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龙潭官道
苗灏这人虽然有些喜欢神秘主义,但到底为官多年,还是比较注意观瞻的。
从府学出来后,他拒绝了知府和地方乡绅的邀请,直接带着随从往西去了,甚至还拒绝了丹阳县令的陪同请求。
过了丹阳,这一千多里行程就算快要结束了,一行人刚刚到了龙潭,就看见远远的又有人站在路边。
下人向轿子里的苗灏禀告时苗灏还不甚注意,毕竟应天府是大梁南都,迎来送往的官员极多,南京东门官道上有人迎来送往很是正常。
谁知行到近前,有人拦住轿子,说是督宪苏时秀在官亭摆酒,为苗学士接风洗尘。
苗灏闻言,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苏时秀是陛下钦点的东南督师,圣眷正隆,出京时便有好友提醒他,苗灏的第三子正好参加这一科南京乡试。
对方虽然不曾明确请他帮忙,但有的时候官场中人说话,绝不可能太过露骨。
对方提点到这种程度,自己若还是不懂,那这么多年的官场就算白混了。
他很反感科场请托这种事,但只要身在官场,有些事却不能随着性子。
苗灏坐在轿子里思索了片刻方才拉开轿帘,笑着走了出去。
这时候,堂堂督师东南五省的苏时秀竟然已经亲自迎到了轿旁:“苗学士,京中一别,没想到竟在此地见面,人生之际遇,实在是难以揣测啊。哈哈哈哈!”
面对苏时秀的寒暄,苗灏拱手笑道:“本兵为国分忧,以儒冠统帅三军,实在辛苦!”
官道上人来人往,不是说话的地方,苏时秀一伸手道:“略备了些薄酒,请苗学士赏光!”
“请!”
“请!”
同为京官,两人坐下后当然要聊一聊京中风物,苏时秀与苗灏其实并不熟,但官场中人,关系七拐八绕总能扯上。
几杯酒后,两人之间的气氛总算热络了一些。
这时苏时秀放下夹菜的筷子,突然叹了口气道:“今年南方有倭乱,江北十二府又遭蝗灾,各府县学田歉收,生员膏火银缺额三成,幸得户部王侍郎允诺,今冬加拨五千两协济!”
说完,苏时秀端起酒杯,以袖掩面喝了一杯,眼睛却灼灼的看向苗灏。
苗灏心中一动,知道对方这是话里有话。
所谓户部王侍郎,其实就是他的同门世兄王觳,现任户部右侍郎,出京时,就是他跟自己提及了苏时秀家三子参加乡试的事。
苗灏久在翰林院,不清楚王觳与苏时秀之间有什么利益纠葛,但对方这么一说,他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间,自己的私事却已经被苏时秀拿捏了。
原来身为翰林官,按制有三百亩族田是可以免税的,但这需要经过户部备案。
自己之前找了几次王觳,但事情却一直拖了下来。
苏时秀这时候提及什么江北蝗灾,学田歉收,他哪里说的是什么学田,分明是用这件事来提醒自己。
苗灏一时之间心里挣扎,他想把事情说清楚,义正言辞的拒绝,但对方压根没提乡试的事情,没辙,他只能端起酒杯干笑两声算是附和。
苏时秀知道这么清贵的翰林官员最好拿捏,见苏时秀眉宇间有不安之色,心中暗笑,当他放下袖子后随即又笑道:“朝廷事多,仆这私邸也不让人省心。”
“我有一子,近作《井渫不食论》,传扬出去,却被老友批驳,谓之【气胜于理】,这少年人呐,不管是心性还是文章都欠火候!”
苗灏听到这,脑袋都疼了。
苏时秀这句话什么意思?
一者,当然是告诉他,他儿子是有文集流传的。
第二则是他儿子的文集有这许多人点评,暗示自己其子“才名”已显。
这次苗灏不能再不说话了,只能笑道:“本兵戎马倥偬间,还要操心家事,让下官想起放翁诗句《冬夜读书示子聿》!”
说罢,他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学业上本兵也无需催督太急,还是循序渐进为要!”
“苗学士说得太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
苗灏实在不喜欢打这些机锋,于是起身拱手道:“本兵,我奉皇命南下,不宜乡试锁帘在即,就不多驻留了,待得考完回京,再行拜见。”
苏时秀哈哈大笑道:“也好也好!来人呐!”
这时,有下人端了个盘子走了过来。
苗灏一看到那托盘,顿时大惊失色:“本兵,这……不妥吧。”
苏时秀拉起苗灏的手道:“势远,你误会了!”
说罢,他将托盘上的红布摘下,露出一方砚来。
这砚是一只澄泥砚,于平常人家而言,这砚台算是珍贵,但以苏时秀和苗灏的身份,这砚台其实很普通:“势远,东南再见,总不能空手,朝廷有规矩,你这身份又不方便受些贵重的东西,就这小砚聊表心意!万万勿辞!”
“这!!!”苗灏神色纠结的看着砚台,他当然知道这砚台里绝对有文章。
但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如果直接拒绝,那就把人得罪了。
可若是收下,那……
眼看着苗灏久久不接那砚台,苏时秀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气氛逐渐尴尬。
好半晌,苗灏将那托盘一推笑着对苏时秀道:“昨夜我于庭中占得一【风火家人】卦,九三爻动曰:家人嗃嗃,悔厉吉。”
苏时秀闻言,又习惯性的眯着眼看向苗灏。
风火家人,九三爻动。
下卦离火(?):象征内在明理、温情
上卦巽风(?):象征外在柔顺、渗透
“火得风助,家道昌明”,这卦象强调家庭成员需明理而谦和。
九三爻又有什么特性呢?
阳爻居阳位(当位)但处下卦顶端:刚强过甚,易失中和
上下爻关系:
与上九无应(两阳相斥)→ 缺乏长辈调和
与六丨四逆比(阳乘阴)→ 压制配偶/晚辈
再看卦辞:家人嗃嗃,悔厉吉
“嗃嗃”是象声词,描写“严厉呵斥”时候的样子。
这句卦辞说的是“治家手段太过刚硬,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家长因为过度严厉最后心生悔意,殊不知,这时候危机就要到了。”
但这个卦辞的最后还有一个“吉”字……
苏时秀大概是懂苗灏的意思了,什么解元之类的就不要想了,但一个举人或许还是能保障的。
苏时秀心里有些失望,但最后勉强笑了笑:“没想到苗学士还擅占卜一道。”
……
龙潭官道上,苏家的下人来到轿旁:“老爷,仪仗要不要打出来?”
“打?打什么打?怕别人不知道老爷我来了是吧?赶紧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