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开导妹妹
第一百四十一章 开导妹妹
言君雅憔悴的脸上浮现诧异,倔强地反驳:“为何姐姐也让我不要说实话,可我觉得娘已经为此事死了,不能死后还被人骂是罪人。”
“姐姐不想为娘亲调查,我不怪你,我知道你在王府的日子也不容易。但我一定会调查清楚,还娘亲清白。”
她变得愈发执拗,此事已经成为她的心病,若不调查出所以然,定不会罢休。
言望舒无奈却也无法阻拦她,只好叮嘱她行事小心。
等人走后,言君雅便独自收集线索。家中已经被官兵搜查过,连张刘氏房间也被搜刮干净。
她只能尝试联系先前张刘氏提到过的昔日生意往来之人,几经周折才拿到账本,将账本仔细核查,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直到她将能查的皆查过也没能翻案,言君雅也有些迷茫了,却仍不相信生母会是罪人。
倏然,前院传来嘈杂的声音。
言君雅条件反射地紧张起来,却见张良信来寻他,穿得很是正式,身边还跟着媒人。
她心下奇怪:“你这是做什么?”
“雅儿,我知道你最近经历的事情有些多,我想来你身边陪你却怕坏你名声,我思来想去唯有成亲才能一直陪在你身边。”
此时成亲?
言君雅这几日也曾想到过他,可哪个清白人家能允许自家儿子娶通敌叛国的罪人之女,她便也不敢肖想了。
如今看到他出现在这里,心中虽有惊喜却不敢答应,故作冷漠:“我母亲是通敌叛国的罪人,你敢向我提亲,想必你家人也不会同意。”
“即便我们成婚也不会得到祝福,我现在也无暇此事,张公子回去吧。”
她说完话便转过身背对着他,眼里闪着泪光。
张良信听她冰冷的话语,心中刺痛,上前两步却被她喊停。
“你走吧,不必说了。”言君雅硬着声音,攥紧袖子,强忍着情绪赶他走。
“我家人的确不同意你我成婚,他们是世俗的眼光,我不会在意。”张良信面对她的背影诉衷肠,“我知道你是无辜的,你是好姑娘,我对你的心意不会因此而改变,我要娶你。”
“家中族人已经被我说服,我现在只需你点头便会三书六礼,八抬大轿娶你入门。我便是要告诉所有人,你不会低人一等。”
张良信缓缓诉说,语气坚定:“今日我带着聘礼媒人登门提亲,便想让你看见我的心意,该有的我一样都不会少。”
他对她的心意并未因为这场风雨而改变,反而要对她更好。
若她回头便可看见他眼中心疼,眼角泪水。
言君雅心里防线决堤,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却狠心说出绝情的话:“纵然你可以敬重我,我刚刚经历丧母之痛也无心婚事,此事再议,张公子先回去吧。”
她不想与他从此断绝往来,也认为不应该辜负他真心,只是此时她头绪很乱,也实在无心谈情说爱。
张良信本想留在此处陪她,可见她很是抵触,不敢忤逆她让她更难过,体贴地叮嘱:“东西我不会抬回去,我先回去,日后我每天都会来,直到你肯打开心扉。”
话音落,他仍望着她的背影,希望她能转过身却没能等到那一刻,只好先回去。
待人走后,言君雅才转过身,隔门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失声痛哭。
正如张良信所说,此后每日他都会带着亲手所做的糕点,与亲手所绘制的花鸟图送给她解闷,隔着门与她说说话才离开。
直到第五日,言望舒来探望妹妹时撞见此情形,有些诧异:“你怎的不进去?”
想到许是他与言君雅的感情因这次事件受到影响,她便想通了,应当是她那妹妹不肯面对他。
“无妨,她刚经历此等变故,有心结很正常,我可以等她愿意开门见我。”张良信望着紧闭房门,眼中是坚定的爱意。
天天吃闭门羹还能如此,足以见得他对言君雅是真心。
言望舒也曾提秋霞提起过几天前他来提前之事,才想起当时张刘氏急于为女儿寻亲事,应当已经预料到后事了。
她向张良信确定过他心意之后,便推门进去,看见言君雅坐在地上,手中却拿着他送的花鸟图,便知道其也心中也有意。
“怎么不见他反而对他送的东西爱不释手,你可不是这般矛盾之人。”言望舒知道这次变故改变了她,在她身边坐下,打算好好开导一番。
言君雅放下花鸟图,环抱双膝却没有说话。
若换到她的境地考虑,言君雅便能够想通她的顾虑,缓缓道:“我知道你被母亲的事情影响了,但人死不能复生,生活还要继续。”
“母亲去世前还在为你的婚事考虑,定然不希望影响了你。我看张良信待你确实是真心,能在此时不顾世人眼光向你提亲,足以看出他非你不可。”
“这几日受你冷待也不半句怨言,我看得出来他是真心想娶你,那你心中有又是何意?”
能够这般爱她的人很难再遇到下一个,言望舒打心底里希望她们能够牵手成功。
言君雅面色露出迷茫,看她一眼又垂下眼睑,闷闷地道:“我也不知道嫁给他之后会不会过得好,更不知日子会过成什么样,我有些不敢。”
之前有张刘氏在,她很有底气。现在无依无靠却不敢相信能够过好生活了,所以不敢见张良信。
“而且我也总会想到娘亲,想起便很难过。”言君雅说到后面,声音哽咽,却忍着没有再哭出来。
她比从前坚强了许多,却令人心疼。
言望舒拿起手帕递给她,宽慰道:“母亲知道张家是好人家,也希望你嫁给张良信,我见你与他也是有真感情,不如就顺着心意。至于未来会怎样,也只有过下去才知道。”
经过她开导,言君雅也认为不应该再这样拖延下去:“你说的对,以后的日子只有走过去才知道好坏,我和他本就定亲了,他对我不离不弃,我也应该有所回应。”
她决定按照原先的日子成亲,却提出条件:“但我娘亲刚刚去世,作为女儿我应当为她守孝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