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天才的重生团宠岁月

第九十六章:化解危机

加入书架
书名:
科研天才的重生团宠岁月
作者:
栀情玳瑁
本章字数:
5066
更新时间:
2025-06-06

清晨五点十七分,实验室的电话铃声划破寂静。苏星晚抓起话筒,听筒里传来科瓦尔斯基断断续续的德文留言:"镜像...不是陷阱...保护第七接入点..."背景音里混杂着机械运转的轰鸣,通话突然中断前,隐约能听见有人在背诵父亲笔记本上的公式。

顾沉舟将机械蜘蛛的残骸摆在解剖台上,军用手电筒光下,那些精细零件的磨损程度显示出至少运转了七年以上。"这不可能。"他眉头紧锁,"这种型号的微型电机三年前才由苏联实验室研发。"更怪异的是,蜘蛛腹腔内还藏着片七十年代常见的红色语录书签,上面用褪色墨水写着"71.7%同步率达标"。

苏星晚翻开父亲的工作日记,发现记载"量子纠错方案"的那几页纸张比其他页略微发黄。她用实验室的紫外灯照射,纸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荧光标记,这些化学试剂与青岛纺织厂1975年停产的特制墨水成分一致。每处标记点连接起来,恰好组成APEX公司徽标的雏形。

"小燕是被人为植入的记忆体。"周守财指着脑部CT片上的异常阴影,那是种七十年代末就被禁止使用的神经刺激电极留下的疤痕,"看这钙化程度,至少有二十年历史。"老教授的手有些发抖,他认出了这与当年"银杏计划"第一代受试者的脑部特征完全吻合。

实验室的备用发电机组突然启动,所有人转头看向主控台。量子计算机屏幕闪烁着诡异的绿色,代码行间不时跳出1978年的日期标签。苏星晚尝试强制关机时,通风系统突然喷出淡红色雾气,那些微粒在半空组成科瓦尔斯基年轻时的面容,嘴唇开合间吐出机械合成的中文:"找到苏建国的密码本,真相在第七次失败的数据里。"

顾沉舟的军用水壶不慎打翻,洒出的液体在地面形成规整的圆形。他掏出指北针,发现指针正疯狂旋转,实验室的磁场强度比正常值高出七百倍。这种现象他只在一份绝密档案中见过,记录显示1977年罗布泊试验场曾出现过完全相同的异常。

墙上的老式挂钟突然逆时针转动,分针划过数字7时,赵小燕的身体猛地抽搐起来。她的瞳孔完全变成银白色,口中吐出流利的德语:"你们还有71小时关闭镜像通道,否则所有时间线都会坍缩。"说完这句话,她的发梢突然凝结出细小的冰晶,室温监测仪显示局部温度降至零下七十一度。

苏星晚从保险柜取出父亲留下的铁盒子,里面的怀表零件自动吸附在一起,组成从未在图纸上出现过的奇异装置。当秒针指向7,表盘投射出全息影像:年轻时的父亲站在环形机器前,身后的黑板上写着今天的日期。"星晚,如果你看到这段记录,立刻停止所有量子纠缠实验。"影像中的父亲神色惊恐,"他们不是竞争者,是另一个时空的回声..."

国安部的加密电报在此时送达,顾沉舟用专属密码本破译后脸色骤变。电报显示挪威实验室昨夜发生了"类罗布泊现象",方圆七公里内的钟表全部停在了七点十七分。更令人不安的是,侦察机拍到的地面痕迹显示,爆炸中心形成的冲击波图案与苏星晚胎记的显微镜照片完全一致。

量子计算机突然自动打印出一份图表,纸面上的数据曲线与父亲最后一次实验的记录如出一辙。不同的是,某些关键节点被红笔画了圈,旁边标注着苏星晚儿时的笔迹:"爸爸,这里错了。"周守财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认出这些红墨水是七十年代特有的配方,早在1982年就己经停产。

实验室的墙壁渗出细密水珠,水痕组成繁复的拓扑学方程。顾沉舟用手帕擦拭时,布料上竟然出现了1979年《科学通报》的残页,报道的正是科瓦尔斯基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的消息。但现实历史中,这位学者从未进入过诺奖候选名单。

"我们得去青岛老宅。"苏星晚将怀表装置放入军用背包,里面不知何时多出七枚刻着俄文的紫铜齿轮,"父亲说过,真正的研究所在地下第七层。"她的手刚触碰到门把手,整栋建筑的灯光突然全部熄灭,只有安全出口标志投射出猩红的光,将每个人的影子拉长成七十年代老照片里的模样。

吉普车在暴雨中疾驰,收音机自动调频到早己停播的科普节目波段。1978年某期《科学园地》的录音正在讨论"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可能性",嘉宾突然脱离原话题插了句德语警告:"当心第七次实验的回声。"顾沉舟急踩刹车,前方道路积水反射出的不是天空,而是某个装满了液态金属的巨型容器。

苏星晚的银杏吊坠突然发烫,金属外壳融化成液态,在掌心重组成微型钥匙。钥匙齿纹与青岛老宅阁楼的古董音乐盒完全匹配,那个音乐盒是五岁生日时科瓦尔斯基送给她的礼物,盒内暗格藏着张己经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她至今未能破解的量子方程。

雨刷器在挡风玻璃上划出奇特的韵律,顾沉舟突然认出这是莫尔斯电码的节奏。破译后的信息让他握紧方向盘:"所有物理常数正在被重写。"路边的里程碑数字在车灯照射下诡异地变成负数,后视镜里,赵小燕的脸正在缓慢退化回童年模样。

当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老宅门楣上的铜牌在雷光中清晰显示着"第七接入点实验站"的字样。苏星晚分明记得,上次回来时这里挂的还是普通门牌。阁楼传来机械运转的嗡鸣,那台理应早就报废的七十年代计算机正在自动打印输出,纸带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们未来三天的对话内容。

顾沉舟的战术手电照向庭院角落,那里凭空出现了七棵银杏树苗,排列成北斗七星形状。最末那棵树下埋着锈迹斑斑的金属箱,开箱的瞬间,整栋老宅的窗户同时透出幽蓝光芒,那是量子计算机满载运行的标志性辉光,而在1978年,这种设备根本不该存在。

箱子里的老式录音机突然启动,播放着父亲颤抖的声音:"今天是1980年7月17日,我们犯了个致命的错误。镜像通道一旦打开,所有时间线都会向奇点坍缩……"录音在此处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苏星晚自己五岁时的笑声,童声哼唱的儿歌旋律正对应着他们量子算法的核心频率。

暴雨中闪过一道蓝紫色的闪电,老宅的砖墙上浮现出大片荧光公式。那些用特殊涂料书写的方程正在缓慢重组,逐渐拼凑出苏星晚团队最新研究的量子纠错码。方程末尾标注的日期是三天之后,签名栏里赫然写着约翰史密斯的名字,笔迹与父亲如出一辙。

苏星晚推开阁楼门的瞬间,挂在梁上的老式收音机自动报时:"现在是北京时间1978年7月17日7时17分。"尘埃在空气中凝成一个个微小的莫比乌斯环,而在房间正中央,那台古董音乐盒的齿轮正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自动旋转,盒内传出科瓦尔斯基用中文重复的警告:"不要相信任何来自未来的信息,包括这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