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少景却是想也不想拒绝了,“惜儿,我那日很忙,没有时间陪你。你既然想去的话,带上丫鬟去吧。”
说完,就推开王惜玉的手,抬脚离开。
干脆利落地拒绝令王惜玉红了眼眶,脸上的红晕也化为苍白,她摇着头,有些不想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表哥拒绝了她的邀请。
跺了跺脚后,王惜玉再也忍不住呜呜呜地哭了起来,一边哭着,一边往姑姑院子里跑。
顾少景走了没多久后,看见一张熟悉的脸,只是脸上的表情不是他熟悉的。
他恍惚了一下,随即清醒过来,语气冷淡,“何事?”
冷淡的语气如同一桶冰水,浇了温婉一个透心凉。
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似乎就这样消散了。
温婉眼睛垂了下来,盯着脚边一只忙碌的蚂蚁,咬了咬唇,还是把话说了出来,声音小得令人几乎听不见,“乞巧节那日,能陪我去逛逛吗?”
顾少景耳力好,闻言后挑了挑眉,上下扫视了一眼温婉,嘴角勾起一个冷漠的弧度,哼了一声,“怎么,想开了?我的‘王妃’?”
加重语气的王妃二字,在温婉听起来一点都不温柔,反而带着一丝丝讽意。
温婉觉得眼角有些发酸,但还是没有放弃,低低嗯了一声,“王爷,能陪我去吗?”
顾少景眼睛里闪过一抹兴味,用手抬起温婉的下巴,看着她躲闪的目光,呵笑一声,手指用力,平淡的语气里没有一丝温度道:“求我。”
温婉感觉下巴一阵痛意传来,被迫抬头看着面前的男人。
男人有着一张英俊的脸,剑眉,高挺的鼻梁,线条明显的下颌骨,冷淡的眼神,紧抿的薄唇看起来十分无情。
温婉眨了眨有些酸涩的眼睛,察觉到下巴的力度更大了一点。
心扑通扑通跳得很厉害,她忍不住抬手捂住胸口,语气艰难又失落,“求你……”
下巴被松开,空气争先恐后的朝她涌了过来。
她深吸一口气,就听见男人冷漠而又淡然的拒绝,“不能。”
“为何?”温婉忍不住问道。
乞巧节那日是她的生辰,也是她遇见他的日子。
她只是想和他一起走一走而已。
顾少景对温婉突如其来的质问感到不耐烦,他抱着双手,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一个温婉不想看懂的笑容来,“后日我当值,没空。”
温婉闻言沉默了,这抹笑容令她有些心慌,她的脚不着痕迹退了退,低下头,疲惫道:“是我打扰了。”
温婉死死咬着唇,不让心底的情绪流露出来,但在转身之际,还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眼泪滴落在青石小道上,瞬间晕染开,留下一个浅浅的印记,这浅浅的印记在太阳的温度下,很快消失不见。
顾少景盯着已经消失的那抹印记出了神,但很快就移开视线,背对着温婉离开。
两个相背而行的人,就像两个永远没有交集的点一样,越行越远,无法靠近。
“王妃?”喜鹊迎了上来,一看温婉的脸色就知道王妃的打算落空了。
她脸上扬起一抹笑容,开朗道:“王妃,后日还有我和您一起逛灯会呢!”
温婉看着喜鹊脸上明亮的笑容,心里的阴霾去了些许,她重重应了一声,嘴角扯出一个笑容来,“好。”
她还有喜鹊呢。
临近乞巧节,王府里的氛围也有些不一样。
丫鬟们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有些已经约好了相熟的小姐妹,打算在乞巧节这日告假出府去逛灯会。
时间在这样的氛围下过得很快。
虽然被顾少景拒绝了,但温婉还是打算和喜鹊一起去逛灯会。
之前在温府,她没有机会出门,如今嫁来王府,虽然也被限制出门,但没有温府那般严格。
毕竟她是王妃,若真的坚持要出门,守门的下人也不敢拦她。
天只是微微暗,兴明街已经陆陆续续亮起了灯笼。
一盏一盏的灯笼接连亮起,慢慢连成一条线,在连接成功的时候,兴明街上所有的灯笼都亮了起来。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叹声。
“这灯会每年都有不一样的花样。”
“是啊,一年比一年热闹呢!”
“听说今晚还有猜灯谜,头等奖是盛京最出名的老师傅做的一盏凤灯呢!”
“那可热闹了!”
“那那些秀女都会来猜灯谜吧?”
“这可不一定,有些贵人们不喜人挤人,说不定是让下人们过来猜灯谜呢?”
“下人们懂什么?”
“你们都不知道吗?听说有风灯之后,已经将猜灯谜的那个摊子移到如意楼去了,那些秀女们可以在如意楼的包厢里猜呢。”
“走走走,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有些人去如意楼,有些人继续逛着灯会。
“小姐,咱们要去如意楼吗?”喜鹊看了眼旁边正吃得脸颊鼓鼓的温婉,有些无奈问道。
温婉一边嚼着嘴里的美食,一边摇了摇头,等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后才道:“不去,我们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她又不想要那盏凤灯。
对她来说,凤灯还不如前面的面具来得有趣。
温婉带着喜鹊,挤着人,颇为艰难的来到这个面具摊前面。
面具摊不大,面具却是摆满了整个摊子。
温婉仔细看了看,发现摊子上有狐狸,兔子,食铁兽,蝴蝶……几乎都是动物面具。
面具摊后面摆着一张椅子,一名书生打扮的男子正低着头,白皙修长的手上拿着画笔,画着手上的面具。
那是一张正在成型的火红狐狸的面具,温婉看了一眼就挪不开。
这个时候,大家的兴致都在灯会上,面具摊这里没有什么人。
所以,温婉便直接绕过面具摊,蹲在老板椅子前,双手撑着下巴,认真盯着老板手中那面栩栩如生的狐狸面具。
书生并未将视线放在温婉身上,只认真画着手上的面具。
等画完最后一笔后,才抬眼看了一眼温婉,这一看就是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