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第168章 三位名人

加入书架
书名:
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作者:
流年
本章字数:
4234
更新时间:
2025-07-08

领头男子率先拱手道:“在下黄克强,沈先生,久仰大名。”

沈钧可不好在这位面前托大,连忙起身还礼:“您客气,黄先生我对您才是久仰大名!”

这位可是教科书里的人物,沈钧在跟对方见礼时注意到对方的长袍袖口有个补丁。

谁能想到这位自幼接受传统儒家教育,1893年考中秀才,本是小富之家的读书人。

却在后来变卖祖产,在长沙成立中国首个以“复兴中华”为目标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并策划长沙起义的爱国英雄,现在困顿到要穿有补丁的衣服了。

黄克强又对身后两人介绍道:“这位是秋瑾女士,浙江绍兴人,光复会的同志。这位是汪兆铭先生,广东三水人,兴中会的笔杆子,写过不少反清文章。”

沈钧又跟两人见礼,指着沙发道:“诸位请坐。”

为几人倒上茶水,黄克强端起茶,喝了一口:“沈先生这茶,是茉莉花茶吧?我在上海喝过,比咱们湖南的黑茶香。”

沈钧也喝了口茶道:“黄先生喜欢,一会儿我让警卫员给您包几包带走。”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黄克强瞥了眼沈钧的衬衫军装,“看沈先生的装扮很新潮,是洋人的样式?倒比长袍方便些。”

沈钧寒暄道:“我中国人民革命军作为新军,自然要有新气象。黄先生找我,是为了革命的事吧?”

黄克强收起笑容,正色道:“沈先生,最近清廷搞‘预备立宪’,载泽、端方那些皇族大臣,说要仿行宪政,还准备派大臣出洋考察。您是东北的实力派,对这事怎么看?”

沈钧笑呵呵道:“我怎么看?吃瓜看呗!立宪?不过是满洲最后的垂死挣扎罢了!”

黄克强听到沈钧这回答,眼睛一亮:“沈先生是不看好立宪了?”

沈钧点头:“满清要是个汉人皇帝,这立宪还有可能搞成。可爱新觉罗家,是以小族主大国,天然没有安全感。

统治者越没安全感,越会抓紧手中的权力不敢放开,这种心态就注定立宪不会成功,最多弄出一个由皇族成员组成的‘西不像’内阁。”

历史上也确实如此,满清最后搞出的君主立宪内阁,里面大部分人都是皇族成员。

汪兆铭推了推眼镜,插话道:“沈先生,对满清内部如袁宫保、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等改革派怎么看?他们可都是汉人!”

沈钧冷笑一声:“袁宫保?他是个投机分子。一边搞北洋新军,一边向清廷表忠心,无非是想借改革扩充自己的势力。

张之洞同样如此,他们认同改革,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不是为了国家的进步。”

说到这里,沈钧停顿了一下,眼神突然变得犀利,像两把刀盯着汪兆铭:“而康有为戊戌变法期间虽有作为,但变法失败后却又坚持保皇立场。

挥霍保皇会募捐款项、生活奢靡、雇佣数十仆从、全球置业,与其倡导的“平等”“简朴”形成尖锐对立,实乃伪君子。”

汪兆铭被沈钧突然盯得有些不自在,下意识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不明白对方评价康有为时狠狠盯着他做什么。

秋瑾声音里带着怒意:“康梁这两个伪君子,以前喊着公车上书,现在倒帮着清廷骗老百姓!上次我在上海见到梁启超,他居然说‘革命会导致内乱’,要我们‘静待立宪’,简首是放屁!”

沈钧瞥了眼秋瑾,眼里掠过一丝赞赏:“秋女士说得对。康梁的‘立宪’,不想牺牲,不想暴利革命,

就要给既得利益阶层让步,要保留君主和满洲贵族的特权,即使成功,于国于民也无多大益处。”

黄克强沉默了一会儿,说:“沈先生,既然您对清廷的立宪不认可,那您觉得,什么样的路才能救中国?”

沈钧靠在椅子上,目光望向窗外的蓝天,声音变得沉重:“救中国,得靠‘彻底的革命’!”

他顿了顿,又说:“一位伟人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写几篇文章骂骂皇帝就能成的。

它是要流血牺牲,是要剥夺那些食利阶层的利益。地主、官僚、买办,他们不会主动把土地、工厂、钱拿出来。

只有暴力革命打倒他们,把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分给老百姓和收归国有,革命才是成功第一步!”

秋瑾眼睛亮了,往前凑了凑:“沈先生,你这想法,跟我们革命党主张的‘三民主义’里的‘民生’很像啊!孙先生说‘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沈钧点头:“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我认可‘民族’(推翻满洲贵族,建立中华民族国家)、‘民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民权’(主权在民,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

沈钧指着桌上的土地报表:“比如阜新的土地改革,我把地主的地分给农民,口碑好的地主我就给钱赎买其土地。

口碑不好的,就靠枪杆子,那些地主敢反抗,我就派兵镇压。革命就是这样,要么你死,要么我活,没有中间路可走。”

黄克强有些不可置信,道:“沈先生,您的思想比我们很多革命党人都激进。但革命需要团结,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我们即将成立‘中国革命同盟会’,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织,统一革命力量,您愿意加入我们吗?”

沈钧摇了摇头:“黄先生,我对加入同盟会兴趣不大。不是我不认可你们的理念,而是我有自己的路要走,并且我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正确性更加确定。”

他从抽屉里拿出两张纸,推到黄兴和秋瑾面前:“这是阜新政府的邀请,黄先生,我希望你能来当公检法部门的检察长,监督我们的社会改革,监督官僚腐败。

秋女士,我想成立‘妇女联合会’,希望你能来当会长,为妇女权益发声。现在还有很多家庭不让女娃上学,丈夫家暴,需要你这样的人帮助她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