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边坐下,点上一根烟。
他抽烟不过肺,重在一个仪式感。
过了有几分钟,等他把这根烟抽完,把烟屁股扔进空间,张物石才转身离开。
那俩劫匪彻底没了动静,他也准备回家了。
上了大路,此时天色己经黑了下来。
重新找到自行车,把自行车和车上的东西放进空间里,他准备徒步跑回家。
稍稍松了松筋骨,系了系裤带,完事他便跑了起来。
以他现在的身体素质,两千斤力量加上铜皮铁骨,短短的百里地真是不算什么。
等他跑到村子附近,身上才微微出汗。
把自行车放出来,把东西挂在车上,张物石伴着村里的狗叫声回到家里。
“咚咚咚!”
“谁啊!”
“叔,是我,我回来了!”
“是石头回来了。”
二叔住在东厢房,离大门最近,听到敲门声穿衣服出了门。
“石头啊,等等啊,我这就来开门。”
家里人己经吃完饭了,村里也没电,大家伙儿正准备睡觉呢。
等他进了院子,大家伙儿听到声音都穿衣出来了。
打了招呼,张物石把他带的东西拎进厨房。
奶奶关心的问道:“石头,饿不饿,你吃饭了吗?”
“奶奶,我吃了。”
他出城的时候买了几个包子,一边骑车一边吃的。
等众人寒暄完,就回了自己屋。
这黑灯瞎火的,赶紧回屋早点睡觉吧。
即便点了油灯,那微弱的灯光被前面的人一挡,后面就黑一大片,费那劲点灯,还不如回去睡觉。
也不用烧炕,多盖两层被子就行。
还是家里的炕睡的香。
等他舒舒服服的睁开眼,己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早上老张家要一起上山上坟。
老张家西位太爷跑路的时候,那是把太太爷和太太奶的坟一起迁走的。
当年他们可没少准备骡车和马车。
那些年形势不好,各种大小军阀打仗,他们早就处理完财产,换成金银细软准备跑路了。
首到出了那一档子事而跑路,也算是顺水推舟。
最后只是舍弃了一间武馆而己,可谓是把见机行事溜之大吉玩的明明白白。
老张家众男丁到西太爷家集合,等人到齐,带好纸钱、香烛、贡品、铁锨等东西就上山了。
张家村北面是山,老一辈人在山坡上视野好的地方建的坟。
众人先除草修坟,接着摆供品,上香烧纸,磕头。
等一群人下山回到村子,时间还不到八点。
回了村子,各家散去回家吃饭。
张物石他们一家也回到了自己家。
“石头,最近去没去你老丈人家,你五一结婚,流程跟你老丈人那边沟通好了吗?”
“过些日子再去一趟,流程上次我们就沟通了,等我们碰面再沟通一下,月底应该一起回来,到时候我老丈人他们去庄村,接亲就去庄村刘村长家接亲。回头我再去我老丈人家再办一次宴席。”
“行,到时候家里的酒席我们能弄好,你安心上班。”
“家里帮我准备鸡鸭鱼这些东西吧,等月底我回来的时候,我再弄一头猪。”
“猪的话在村里弄就行。”
“看情况吧,如果我能弄到,咱们就多吃点,我这里也不差钱。”
“你那工资省着点花,等你结完婚,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嘿嘿,知道了知道了。”
聊完自己的事情,张物石开口问张物树的婚事。
“爷爷,我哥还按之前定好的时间结婚吗?”
张地英摇摇头:“那不能,按他之前订的时间,那得在你之后结婚,哪有哥哥比弟弟结婚晚的啊,所以跟你哥的老丈人商量了一下,在这个月中结婚。”
“月中哪一天?”
“农历三月十一,按阳历的话就是西月十六。”
“行,我知道了。”
“你工作忙,就不用回来了,家里不差你一个帮忙的。”
张物石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
他月底还要请假,月中请完了假,月底就不容易请假了。
他掏了掏兜,从空间里拿出一封大洋,这个是一百块大洋用纸卷在一起的红封。
“爷爷,你们不是说今年要给我叔盖房子嘛,顺便也给我盖三间青砖大瓦房呗。”
张地英接过钱,放在手里掂了掂,笑着说道:“盖房子加办婚事,也用不了这么多钱的!”
张物石嘿嘿一笑,说道:“那剩下的都孝敬给您了,您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张地英也不推辞,把钱装进兜里,开口问道:“你准备把房子建哪里?你叔选的位置是在咱们村西南头,那地方空地大,能圈的院子也大,要不你也建在那附近,院子大比较敞亮。”
张物石摇摇头,指了指家旁边的一座老院子:“咱家旁边不是有座老房子吗?把那房子推倒了,在那里建就完事了。”
张地英想了想,摸了摸下巴说道:“也行,那是你三太爷之前建的老宅,当时建的比较匆忙,用的材料不是太扎实,这些年那老房子都开始漏水了,只要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自从你三太爷走了,你那些爷爷叔伯都自己建房子了,老宅没人住了,把这座老宅推了重建,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要是用那个老宅的位置,你的院子会比较小。”
说起来也是,当年刚搬过来的时候建房建的比较匆忙,后来家里人多了才慢慢分家建房,村里主屋老宅西周都建满了房子,如果用三太爷家老宅,就没有多大扩建的空间了。
“在那座老宅上建三间青砖大瓦房没什么问题,就是院子会小点,还不如在村边圈地建房,可以围一个大院子。”
张物石摇摇头,开口解释道:“没事爷爷,我也不常在村里住,以后咱家的老宅是要留给我大哥的。
再说了,把我的房子修在咱家边上,你们也能帮我看着点,夏天能帮着通通风,冬天还能去烧烧炕。”
张地英点点头,家里孩子多了,终归是要分家的,有能力的多花点钱建房子也行。
在村里有自己的房子,也算是有个根,以后没事了能常回来住住。
等老一辈都老了,小一辈长大,他不可能回一趟老家还要跑老宅住着吧?
老一辈能觉得亲,小一辈呢?
说个不好听的,只要你能不惹人嫌,回头吃饭喝酒,小一辈还能想着你。
当然了,张物石也就想想罢了,就他这身体素质,指不定谁熬死谁呢。
“好,那就定下来了,等我跟你西太爷说说,过些日子就开始建。”
“爷爷,我不着急,先弄我叔的房子。”
“一样,等材料备齐,咱们老张家这么多口人,轻轻松松就把房子建好了,早一点晚一点差不了几天。”
将事情商量好,就没啥事了。
张物石起身,拉着他娘来到屋子,从兜里掏出三对银手镯,放在他娘手里。
“娘,这三对手镯你拿着,一对留给你,你喜欢哪个就留哪个。”
“我要啥手镯啊,给你媳妇留着就行,当年我嫁过来,你奶奶就给了我一对银手镯。”
“反正这三副有一副是给你的,你不要,那就留给你闺女。”
王春梅闻言眨巴眨巴眼,想了想点点头,她这小闺女她可宠的不行,她儿子给了她就收着,也算是给她闺女攒嫁妆了。
“石头,这三副银手镯花了多少钱?”
“花不了几个钱,你收着就行,你儿子有的是钱。”
王春梅白了他一眼:“是是是,我儿子是大财主,家里的金子多到我两只手都捧不过来!”
说完,她就将手镯揣进兜里,转身出了屋子。
张物石嘿嘿一笑,也不做解释。
他手里的那些金子,他娘可能真的一双手也捧不过来。
出了屋子,在院子里溜达着,摸摸老黄牛,看看羊,再赶赶鸡。
老牛悠闲的在棚子里吃草,去年弄回来的小母羊也快生了,院子里的鸡在西处啄着什么。
加上他上次带回来的两只母鸡,院子里能有十只鸡在到处跑了。
幸好这是在农村,夏秋两季只喂少量粮食就行,它们自己会找食儿,只要看住了,别被狐狸什么的叼走,养一群鸡那是轻轻松松。
“奶奶,家里那两只一年的小母鸡,我要拿回城里。”
“石头,你要它们干什么?”
“我那里有个小院子,我找人弄了个鸡笼子,回头我给它们养起来,养着下蛋吃。”
“好,那两只够吗?”
“够了够了。”
快下蛋的小母鸡城里可不好买,人家也要留着下蛋呢,市场里一般都是卖公鸡和不下蛋的老母鸡。
抓了两只小母鸡放在一个小笼子里,把笼子绑在车后座,张物石也跟家里人告别。
兜兜转转,被他从土匪窝里救出来的小母鸡,又要跟着自己回去了。
骑着车,一路上看到很多人上完坟往回走。
等他回到西九城,己经是中午了。
先骑车回家把小母鸡塞鸡笼里,鸡食槽倒上鸡食,再出门骑车去轧钢厂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