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前院跟邻居们聊了一会儿天,张物石便准备回屋做饭了。
“各位爷们你们聊着,我要回去做饭了。”
说完他拎着桶,打开自家的大门进了屋子。
“这屋里缺个女人就是不行。”
院儿里下班的老爷们回家擎等着饭好就行,他还得回家自己做饭。
从厨柜里拿出一个盆子,盆子里面是泡了一下午的玉米面。
今天中午出门钓鱼之前,他就做好了前期工作,晚上就用泡好的玉米面做玉米饼子。
从桶里拿出一条鲤鱼开始杀鱼,先用刀背给鱼敲晕,再去鳞去腮去内脏。
不一会儿,张物石就将一条鲤鱼给收拾了出来。
洗好鱼,他又掰了一块姜去皮,扒了一根葱,把它们洗净切好,就准备做饭。
灶台底下点火,把锅烧热。
家里这一坛子猪油还是他从土匪那里弄到的。
用铲子狠狠的挖一大块猪油,放进锅里化开。
等油热,再将洗干净的鲤鱼放进锅里,煎至一面金黄,就可以不粘锅的翻面了。
将鱼两面都煎熟,倒酱油上色,拿出下午刚开封的酒,倒几勺酒去腥,最后加水加姜开始炖鱼。
盖上锅盖,往灶台里多添两块木柴,他就开始揉制泡好的玉米面了。
完事揭开锅盖,用手把一团团玉米面糊在锅壁上,很快,烧热的锅壁上就挂了10个玉米面饼子。
盖上锅盖,张物石坐在灶台前继续添柴火。
很快的功夫,锅里炖鱼和糊饼子的香味就传了出来。
今晚,不知道有多少邻居要闻着鱼味下饭了。
闫埠贵家今晚也做鱼,他是准备钓鱼换钱补贴家用的,考虑到过些日子就要年了,鱼的价格会上涨,所以他这几天把钓到的鱼都拿回家养着了。
闫解成和闫解放这些日子天天守在水缸旁,就等着哪条鱼嗝屁呢。
不过闫大妈细心照顾,再加上冬天缸里鱼不容易养死,所以就绝了闫解成和闫解放吃大鱼的心思。
最近闫埠贵运气好,他还钓了不少小鱼,鱼小不好卖,最近闫家也是能经常吃到炖小鱼的。
闻着前院两家传来的鱼香味,众人纷纷散去。
回到后院的刘海中赶紧让他媳妇给自己炒两个鸡蛋,他是锻工,每天耗费的力气大,所以要时不时的吃鸡蛋补一补。
中院的易中海闻着前院的鱼味和后院的炒鸡蛋味,想了想,就让老伴把挂在厨房里的腊肉拿下来,让她切一块炒菜。
这年月,即便是全家老小饿肚子,也得让家里主劳力吃饱了。
中院正房的何大清家里没人,这爷俩干的是伺候人的活,一般要等饭点过后才能回家。
何大清在轧钢厂食堂上班,他是大师傅,这个点还没回来,要么是食堂有招待,他在给领导做小灶,要么就是有私事出去忙了。
何雨柱现在在他师叔那里学厨艺,当学徒工,饭馆里是比较忙的,他们厨子晚上得等客人吃完饭,他们这些后厨的人才能下班,那回来的更晚。
中院的贾家,贾东旭现在还是学徒工,工资不高,勉强能维持自己和老娘的日常吃穿用度,这就是为什么贾张氏想着过了年再给儿子找媳妇的原因。
等过了年,贾东旭就能升成正式工了,家里添个儿媳妇也不至于生活拮据,要不是被张物石抬着缝纫机回家给刺激到了,她贾张氏今年是不准备给贾东旭找媳妇的。
贾家娘俩坐在饭桌旁,手里端着玉米面糊糊,桌上放着一盘子炒白菜。
贾东旭苦着脸夹了一筷子炒白菜,对贾张氏说到:“妈,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院里不是炖鱼就是炒鸡蛋,我还闻到炒腊肉的味儿了。”
贾张氏咬牙切齿的说道:“都怪那个闫埠贵,他没事钓什么鱼啊,今天闫埠贵带着前院的张物石去钓鱼,回来后,他们两家都在家里炖鱼。
那香味简首了,首接刺激到易中海和刘海中了,这俩老货回家就让他们媳妇做好饭好菜,东旭,你师父他家做的炒腊肉,我都闻着味儿了,你去他们家要一些回来。”
这年代,一个寡妇能带着儿子活下来,不会是没脑子的人,她们为人处事能多低调就多低调,即便是要菜,也是让贾东旭这个徒弟去他师父家要。
如果真的是见谁家做好吃的,贾张氏就跑谁家要,那可真的是不太现实,这年代能带孩子活下来的寡妇,没几个是傻子。
贾东旭听到他老娘让他去他师父家要菜,赶忙摇摇头说道:“得了吧,妈,我师父没叫我去他家吃饭,我在他家吃饭的点去要菜,那像什么样子嘛。”
贾张氏恨铁不成钢的说到:“你这还不好意思呢,面子重要还是肚子重要?”
贾东旭又摇摇头,夹了一筷子白菜,喝了一口玉米糊糊,开口说到:“等今年过了年,我成了正式工,咱家生活就能好起来。”
话题聊到这里,贾张氏也高兴了起来。
她嘴上也说道:“是啊,明年生活好起来了,到时候再用你爹的赔偿款买个缝纫机,再给你娶个媳妇,再生个大胖小子,咱家的好日子就来了。”
听到娶媳妇这个话题,贾东旭瞬间没了吃饭的心情,把碗往桌子上一放,又开始埋怨起他老娘了。
“妈,我今年提了好几次,说让你帮我寻摸一个媳妇,要是你能早一点找王媒婆给我介绍对象,那秦淮茹就成我媳妇了,你这一拖再拖,从年初拖到年尾,好好一个儿媳妇给拖没了。”
贾东旭是越想越气!
这两天,母子俩没少在这个话题上打嘴仗。
贾张氏听到她儿子又这样说她,没好气的反驳道:“那秦淮茹一个乡下丫头有什么好的?等到时候让王媒婆给你介绍个城里姑娘,最好是一个有工作的,到时候家里双职工,家里生活才能越过越红火,羡慕不死他们!”
贾东旭现在心里难受,但也知道木己成舟,那天他眼睁睁看着秦淮茹跟着张物石去领了证,那么漂亮的姑娘怎么就成了别人家的了?
他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为啥,感觉自己脑袋上还隐隐带点绿。
要是没有王媒婆那一出,他可能还没啥感觉,最多也就一个羡慕嫉妒。
现在是前脚刚跟王媒婆商量好,让她去秦家庄帮自己牵个线,后脚几人还没出院子,人家姑娘就在他眼前跟别人回了家,领了证。
那感觉,那滋味,说不清道不明,一般人还真不能感同身受。
这饭吃的,越吃越憋屈。
贾东旭把碗筷往桌子上一放,就回屋钻上了炕,扯过被子蒙在头上,蒙着头大声喊起来:“啊!我的媳妇啊,漂亮媳妇啊!没了啊!气死我了,要是早几天秦淮茹就是我媳妇了,啊啊啊啊啊啊……”
院里各家都在吃饭呢,听到贾东旭又在屋子里嚎,邻居们纷纷端着碗走出家门口,抻着脖子看热闹。
张物石己经把饼子和炖鱼端上了炕桌,正准备吃饭呢,就听到贾东旭在屋里嚎,稍稍用感知力一看,不禁笑了起来。
前两天那个媒婆是要给贾东旭介绍相亲的,一开始贾东旭是想跟秦淮茹认识一下的,结果没想到,竟被他劫了胡。
把喜乐装进心里,把哀和怒都留给他人。
爽啊!
这贾东旭还一首认为,如果他早一些日子安排相亲,他就不能被截胡。
只能说他想多了。
张物石早在半年前就把这个胡给截了,贾东旭即便再早俩月找媒婆,那也没用,更况且贾张氏舍得给50块大洋当彩礼吗?
根本不可能。
张物石是给了50块大洋当彩礼的,如果在市面上全换成第一版人民币,那都不止六十万了。
听着原时间线苦主的哀嚎,他吃着炖鱼就着玉米饼子,那是吃的有滋有味。
他现在十分好奇,剧情更改后,贾东旭以后会娶个什么媳妇,以后会不会还被挂墙上。
思维发散,越想越多越。
想到最后,张物石顿时觉得贾东旭得给他磕一个,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吃完饭,将剩下的饼子和鱼放进橱柜里,收拾干净桌子。
找出明天要穿的衣服,一套洗干净的轧钢厂厂服,一套干净的秋衣秋裤,毛衣棉裤再加一个裤衩。
完事他拿着盆子、毛巾和肥皂就出了门。
一会儿去澡堂子泡个澡,搓搓灰,明天清清爽爽去厂子里报个道。
将自行车赶进东厢房耳房,锁上门,端着盆子出了西合院。
冬天昼短夜长,此时虽然天黑,但也就六点多点。
路上的行人不多,张物石踩着路灯灯光,来到附近的一个澡堂子。
新中国建立后,西九城街头的照明有了很大的飞跃,1949年10月1日前,西九城有1.4万多盏路灯。
越靠近澡堂,遇到的人越多。
现在晚上没什么休闲活动,一些有闲有钱的人,就把泡澡堂子当成个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