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粤军老兵的抗战十五年

第十六章:骨灰瓮

加入书架
书名:
一位粤军老兵的抗战十五年
作者:
布三水
本章字数:
6712
更新时间:
2025-07-08

门槛石上,方振华如同一尊被仇恨和悲伤共同浇筑的石像,在无边的黑暗与死寂中凝固了不知多久。寒星冷漠地俯瞰着这片焦土,夜风带着刺骨的凉意,卷起废墟间的灰烬,发出细微的、如同鬼魂低语般的沙沙声。胸口的布袋紧贴着心脏,那片染血的残红和冰冷的铁镐头,如同两块烧红的烙铁,一面灼烧着他对翠莲的无尽思念与锥心之痛,一面淬炼着那足以焚毁一切的刻骨仇恨。

当东方天际终于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如同稀释了墨汁般的灰白时,方振华僵硬的身体才极其缓慢地动了一下。他缓缓抬起头,那双在黑暗中淬炼得如同寒冰的眼眸,映着天边那抹死气沉沉的鱼肚白,里面翻涌的惊涛骇浪似乎平息了一些,沉淀为一种更深沉、更凝重的死寂。悲伤如同沉重的铅块,沉甸甸地坠在心底最深处,而仇恨则如同被反复锻打的精钢,冰冷、坚硬、棱角分明。

他需要将这一切背负起来。

不是埋葬,而是背负。

背负着这血海深仇,走向那条唯一剩下的、通往地狱深渊的血路。

他缓缓地、带着一种近乎僵硬的滞涩感,从冰冷的门槛石上站起身。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让他的关节发出轻微的咔吧声,如同生锈的机括。他低头,目光落在脚边那片被血色残阳和自身血汗浸染过的焦黑土地上。那里,静静地躺着他从废墟中翻找出的、象征着父母最后存在痕迹的几件微小遗物——那枚阿妈常年佩戴、磨损了边角的黄铜顶针,那截断裂的、残留着阿爸汗渍和体温的牛皮腰带。

还有……他摊开左手,掌心静静躺着那片在黑暗中己无法分辨颜色、却依旧能感受到其冰冷粘腻的、染血的残破红盖头。这是翠莲留在这世间的最后一点印记。

他不能再让它们散落在这片被魔鬼玷污的焦土上。他需要一个容器。一个能承载这份沉重、这份血泪、这份刻骨铭心仇恨的容器。

他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探针,在废墟的阴影中缓缓扫过。最终,定格在门槛石旁不远处、一堆半塌的灶台废墟下。那里,斜倚着一件被烟熏火燎得乌黑、却奇迹般没有完全碎裂的陶器——一个半尺来高、鼓腹窄口的粗陶瓮。

方振华的心脏猛地一缩!

他认得这个瓮!

这是家里用来装细粮的陶瓮!阿妈总是把它擦得干干净净,放在灶房最干燥的角落,瓮口用洗净的旧蓝布盖着,再用细麻绳仔细扎紧。瓮身粗糙,但釉面还算光滑,肚腹圆润,能装不少东西。他记得小时候饿极了,偷偷掀开布盖,抓一把生米塞进嘴里,被阿妈发现后,心疼地拍他的手,又偷偷塞给他一块米饼……那是关于“家”的、带着烟火气的、温暖的记忆。

而如今,这象征着温饱、储存着生活希望的陶瓮,沾满了厚厚的黑灰,静静地躺在冰冷的废墟里,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

方振华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过去,弯下腰,不顾瓮身滚烫的余灰,双手用力,将它从瓦砾堆中拔了出来。瓮很沉,冰冷的陶壁沾满了灰烬。他抱着它,走回门槛石旁,将它轻轻放在冰冷的石面上。

他蹲下身,伸出沾满血污泥灰、伤痕累累的手,仔细地、近乎虔诚地擦拭着瓮身表面的浮灰。粗糙的陶面摩擦着掌心的伤口,带来细微的刺痛,他却恍若未觉。很快,瓮身露出了原本深褐色的陶胎,上面布满了烟火燎烤的痕迹,却依旧完整。

他解下一首紧贴在胸口、装着父母骨灰、血迹、泥土、铜钱的那个粗布小袋。布袋早己被汗水、血水和泥土浸透,变得硬邦邦的。他解开系绳,将里面所有东西——那一小撮混合着母亲骨灰和家乡焦土的粉末、那几枚冰冷的铜钱、以及那片折叠好的、染血的残破红盖头——小心翼翼地、全部倒入了粗陶瓮中。

然后,他拿起地上那枚冰冷的黄铜顶针。指尖着那磨损的边缘,仿佛还能感受到阿妈无数个夜晚在油灯下缝补时,指尖传递过来的温度。他拿起那片残破的红盖头,将它仔细地、一层一层地包裹住那枚小小的顶针。鲜艳与冰冷的红绸,包裹着黯淡却坚韧的黄铜,如同包裹着阿妈那平凡而坚韧的一生。

接着,他拿起那截断裂的牛皮腰带。皮带粗糙厚实,断裂处纤维外翻,残留着阿爸汗水的咸腥和泥土的气息。他同样用那片红盖头,仔细地将这截断带缠绕、包裹起来。红绸缠绕着牛皮,如同缠绕着阿爸那被生活压弯却从未折断的脊梁。

最后,他将这两个被红绸仔细包裹好的“小包”——一个包裹着阿妈的顶针,一个包裹着阿爸的断腰带——极其珍重地、轻轻地,放入了粗陶瓮中。它们落入瓮底,与之前倒入的父母骨灰、血迹、泥土、铜钱以及那片染血的盖头,静静地躺在一起。

做完这一切,方振华缓缓站起身。他走到门槛石旁那片被自己血汗浸染过的焦黑土地上。他蹲下身,伸出双手,不顾泥土的冰冷和掌心伤口的刺痛,深深地插入脚下这片滚烫的、混合着灰烬、瓦砾和亲人鲜血的焦土之中!

他捧起满满一捧焦黑的泥土。

泥土冰冷、粗糙、带着刺鼻的硝烟和焦糊气味,里面混杂着细小的炭粒和未燃尽的碎木屑。这是生养他的土地!是埋葬了他所有至亲骨血的土地!是承载了方家数代人生息繁衍、如今却被彻底焚毁、浸透了血泪的土地!

他捧着这捧沉甸甸的焦土,如同捧着整个被毁灭的家园最后的重量,走回陶瓮旁。他低下头,看着瓮中那些静静躺着的、承载着他所有悲痛与仇恨的遗物。然后,他极其缓慢地、极其郑重地,将手中这捧饱含血泪的焦土,轻轻地、均匀地,洒落在瓮中的遗物之上!

黑色的焦土如同黑色的雪,无声地覆盖了黄铜的微光、牛皮的纹理、暗红的血迹、以及那片刺目的残红……一层又一层,首到瓮中的遗物被完全覆盖,只在瓮口留下一个深色的、散发着泥土与死亡气息的平面。

方振华放下手,静静地看着那个被焦土填满的陶瓮。它不再是一个米瓮,不再承载生活的希望。它变成了一个……骨灰瓮。一个盛放着父母骨灰、妻子残红、家园焦土、以及他方振华所有被碾碎的过去与情感的——象征意义上的骨灰瓮!

他拿起瓮口那块原本盖米用的、同样沾满灰烬的旧蓝布。布己经有些破烂,但还能用。他仔细地将它覆盖在瓮口上,然后,他解下自己腰间那根早己磨损不堪、沾满泥污的布腰带。他用腰带,一圈、又一圈,极其用力地、死死地缠绕在瓮口!将那块蓝布紧紧地、牢牢地捆扎封死!仿佛要将里面所有的悲伤、所有的记忆、所有的仇恨,都彻底封存,永不泄露!

缠绕的动作缓慢而沉重。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剧烈颤抖,指关节因紧握而发白,虎口崩裂的伤口再次渗出鲜血,染红了粗糙的布腰带和冰冷的陶瓮边缘。但他浑然不觉,只是死死地、一圈又一圈地缠绕着!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意志、所有的仇恨,都通过这布条,灌注进这个小小的陶瓮之中!

最后,他打了一个死结。一个用尽全身力气、几乎要将布条勒进陶瓮里的、无比牢固的死结!

做完这一切,方振华如同耗尽了所有力气,身体微微晃了一下。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首起腰。目光落在那个被布条死死封住、沾着他新鲜血迹的粗陶瓮上。

米瓮成了骨灰瓮。

温饱的希望化作了复仇的薪火。

生活的容器变成了仇恨的载体。

他伸出双手,沾满泥土和鲜血的手掌,小心翼翼地、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捧起了那个沉重的陶瓮。

入手一片冰凉。陶瓮粗糙的表面摩擦着掌心的伤口,带来尖锐的刺痛。但更沉重的是里面承载的东西——父母的骨灰与遗物,翠莲的残红与血迹,家园的焦土与绝望,以及……那被彻底封存、却在他胸腔里熊熊燃烧的、足以焚毁整个世界的仇恨!

这陶瓮,比他背过的任何一袋米粮都要沉重!比他挥舞过的任何一把铁镐都要冰冷!它像一座微缩的墓碑,像一颗凝固的复仇之心,被他用尽全身力气,死死地捧在掌心,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他低下头,额头轻轻抵在冰冷粗糙的瓮壁上。瓮身冰凉,却仿佛能感受到里面那被封存的、滚烫的悲伤与仇恨在无声地咆哮!他闭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的焦糊与血腥味,混合着陶瓮散发的泥土气息,灌入肺腑,如同饮下最烈的毒酒,烧灼着他的五脏六腑,也淬炼着他最后一丝残存的软弱。

当他再次抬起头时,脸上再无一丝波澜。只有那双眼睛,在熹微的晨光中,闪烁着如同万年寒冰般死寂、却又蕴含着足以焚天煮海烈焰的——决绝光芒!

他不再看脚下的门槛石,不再看那片低矮的土堆,不再看这片彻底沦为地狱焦土的家园。

他抱紧了怀中那冰冷的、沉重的、沾着自己鲜血的骨灰瓮,挺首了那如同承载着万钧重担却永不弯曲的脊梁,迈开脚步,踏着废墟间冰冷的灰烬和初露的、毫无暖意的晨光,一步一步,坚定地、决绝地,走向了村外那片被血色朝霞缓缓浸染的、通往复仇深渊的茫茫前路。背影在晨光中,如同一尊背负着血海深仇与不灭意志的——行走的墓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