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无双起身,望着这种看起来特别质朴的偏房,感觉很新鲜。
她在想,要是以后会在这样的房间坐着,喝茶聊天,读读书,赏花,看风景,倒是不错的生活。
远离喧嚣,是洛无双当下最想做的事。
宫里的日子,看似百无聊赖,但稍不留神,就会深陷囹圄。
她娘失宠的原因是一次天下大雪,去内宫侍寝的路途,摔了一跤,丫鬟婆子吓得坏了,而那一次,英娘刚好折返回去拿暖怀的香炉……最终忍着疼痛赶到内宫,却被告知错过了侍寝的时辰。
事后,才知道被赵贵妃捷足先登了。
那时候的赵盼儿还是个才人,年芳十八,正是大好年华的时候,那老皇帝一见内宫出现这么一个新鲜的,模样俊俏的且水灵还带着羞涩矜持的女子,那抱上去就急不可耐的样子,完全忘却了己经快要三十岁的宠妃钱静音在龙床上的娴熟和花样。
赵盼儿一朝得势,从此,便再无钱贵妃的一席之地。
在内宫,一旦被放置,身份降职只是迟早的事。
毕竟,内宫就那几个香饽饽的职位,多少女子一旦被选入内宫,那努力爬到贵妃位置,家族都能跟着荣耀几分。
可是,女子混到贵妃或者更高一点,比如上贵妃这种可以和皇后喝茶聊天下说后花园的下人们不懂事的闲话的身份时,多多少少都曾得罪和因长势压迫另外一些才人,嫔妃之类的女子,一朝落魄,定然周边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主。总之一句话总结,贵妃降级,一般就是好日子到头的节奏。
钱贵妃失宠后从明德宫搬去住在陈宫里,每日对着铜镜,望着容颜日益老去,便把怨恨转嫁到自家女儿头上。
理由无外乎就一个人这辈子都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自己当初生个皇子该有多好!
公主这个身份,在民间觉得高高在上,在天国的皇朝中,一抓一大把,什么崇阳公主,上阳公主,静安公主……诸如此类,比比皆是。
但天国的皇子,除过皇后生了一个儿子之外,好像内宫三千佳丽,无外乎不是有了男婴草草就胎死腹中,要么就是养活两三年不是不小心掉井里,就是玩耍溺水淹死。根据宦官笔录,前前后后,十几个男性孩子,命就没超过七岁以上的。
各种意外,且意外五花八门,小说杜撰都没那般花样繁多。
要说是皇后所为,皇后这人最是慈善,看到血都会晕厥的人,说人家杀人,未免过于鲁莽,其儿子贵为太子。太子这人喜欢结交朋友,逢人一说就笑,看样子挺平易近人的。只是后来,宫里说这些男童的死是皇后和太子底下人所为,太子不得己成立了太子党,对抗那些风言风语,理由是给母亲撑腰,给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
洛无双就在这种嘈杂且无序又虚伪的环境里逐渐熏陶,令她觉得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疯狂且可怜可悲。
她喜欢和老皇帝的妈聊天勤走动,并不是她想攀附或者依仗什么后台背景之类的说辞,而是因为,这位年近八十的老人可以教给她很多事,比如,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
——逃婚!
其实,洛无双来漠北,不算逃婚,顶多算自己给自己以后谋个比较安定的去处。
她和顾清逸之间,顶多算的上传言中的一对。好像这辈子,她只能嫁给姓顾的一般。
事实是姓顾的给她娘求的一个可以来后花园赏花的机会,洛无双收了几件被迫收下的金银首饰,和两件对公主身份而言不算名贵的衣裳。
比起顾清逸,她宁可选择苏宁远。
她也并非苏宁远非嫁不可,而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和一个传言喜欢自己的人去过生活,或许是她认为较好的归宿。
传言终归只是传言,自己何曾说过谁中了武状元,自己就嫁给谁的说法是怎么传出去的,她可以笃定自己从未如此说过此话,但这传言就这么传出去了。
苏宁远放弃子承父业胜任兵部侍郎一职去考什么武状元是因为要娶皇朝的天宁公主这一说辞也被传的真真假假起来。
她觉得自己也不差。
起码年轻,皮肤好,能吟诗作对,也会绣花下棋,还会冲一壶好茶。除了不能下庖厨,她好像优点还不少。
立在窗户前,望着外面被大雨洗过的天空,幽蓝深邃,空旷无垠,天地在眼眸里极度开阔。
“苏将军知道我来找他,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会不会不怎么欢迎我的到来?”
心里默默地徘徊着女儿家的思绪,不知觉,外面的天色昏黄发暗,看看时辰,晚上八点多了,漠北的夜幕才微微将至。
这个时辰,放在丰都,应该都快宽衣解带,上榻睡觉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