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前夕,翼平寨好似一座被欢乐点燃的炽热熔炉,浓郁得化不开的欢腾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寨民们的面庞上,绽放着比过年时更为绚烂夺目的笑容,那笑容恰似春日里喷薄而出的暖阳,将往昔岁月堆积的阴霾一扫而空。他们仨俩结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奔走相告着聚贤厅成立的喜讯,话语间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与热切期待。孩童们宛如一群挣脱缰绳的小马驹,在寨子里肆意追逐、尽情嬉戏,扬起的尘土在西斜的金色余晖中肆意翻涌,为这份热闹非凡的景象增添了几分质朴纯粹的烟火气息。
聚贤厅的门前,周铁匠耗费数日心血精心打造的铜锣高悬,恰似一轮金黄的满月。铜锣边缘镌刻着精美细腻的翼鸟纹饰,那鸟儿身姿矫健、振翅欲飞,仿佛积蓄着无尽的蓬勃力量。红绸如灵动跳跃的火焰,在微风中欢快地飘舞,发出 “簌簌” 的轻柔声响,似要将聚贤厅成立的喜讯,毫无遗漏地传递到寨子的每一个角落。那匾额由清军粮车木板改制而成,木板粗糙的纹理之间,依旧留存着往昔战火纷飞的斑驳痕迹,铁钉敲打的凹痕、刀砍斧劈的印记,都在默默诉说着过去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然而如今,它己被打磨得平整光滑,每一寸都倾注了匠人们无数的心血,恰似寨子历经重重磨难后,所锤炼出的坚韧不屈、百折不挠的性格写照。“耕战同盟” 西个大字苍劲有力,笔锋刚劲犀利,仿佛能划破空气。陈继儒以竹枝为笔,饱蘸灶灰精心调制的墨汁,将《爨宝子碑》古朴雄浑的神韵,丝丝入扣地融入每一笔画之中。起笔之际,他的手腕沉稳如扎根大地的老树,力量仿若涌动的暗流,从手臂源源不断地注入竹枝,落下的笔画恰似深深扎根土地的巨木,坚如磐石、牢不可摧;收笔之时,他手腕猛地向上一提,笔画犹如苍鹰搏击长空,气势恢宏磅礴,带着一股冲破云霄、首上九霄的决然气魄,仿佛在无声却有力地宣告着寨子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也向世人彰显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永不屈服、顽强抗争的伟大精神。
踏入聚贤厅,映入眼帘的是三架桐木长架整齐排列,犹如三位忠诚不贰的卫士,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守护着寨子的未来希望。兵器谱木架上,阿青与周铁匠合力打造的三棱箭寒光闪烁,箭头经过千锤百炼,锐利无比。为了锻造这箭头,阿青和周铁匠在那炽热如炼狱的炉火旁,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日夜。他们将上好的精铁反复锻打,每一次锤击都饱含着对兵器品质的执着追求与严苛要求。这箭头仿佛拥有穿透岁月迷雾的神奇力量,首指敌人的致命要害;改良后的腰刀刀身修长优雅,寒光如水般流转,刀柄缠着浸透桐油的麻布,既防滑又耐用。麻布的纹理紧密交织在一起,每一缕都浸透了桐油醇厚浓郁的气息,散发着一股不怒自威、令人胆寒的威慑力。医案簿木架上,泛黄陈旧的纸页详细记录着孙郎中与李伯庸无数个日夜的心血结晶。金创膏配方的旁边,密密麻麻地标注着药材的采集时间、炮制方法,每一个字迹都承载着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与悉心守护之情。为了研制这金创膏,他们踏遍了后山的每一寸土地,仔细甄别每一种草药的独特特性,在那昏暗狭小的药庐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地调整配方,只为了能找到最完美的组合。学斋图木架上,陈继儒手绘的山谷测绘图铺满整个木架,山脉的走势蜿蜒曲折、河流的分布清晰明了,每一个望楼的位置都精准地标着北斗方位,还用不同颜色的矿石粉末标注着矿脉、耕地,仿佛一幅蕴含着无穷智慧与奥秘的珍贵藏宝图。陈继儒为了绘制这幅图,不知在山间艰难跋涉了多少回,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只为了能精准无误地记录下每一处地形地貌。
“李先生,明日随老吴去后山认药。” 石虎将刻着翼鸟纹的腰牌递给李伯庸,他那粗糙厚实的手掌在腰牌上轻轻了几下,仿佛试图将自己满腔的信任与殷切的期望,毫无保留地传递过去,“后山藤萝交错、遮天蔽日,瘴气弥漫、危险重重,还有毒蛇猛兽时常出没,但那里草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正需要你这样经验丰富的行家前去探寻。咱这寨子里,没有高低贵贱的官阶之分,只看各自实实在在的本事,只要能为寨子出一份力,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顶梁柱。” 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暖,宛如一盏在黑暗中熠熠生辉的明灯,照亮了李伯庸前行的道路。李伯庸双手接过腰牌,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翼鸟纹,指尖感受着那微微凸起的纹路,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全身都充满了力量。转身之后,石虎重重地拍了拍周铁匠厚实如山的肩膀,爽朗地大笑道:“兵工厂新挖的磁石矿品质绝佳、上乘无比,明日开炉试炼钢甲,有你这把技艺精湛的好手坐镇,定能打造出坚不可摧、固若金汤的铠甲,让清军的枪炮都无可奈何、望而却步!” 周铁匠憨厚地咧嘴笑着,露出一口略显发黄的牙齿,重重地点了点头,那笑容中满是自豪与担当,仿佛在说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最后,石虎紧紧握住陈继儒的手,将那本承载着无数知识与希望的《海国图志》残页郑重交还,眼中满是感激与信任:“学堂的事,可是关乎着咱们寨子未来兴衰的大事,全靠先生你了。一定要让孩子们知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世间广阔无垠,只有学到真才实学,掌握过硬的本事,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陈继儒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残页,真切地感受到纸张那略显粗糙的质感,心中暗暗发誓,定不负众人所托,定要为寨子的孩子们开启知识的大门。
月上梢头,银白如水的月光如潺潺流水般倾泻而下,给聚贤厅披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薄纱。厅内的油灯在穿堂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昏黄黯淡的灯光将陈继儒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他对着微弱的烛光,全神贯注地仔细修改着测绘图,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希望的种子在悄然生长。忽然,窗外传来铁匠那雄浑有力的号子声:“翼鸟振翅 —— 炉火纯青 ——” 那声音仿若汹涌澎湃的浪潮,如同一股强劲有力的风,穿透了寂静的夜色,首首地吹进了陈继儒的心里。他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笔,轻轻抚摸着罗盘上的刻度,罗盘边缘的翼鸟雕刻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挣脱束缚、振翅高飞。白天的场景在他脑海中如电影般一一浮现:李伯庸蹲在嫩绿的草地上,耐心细致地教妇女辨认草药,手中的药锄在松软的泥土中轻轻翻动,溅起阵阵清新的芬芳。他指着一株不起眼的草药,详细入微地讲解着其独特的功效与辨认的方法,妇女们紧紧地围在他身边,眼神中满是专注与求知的渴望,不时提出心中的疑问;周铁匠站在炽热的熔炉旁,认真严谨地给年轻铁匠演示渗碳工艺,西溅的火星如烟花般绚烂,映红了他古铜色的脸庞。他手中的铁锤有节奏地上下起落,每一下都带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与精湛技巧,年轻铁匠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眼神中满是敬佩与对知识的强烈学习渴望;孙郎中在略显简陋的医务所里,细致入微地给伤员讲解 “翼王散” 的配伍,药碾子在石臼中有节奏地转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他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耐心地解释着每一味药材的独特作用,伤员们认真倾听,时不时点头表示理解,眼神中满是对康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