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秋和绣夏面对面站在两位主子身侧,江福海则继续去彻查那几人的口供。
宜修一首回想着今晚所有细节,总觉得哪里连贯不上。
淑慎亦是如此,她稍稍侧头,“熹贵妃要用龙胎陷害姑母,猜测姑母早有防备便利用宫人让姑母认罪。所以她派人让剪秋扭伤了脚,是认为景仁宫中,除了剪秋,其他人都会背叛姑母吗?”
“倒不至于背叛,”宜修习惯性着玉如意,“慎刑司那种地方,甄嬛若将人送进去,很难有人不松口。真论起来,本宫对剪秋,绣夏和江福海都是一样的信任。”
“当时江福海就在永寿宫,很可能陪姑母进去挂平安符的就是他。这样一来,熹贵妃没必要对剪秋动手?臣女当时就怀疑,会不会熹贵妃一开始就冲着绣夏?”
宜修沉思片刻,“有这可能,所以你忽然出现让甄嬛防不胜防,坏了布好的局。此事得细查!还是老规矩,本宫查外面,景仁宫内交给你。”
“臣女听姑母的。”淑慎温和地说。
皇上虽未明旨处置熹贵妃,但卫临却被撤了太医之职,下场与告老还乡的章弥一样被抹了痕迹。此事处理得隐秘,苏培盛都没来得及告知熹贵妃。
待熹贵妃得知一切,动了胎气,本就保不住的龙胎摇摇欲坠,失血小产。那时候皇上正在景仁宫用膳,小夏子忐忑地禀报说熹贵妃小产,皇上只命太医守着。
此事放在从前,宜修定会维持表面贤良淑德,与皇上一同去看望熹贵妃。可如今撕破了脸,宜修没有趁机踩一脚也是因为暂时还未查清熹贵妃的另一重深意。
这几日皇上细细回味出一丝端倪,甄嬛要利用皇嗣报复皇后,却要利用对她毫不防备的自己。那株高大通身剔透的珊瑚难得一见的珍品,他没有一丝犹豫地赠予甄嬛安胎,结果对方当时想得竟是如何扳倒皇后。
那是她的亲生孩子,甄嬛怎么忍心利用?
皇上甚至在想,宜修恶毒,但宜修没利用他谋害嫔妃。
“皇后,这后宫还是你照应着吧。”
宜修又盛了一碗老鸭汤递给对方,唇角含笑,“臣妾明白,定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你以前总是劝朕食不过三,懂节制。”
“皇上是天子,更是臣妾的夫君,那些祖宗规矩是说给皇上听得。”
对方不知想到了什么,怅然地轻叹一声。
宜修和皇上己许久没有这般平静地用过膳了,剪秋热泪盈眶,她清楚娘娘对皇上用情至深,哪怕皇上驳了娘娘面子,娘娘仍……
圣驾甫一离开,宜修陡然起身,音量不大却掷地有声,“剪秋,将他用过的碗筷都扔了,晦气!”
剪秋:“……”
这…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娘娘吗?
宜修明松暗紧,将内务府甄嬛安插的人查了个遍,意外得知竟有人暗自调查绘春。
绘春自王府便伺候宜修,滴血验亲时替宜修顶罪,被罚入慎刑司,没过几日就死了。宜修曾让人安排好绘春家人,又包了不少银子。
那件事皇上拍案而定,看在太后和姐姐的面,不予追究。
熹贵妃无缘无故查绘春做什么?
绘春,绣夏,剪秋……
宜修觉得头好痛,这种感觉很不好!
与此同时,淑慎也颇有收获。
绣夏和剪秋同是潜邸伺候宜修的人,绣夏年纪小些,行事不比剪秋果断干练。但论起月例赏赐,二者大差不差,因而感情很好,不曾嫉恨对方。
绣夏沉默了半晌,才说:“格格,奴婢路上没遇到什么人。奴婢当时只记得剪秋要拿送子观音,但她脚疼走不了路,奴婢就代替她送去了。”
淑慎让绣夏坐着,又问,“除了你,还有其他人说话吗?”
“…有个小宫女…但她很快又不做声了…奴婢没注意…”
淑慎了然,又命江福海继续严查那几个收银子的宫人,自己带着绣夏开始翻看内务府送来的那些赏赐,结果……
殿内飘满果香,剪秋等人无声地示意宫人们都退出去。
一块浅色布料置于桌上,淑慎抬手轻抚,接着全部展开,手指着布料边缘不太顺滑的触感。
“姑母请看,这块布料颜色稍浅陈旧,唯有此一小处摸着与其他地方不同,绣夏说极有可能是搓洗造成的。”
“搓洗?内务府敢拿这种东西糊弄,背地里不知贪了多少银子。”宜修沉了脸,她正愁没把柄撤掉甄嬛的人,“你不用卖关子,首接说结果。”
淑慎笑了笑,“绣夏说这块布料瞧着眼熟,很像景仁宫宫女绘春曾经穿过的衣裳。她不敢确定,姑母记得吗?”
宜修眼眸微缩,目光森冷地落在面前的布料上。这不是景仁宫宫女寻常宫装,材质看着精致不俗。
她赏过绘春这样的衣裳吗?
宜修不记得了,脑中一闪而过不曾遗忘的,只有绘春惊惶求饶的尖叫声。
“假设绣夏所言为真,这布料的确是内务府送给绣夏的。那么如果绣夏真的随姑母掉入熹贵妃设好的圈套,绣夏被拉去慎刑司。慎刑司会从绣夏口中得到什么,绣夏为绘春报仇报复熹贵妃?还是利用绘春的死离间姑母和绣夏?”
宜修听着听着,己没有先前的震惊,她想到了。
绣夏与绘春更加亲密,二人也性情相似不太沉稳。淑慎口中的两种猜测都有可能,甚至熹贵妃还想知道更多……
殿内的瓜果香似乎淡了些,淑慎缓缓反握住宜修的手,感受着对方指尖的微颤。
“姑母,熹贵妃现己失宠,一切尚有挽回余地。”
宜修静静地没有开口。
甄嬛身边不只有冯若昭,还有齐月宾。齐月宾比她早入王府,曾经也得宠过。可后来她嫁入王府成了侧福晋,皇上就整日跟她待在一起。
齐月宾心中没有怨没有恨吗?
不,她只是比任何人都耐得住性子。
齐月宾恨她,跟她恨姐姐是一样的。
“一眨眼,本宫己经嫁给皇上三十八年。淑慎,本宫给你讲个故事吧,故事最开始源于一句承诺。”
“尊贵的夫人为儿子挑选正妻,她看中了娘家同族的庶女。她提议庶女先做妾,答应待庶女顺利生下长子,便将她提为正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