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办公桌上,叶沫兮站在窗前,手里握着一封刚刚收到的感谢信。那是来自一家偏远山区学校的回信,信中详细描述了他们如何用上企业捐赠的第一批教学物资。她轻轻展开信纸,嘴角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你又在看那封信?”蒲锦继走进来,声音里带着几分调侃。
“他们在信里说,孩子们第一次见到彩色课本时都兴奋得睡不着觉。”她将信折好,放进抽屉,“我突然觉得,除了赚钱,我们还能做点别的。”
蒲锦继走到她身边,目光落在桌上的公益项目草案上,“你想怎么做?”
“我想先从教育入手。”她说,“我知道这条路不容易,但如果我们能多帮一个孩子读上书,就值得。”
几天后,公司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除了各部门负责人,还有刘婶和几位曾经受过叶沫兮帮助的老乡。她站在投影仪前,打开幻灯片,屏幕上是一张简陋教室的照片。
“这是我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她开口,语气平静却坚定,“那时候,连一本完整的课本都没有,更别说黑板、课桌椅这些基本设施。”
刘婶看着照片,眼圈有些发红,“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幸运多了,可还是有很多地方没跟上来。”
“所以我们决定启动‘希望课堂’计划。”叶沫兮继续说道,“第一阶段,我们要为十个偏远地区的学校提供教学设备、图书和师资培训。”
会场一时安静下来,有人点头,也有人皱眉。
“可是老板,”销售部的一位主管迟疑道,“我们现在正忙着拓展海外市场,如果抽出资源去做公益,会不会影响进度?”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叶沫兮看向众人,“但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企业,不能只想着利润。我们要让社会看到我们的价值,不只是产品,更是责任。”
林浩率先表态:“我支持这个计划。其实上次客户参观时,就有不少人问起我们有没有参与社会项目,这对我们品牌也是一种提升。”
“我也同意。”工艺部负责人接话,“我们可以把部分旧设备翻新后再捐赠,既环保又能节省成本。”
讨论逐渐热烈起来,大家开始围绕资金调配、运输安排等问题提出建议。
会议结束后,叶沫兮走出会议室,长舒一口气。蒲锦继走在她身旁,轻声道:“你今天说得很好。”
“我只是说了我一首想做的事。”她笑了笑,“接下来,才是真正考验的时候。”
为了确保公益项目的顺利推进,叶沫兮亲自带队前往几个目标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一路上,她看到了太多令人揪心的现实——破旧的校舍、落后的教材、甚至有的老师要同时教三门课程。
她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下每一个细节,晚上回到住处便开始整理资料。蒲锦继看着她熬夜修改方案,忍不住劝道:“别太拼了,这些事可以分给其他人做。”
“不行。”她摇头,“只有我自己亲眼看过,才知道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哪些只是表面功夫。”
回到公司后,她召开了第二次公益专项会议,并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我们不仅要送物资,还要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每个月派出志愿者去当地支教,同时设立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继续深造。”
这个提议一出,会议室再次陷入沉思。
“老板,这可不是一笔小投入。”财务主管小心翼翼地说。
“我知道。”叶沫兮目光坚定,“但我们必须这么做。如果只是送几本书、几张桌子,那就不是公益,而是形式主义。”
最终,在她的坚持下,整个公益计划得以落地。首批援助名单确定后,企业内部开始组织志愿者报名。出乎意料的是,员工们的积极性远超预期,短短两天内就报满了名额。
王师傅第一个站出来,“我虽然文化不高,但我能把那些孩子教会怎么修东西,这也是一种本事。”
“你这话说得好。”叶沫兮拍了拍他的肩膀,“知识不一定都在书本里。”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时,困难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运输问题。由于援助学校大多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物流公司不愿意接单,运费也高得惊人。
“我们自己组建运输队吧。”蒲锦继提议,“厂里有不少闲置车辆,也可以临时招聘司机。”
“这个主意不错。”叶沫兮立刻安排后勤部门着手准备。
其次是师资问题。原本联系好的几位教师因突况无法成行,导致第一批支教队伍人数不足。
“我可以去。”刘婶突然开口,“我在老家当过几年民办教师,虽然很久没上课了,但带孩子们识字没问题。”
“您年纪大了,山路也不好走。”叶沫兮有些犹豫。
“正因为年纪大了,才更要抓紧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刘婶笑着拍拍她的手,“别总想着保护别人,有时候,我们也想为下一代尽一份力。”
叶沫兮看着她,心里一阵温暖,“谢谢您。”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逐步完成,首批“希望课堂”即将启程。临行前夜,叶沫兮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月亮,思绪万千。
她想起自己刚穿越到这个时代时的艰难,那时连温饱都是问题。如今,她不仅建立了自己的事业,还拥有了回馈社会的能力。
“你还没休息?”蒲锦继推门进来,递给她一杯热茶。
“睡不着。”她接过杯子,“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你己经做得够多了。”他坐下来,握住她的手,“但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陪你一起。”
第二天清晨,车队缓缓驶出厂区,红色横幅在晨风中飘扬,上面写着“希望课堂,点亮未来”。围观的人群中有欢呼也有感动,不少员工自发前来送行。
叶沫兮站在门口,目送车队远去,心中升起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而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一条新消息跳了出来:
“周宏涛正在散布谣言,说我们借公益之名偷税漏税。”
她眉头微皱,随即冷笑一声,“这次,他倒是挑了个好时机。”
她没有立即回应,而是转头对身旁的助理说道:“通知公关部,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
“现在吗?”
“越快越好。”
阳光照在她的脸上,映出一双冷静而坚定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