把孩子塞进来,童子军最近又增加了一百多人。”

"又收了一百多个?"沈钧下意识摸向口袋里的智能手机,又硬生生停住。这个动作让赵子曰眼睛一亮,这个机灵鬼早就注意到先生总爱摸那个会发光的"铁牌",但懂事地从未多问。

李狗蛋突然放下吃到一半的橘子,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新来孩子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歪歪扭扭的备注:"父殁于砸伤"、"母病,携两妹",这个识字不过月余的少年,己经学会了用文字承载苦难。

"让他们来吧。"沈钧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想起上次巡查食堂时,看见个六岁女娃把半个馒头藏进衣领,那馒头最后在体温里捂成了硬块,因为她要带回去给瘫痪的祖母。

沈钧拆开一包辣条递过去,三个孩子的眼睛瞪得溜圆,他们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先生总能变出这些包装花哨的食品。就像沈钧至今想不通,他一开始只想靠系统赚钱的,怎么就成了这群1904年孩子们的"救世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