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燎原

第18章 风云变革,众议土地新篇

加入书架
书名:
万历燎原
作者:
身无分文
本章字数:
4824
更新时间:
2025-03-09

1586年,时处万历十西年,辽东大地在历经长久的动荡与苦难后,终于迎来了一丝转机。在张嗣修的不懈努力下,周边各村完成了意义非凡的管理改革。(借鉴我党充分发动群众、民主平等议事的管理经验,各村组建起了村民自治会。从村庄的公共事务规划,到邻里间的矛盾调解,都由村民们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决策,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保障了村民的权益与参与感。)

自此,各村仿若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就此拉开帷幕。一开春,广袤的田野间便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张嗣修深知农业乃民生之本,特意从自己的村子挑选出数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分派到周边各村指导农耕。

在赵家庄,老农吴伯站在田边,望着眼前大片待耕的土地,心中满是规划。他向围拢过来的村民们大声说道:“乡亲们呐,咱们得先把这地好好翻一翻,让底下的土见见光,这样庄稼才能长得壮实!”村民们纷纷点头称是,扛起锄头、赶着耕牛,干劲十足地投入劳作。有的村民用力挥动锄头,将板结的土地翻松;有的牵着耕牛,稳稳地犁出一道道整齐的犁沟。吴伯在一旁仔细观察,不时走上前纠正村民的动作,传授着种植的窍门。他还依据不同土地的肥力和地势,指导村民合理安排作物种植:“这块地地势低,容易积水,就种些水稻;那边的地肥力足,种高粱准没错!”

与此同时,道路修建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着。过去,各村之间的道路狭窄崎岖,每逢雨天便泥泞不堪,不仅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更严重阻碍了物资的流通与村子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困境,张嗣修亲自勘察地形,精心规划路线,力求道路既能连接各个村落,又能避开复杂地形。

施工过程中,各村村民齐心协力,尽显团结之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组成先锋队,负责挖掘路基、搬运石块。他们手持铁锹和镐头,一锹一锹地铲起泥土,一镐一镐地敲碎坚硬的土块。遇到巨大的石块,大家就用绳索套住,齐声喊着口号,齐心协力将其搬走。妇女们则承担起后勤保障工作,为施工的男人们烧水做饭、送茶递水。孩子们也不甘示弱,自发地帮忙捡去路上的杂物,清理施工现场。

在修路的过程中,难题不断涌现。有一段路需要经过一片沼泽地,施工难度极大。大家尝试了各种办法,先是用石块填埋,可石块很快就沉入了泥沼;又想用树枝铺垫,可树枝根本无法承受重量。面对这一棘手难题,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讨对策。这时,张嗣修提出了用芦苇和沙袋相结合的办法:先在沼泽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芦苇,增加地面的摩擦力和承载力,然后再在上面堆放沙袋,逐步稳固路基。村民们依计而行,果然奏效。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终于贯穿了各个村庄。新修的道路上,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与马车的辘辘声交织在一起,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随着农田的开垦和道路的畅通,各村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就在一切步入正轨之时,张嗣修决定推进土地改革。消息一经传开,周边村子瞬间炸开了锅,村民们议论纷纷,态度截然不同。

张嗣修深知土地改革兹事体大,于是,他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村民大会,把各村的村民都召集到一起,详细讲解土地改革的计划。他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目光坚定地说道:“乡亲们,如今咱们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但只要土地还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大家就很难真正过上好日子。这次土地改革,就是要让耕者有其田,让大家都能依靠自己的土地过上富足的生活。”

然而,反对的声音还是此起彼伏。村里的地主刘财站出来,脸色阴沉地说:“张嗣修,你这是要动我的根基啊!我家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土地,凭什么要分出去?”一些平日里受地主恩惠或者畏惧地主权势的村民,也在一旁小声附和。

张嗣修早料到会有这样的阻力,他不慌不忙地回应:“刘财,土地是用来种粮食养活大家的,不是你积累财富的工具。你看看这些年,多少乡亲们在你的土地上辛苦劳作,却连温饱都难以维持。咱们改革不是要把你逼上绝路,会给你留下足够维持生计的土地,剩下的分给那些急需土地的人,这样大家都能受益。”

刘财愤怒的站起身来“张嗣修,你说的到是比唱的好听,那些土地是我祖祖辈辈,辛苦开垦得来,凭什么?你一句话就想把我的土地分给那些泥腿子,就因为他们没有地,他们怎么不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没有的?有没有好好的努力工作?”

听到刘财这么勇的话,其他的地主窃窃私语,“没毛病,凭什么要分我们的地呀”“我一首以为刘财就是个胆小怕事的,看来我不能以貌取人了,是个人物”

张嗣修看了一眼敢跟猪比体重的的刘财,“这么说,你们的地全都是开垦得来,没有贪赃枉法咯!”

刘财本还想再说什么,不过跟张嗣修对视了一眼后,悻庆地坐了下来,嘴里还嘟囔了一句,“那也不能,随便就把我的地给分了吧”

张嗣修看着在场的都安静下来“土改是一定要进行的,是对人民群众有益的,只要是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任何人都无法阻挡,你们可以提出质疑,我们也可给予一定的钱财补贴,但是谁敢阻拦,就别怪张某无情了”

为了让土地改革公平公正地进行,张嗣修组织了由各村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村民代表组成的土地清查小组。他们拿着简陋的测量工具,深入田间地头,对每一块土地进行仔细丈量和登记。在清查过程中,发现刘财果然隐瞒了不少土地。面对证据,刘财一开始还百般抵赖,首到村民们纷纷指责,他才不得不低头承认。

土地分配方案以家庭人口数量为基础,优先照顾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为了确保公开透明,分配结果在村里的公告栏张贴公示,接受所有人的监督。有村民提出疑问,张嗣修就耐心解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张嗣修和各村代表的不懈努力下,土地改革逐步推进。当村民们拿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地契时,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曾经为地主辛苦劳作的赵六颤抖着双手接过地契,声音哽咽:“我这辈子都没想到还能有自己的地,以后的日子可有盼头了!”

这场土地改革,虽然充满了波折,但在张嗣修的坚持下,还是在辽东大地扎下了根,为这片土地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张嗣修也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英雄,带领大家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