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边境风云起
林悦册封为贤妃后,本以为能与楚渊在宫中安稳度日,共同为楚国的繁荣努力。然而,那封来自边境的密信,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再次打破了宫廷的宁静。
楚渊看完密信后,脸色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林悦见他如此神情,心中不禁担忧起来,轻声问道:“皇上,边境密信所为何事?可是又有变故?”
楚渊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忧虑:“小桃,密信称,此前与我国交战的邻国虽己退兵,但他们并未放弃对我国领土的觊觎,如今正暗中集结兵力,意图再次进犯。而且,他们似乎还与我国边境的一些部落勾结,形势十分严峻。”
林悦心中一紧,深知边境战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处理不当,楚国必将陷入战火之中,百姓又要生灵涂炭。“皇上,当务之急是尽快了解敌军的具体部署和动向,同时加强我国边境的防御。”
楚渊点头表示赞同:“朕也是这般想法。只是如今朝堂之上,对于如何应对边境危机,大臣们意见不一。有的主张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有的则认为应坚守防御,避免轻举妄动。”
林悦思索片刻,说道:“皇上,主动出击虽能占据先机,但我们对敌军的虚实尚未完全了解,贸然进攻可能会中了他们的圈套。坚守防御虽能暂时稳固防线,但长期下来,士气可能会受到影响,且边境百姓也会一首生活在恐惧之中。依臣妾之见,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派遣精锐的探子深入敌军内部,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作战计划;另一方面,在边境加强防御工事的建设,训练士兵,提高战斗力,同时安抚边境百姓,稳定民心。”
楚渊听着林悦的分析,心中暗自佩服她的睿智。“小桃,你的分析十分到位。朕这便召集大臣们商议,按照你的建议制定应对之策。”
随后,楚渊在朝堂上与众大臣详细商讨了应对边境危机的方案,最终决定采纳林悦的建议。他派遣了一批经验丰富、身手敏捷的探子潜入邻国边境,密切关注敌军动向。同时,任命得力将领前往边境,负责加强防御工事的建设和士兵的训练。
林悦深知此次边境危机关系重大,她虽身为女子,无法像将士们一样奔赴前线,但也想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出力。于是,她在宫中再次组织宫女和妃嫔们行动起来。
林悦召集众人,神色严肃地说道:“姐妹们,如今边境战事又起,将士们在前线保家卫国,我们虽不能上战场,但也可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可以为将士们缝制保暖的衣物、准备疗伤的草药,让他们在战场上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关怀。”
妃嫔和宫女们纷纷响应林悦的号召,一时间,宫中上下齐心协力,为前线的将士们忙碌起来。林悦亲自带领大家挑选最好的布料,精心缝制棉衣。她还查阅各种医书,指导宫女们辨认和采集有效的疗伤草药,并将草药仔细地打包整理。
然而,就在众人积极为边境战事做准备时,宫中却突然传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人说林悦此举是为了在皇上面前邀功,还有人说她一个女子插手战事,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这些谣言让一些原本积极参与的宫女和妃嫔心中产生了动摇。
林悦得知这些谣言后,心中十分难过,但她并未因此而退缩。她找到那些受到谣言影响的宫女和妃嫔,真诚地说道:“姐妹们,我知道大家听到了一些不好的言论,但我林悦做事,从来只求问心无愧。边境的将士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亲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所做的这些,不过是尽一点微薄之力。难道我们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前线受苦,而我们却在宫中无所作为吗?”
林悦的一番话,说得众人羞愧不己。大家纷纷表示会继续支持林悦,不再听信谣言。在林悦的带领下,宫中为前线准备物资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与此同时,派出去的探子也陆续传回消息。探子们历经艰险,终于摸清了敌军的大致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原来,邻国打算联合边境部落,从东西两个方向对楚国边境发动突袭,企图一举突破楚国的防线。
楚渊得知这一重要情报后,立刻与将领们商讨应对之策。根据敌军的计划,他们制定了一套周密的防御和反击方案。在东边,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等待敌军深入后给予迎头痛击;在西边,则加强城墙防御,同时派遣骑兵迂回包抄,打乱敌军的进攻节奏。
一切准备就绪,楚国军队严阵以待,等待着敌军的到来。而林悦在宫中,也时刻关注着边境的局势,心中默默为楚国的将士们祈祷。这场即将到来的边境之战,楚国能否成功抵御敌军的进攻?林悦和楚渊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一切都充满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