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帝王与储君的现代启示录

第十章 古代私塾与现代课堂辩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帝王与储君的现代启示录
作者:
芸芸众生1988
本章字数:
2636
更新时间:
2025-07-08

九月的晨雾还未散尽,白鹭洲中学的走廊里就炸开了锅。学生们挤在教室门口,踮着脚往教室里张望,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只见讲台上站着一位身着青衫的男子,腰间系着褪色的绦带,手中握着一卷泛黄的书简——正是穿越而来的明代大儒王阳明。

"这就是传说中的王阳明?真的假的?"

"听说他昨天在教育局大闹了一场,说要革了现代教育的命!"

此时的王阳明正眉头紧锁,目光扫过教室里整齐排列的课桌椅和黑板上方的电子屏。早自习铃声响起,英语老师抱着课本走进教室,却见王阳明抬手拦住去路:"先生且慢。这般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与填鸭何异?"

英语老师愣住了,推了推眼镜:"这位...先生,这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王阳明猛地展开书简,声音铿锵:"我大明私塾授业,讲究知行合一。如今学生困在西方教室,只知背诵标准答案,却不知学问为何物,岂不误人子弟!"他的话如重锤,砸得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

校长闻讯赶来时,王阳明正站在讲台上,对着满堂学生侃侃而谈:"诸位可知,格物致知非闭门造车。当年我守龙场驿,于困顿中悟得'心即理',靠的是亲身实践!"他突然指向窗外:"就说那棵梧桐,若只记其名,不观其形、察其性,谈何真知?"

"可是王老师,"后排的学生小李怯生生举手,"考试不考这些啊。不背知识点,怎么上大学?"

王阳明神色一滞,旋即长叹:"世人皆言科举误人,如今这考试制度,又与八股何异?"他踱步到教室中央,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我问你们,读书是为了科举做官,还是为了成圣成贤?"

这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深潭。校长擦着汗试图解围:"王先生,现代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面?"王阳明突然打断,"学生每日困于题海,连'知行合一'的道理都不懂,谈何全面?"他转身在黑板上挥毫写下"致良知"三个大字,粉笔灰簌簌落在他褪色的长衫上:"今日,我便在此开坛讲学,敢来听的,随我去操场!"

午休时分,学校操场上围满了人。王阳明席地而坐,身后是好奇的学生和闻讯赶来的老师。他随手折下一根柳枝,在沙土上画出太极图:"所谓格物,不是对着竹子傻坐七天,而是在事上磨炼。"他突然指向正在打扫卫生的值日生:"就说扫地,若能尽心竭力,便是在践行良知。"

"可王老师,"高二的班长皱眉道,"我们每天作业写到凌晨,哪有时间'事上磨炼'?"

王阳明沉默良久,轻抚长须:"这世道太急了。"他抬头望向教学楼,"你们看那教室,西西方方如牢笼,困住的何止是身体?"他的声音渐渐激昂:"学问当如活水,要在日用常行中体悟!若只追求分数,与我大明那些迂腐的举子何异?"

这场特殊的讲学持续到日落。当暮色染黄了教学楼的玻璃幕墙,王阳明起身掸去衣上尘土:"今日所讲,不过抛砖引玉。望诸君记住——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人。"他的话被学生用手机录下,当晚就在网络上疯传,#王阳明怒斥填鸭式教育#的话题冲上热搜。

次日清晨,白鹭洲中学的早读课上,不少学生仍在讨论昨日的辩论。英语老师望着书桌上的王阳明语录,若有所思地修改着教案。而此时的王阳明,正背着双手漫步在校园里,看着操场上晨跑的学生,嘴角泛起一丝欣慰的笑意——或许,这就是他和这个时代的和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