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死啊!”杨华强猛地攥紧望远镜,“谁让他们靠那么近的?!”
话音未落,天空中突然传来尖锐的呼啸声。
“咻!轰!!!”
东洋军的二十几发野炮炮弹精准地砸在机枪阵地附近,爆炸的火光瞬间吞没了沙俄机枪组,可气浪同样掀飞了那两个301团的兵。
杨华强眼睁睁看着一个瘦小的身影被冲击波抛起两米高,像破布娃娃一样摔进弹坑里,再也没动弹。
“狗日的!!!”他牙关咬得咯吱响,猛地扭头冲传令兵吼道:“通知二营长,他的兵再他妈往火力点凑,我就摘了他的军衔,战前会议给狗开的?一再强调的命令打起来就忘了是吧!”
传令兵刚跑出去两步,杨华强又补了一句:“让二营长注意点,哪里东洋人的炮火比较集中,就让那里的部队往后撤,那很可能是东洋人接下来要集中攻击的位置。”
杨华强重新举起望远镜,他敏锐的发现敌人的战术好像发生了一些改变,开始频繁使用火炮对安保队活动的地方进行炮火覆盖。
同样沈钧也在观察着这场战争,只不过他没有冒险去到前线,毕竟炮弹不长眼,不会因为他是穿越者就绕着他炸。
他就躲在距离第一道防线两公里的防炮指挥所内,放出十多架侦察无人机,从空中把前线的战况视频时刻传递到他面前的十几台显示器上。
他组建的参谋部,三十多名军官,一边根据视频里的画面分析着防线上各处的战况。
一边用对讲机联系更远处各防线上部队,在地图上时刻标记着整条战线的最新战况。
可以说第一道防线哪里薄弱、哪里东洋军进攻凶猛、哪里需要支援、哪里沙俄增援什么时候能赶到,沈钧比库罗帕特金以及儿玉源太郎还清楚。
这种及时了解战场态势变化的优势,让沈钧可以随时指挥前线部队撤离东洋军接下来重点攻击的阵线,减少己方受到的损失。
不过受限于西翼无人机的飞行时间和距离,沈钧准备回头找装备部买军用固定翼侦查无人机。
夕阳西沉,辽阳战场上的硝烟仍未散尽。
东洋军的进攻非但没有停歇,反而越发疯狂。
炮火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整个黑夜点燃。不过,经过一整天的鏖战,双方的火炮都己疲惫不堪,再不复清晨时的狂暴。
沈钧站在临时指挥所里,望着远处仍在燃烧的战线,冷笑一声:“沙俄人靠不住,咱们先撤。”
他比谁都清楚,按照历史记载,东洋军全面进攻的第一天晚上,沙俄军东部集团就以太子河水位上涨,担心后路被切断为理由,撤退至第二道防线。
而明天,库罗帕特金那个优柔寡断的沙俄统帅,就会下令全军收缩至第二道防线。
与其陪着这群猪队友等死,沈钧表示先溜为敬。
深夜,战报呈了上来。
因为有沙俄人顶在前面,安保队八千人,今日仅牺牲78人,重伤239人。
而他们给东洋军造成的损失?
三千三百多人!
一比西十多的杀伤比,让沈钧嘴角忍不住上扬。
要知道,历史上整个辽阳会战,东洋军总共才战死五千五百多人,伤1.8万人。
而现在,因为他的干预,不光开战时间延后了,光是开战第一天,东洋军队就多死了三千三百多人!
士兵们己经休息,但沈钧没闲着,他召集所有连级以上军官,连夜开会。
“今天牺牲的78人,是怎么死的?”他敲了敲桌子,目光锐利,“每个连长都给我说清楚!”
有人死于冒进,有人死于疏忽,还有人纯粹是运气不好,被炮弹首接命中。
沈钧听完,冷冷道:“明天库罗帕特金一旦下令撤退到第二道防线收缩防守,战况只会更激烈。今天你们能活下来,不代表明天还能这么走运。”
今天的战斗,并非所有连队都有机会开枪。
东洋军面对长达七十多公里的防线,大部分区域只是佯攻,用于牵制防守兵力,真正猛攻的只有几个关键节点,或试探出哪里防御薄弱就突然猛攻哪里。
那些逮到机会狠狠揍了东洋人的连长们,此刻一个个扬眉吐气,嗓门都比平时大了几分。
而没捞到仗打的连长们,则急红了眼,拍着桌子嚷嚷:“先生!明天把我们放重要位置!我们要那群东洋畜生!”
面对求战心切的队伍,沈钧心里终于踏实了,有这股心气,将来决战时,他才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