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合身的衣裳质地锦缎,底色为天青色,带着束腰,袖口处有青竹和冰莲的图案。长长的衣裳,更好与秦香儿的个头相得益彰。与之前的青布衫子相比,这件衣裳无论材质还是颜料用度,可见出身名贵。
腰间的襟带,镶着微微的黄,后背的布条垂下来几根,斜着柳眉的式样,正襟斜边的绿丝绦垂着一块有了缺口的白玉,唯一缺憾的美。
当秦香儿把这件衣裳换上,几名伺候的丫鬟瞳孔都微微放开,惊讶到瞠目结舌。秦香儿感觉纳闷,问道,“一件衣裳,至于这么惊奇吗?”
“姑娘可曾听过青裳?”
一名年约西十出头,体型明显比其几位年轻的丫鬟要大一圈,应该是这几个年轻丫鬟中的婆子。
秦香儿摇了摇头,把自己装的孤陋寡闻。
“青裳又名流云,是苏家掌门娘子顾淑红执掌苏家刺绣房后被皇朝规定青裳不能流入民间,此后,青裳就成了公主太子此类人物可以穿着的服饰。首到苏家老爷被诬陷后,青裳被列为禁服,不得外穿,皇族便也不行。后来,苏家老爷平反,苏家被正名,青裳成了苏家在皇朝以至于整个天下唯一可以拥有青裳的家族。便是太子公主想穿都要经过苏家允许。这个规定,是天国皇帝对苏家的补偿也是特权,今日,苏将军把这件衣裳拿出来,看来是要把苏姑娘当苏家娘子看待了。”
那位苏家掌院婆子名唤张婶,陈念秋陈伯守寡都要娶的女人。
这位十六岁进宫,伺候过嫔妃,贵妃,还有皇上的妈,后来跟着苏家苏夫人进了苏府,便就不想再伺候外面那些装腔作势的主子了。
在苏府一待,就是一十三年。
对于宫中礼仪,宫里各种奇闻轶事,多多少少的人际关系,也算见多识广,很少有这位婆子不知晓的事。
这件青裳是苏家自从顾淑红传下来苏家择选儿媳妇的标准,进入苏府当儿媳妇,穿不上这件青裳,便就去入不了苏家府门。
虽然这条规则较为苛刻,但苏家自顾淑红后,进入苏家做儿媳妇的各个贤良淑德,才貌俱佳,致使苏府门风子嗣很少出现品行不端,蝇营狗苟之徒。
尤其苏宁远的娘亲,那便是天国远近闻名的淑德女子,其美貌令天国老皇帝的妈一次喝茶的时候,对着身边一众嫔妃,贵妃,才人说,我们老洛家要是有此等美貌女子做儿媳妇,当为洛家门风之幸事。
苏家夫人也因此,入宫过三次,老皇帝的妈苦口婆心,甚至抛出皇后娘娘的位子,苏夫人贞烈性子,便是身死也不败坏苏家门风,也因如此,苏宁远的爹苏烈阳为官清廉,门风纯正,后被诬陷贪污受贿,暴政敛财,导致锒铛入狱。耐不住苏家以及江湖势力和民间口碑影响,天国举行全国罪证翻供调查,其前任兵部侍郎江门苏家苏烈阳平反一事最为当世之典型。
也因为苏家被平反,苏烈阳被正名,令天国利令智昏的法令得以以正身名。
苏家刺绣坊独有的青裳也还给了苏家,而真正称得上青裳的只有苏家传下来的这件青裳。
苏家儿媳妇交接传下来的青裳。
张婶有些泪目,望着秦香儿穿着青裳站在她面前,她仿佛看到了苏家夫人的模样。
“苏家少爷看到姑娘可以衬出青裳的美好和雅致,定是欢喜的很。”
随后,把秦香儿按在梳妆台前,两个丫鬟给她盘头,两个丫鬟给她重新描眉化妆,不一会,秦香儿站起身,那浑身酸痛比起练一天拳脚功夫都要累。
“早知道当个女人这般麻烦,跟个男人谈什么恋爱,若不是苏宁远你,我秦香儿这辈子估计都不会有做女子的想法。”
秦香儿心里念着,胡乱想着,过了一会,趴在窗棱,眉目低垂,微微睡着了。
眼见日出三竿,这中午饭都快到了,秦伯望着站在门外边上的苏宁远,不免出来问,“苏家未来的掌门娘子还没有来?”
“再等等。”苏宁远尴尬地笑着,“张婶亲自去唤她,她便是有十八个心眼子,张婶也应付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