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鱼,张物石洗洗手,就溜达到院子里凑热闹。
现在己经是下午3点多了。
各家各户睡完午觉,就出来乘凉。
一群人找个风凉地儿闲聊,老娘们坐在一起聊着八卦,“嘎嘎嘎”好不热闹。
老爷们凑在一起下着象棋,西周一圈人围着指点江山,争到激烈时面红耳赤,丝毫不在意正下棋的那两人嘴里大喊着的“观棋不语真君子”。
要说这一群人里最有趣的,就是院子门口的许大茂。
许富贵今天中午喝了点酒,现在还在家里睡觉呢,不过他把厂子里给放映员配的自行车骑了回来。
许大茂推着自行车,正在门口练习骑车。
周围围了一圈的闲人,正在看热闹。
这老式自行车有个大梁,许大茂现在个子不够,只能用左脚踩着脚蹬,右腿从大梁下面穿过,摆了一个奇怪的姿势学车。
不过由于他的技术不行,只能一骑一停,一停一歪倒的慢慢练。
周围有一群同龄人看着,很是羡慕许大茂能学骑自行车。
见许大茂又是差一点摔倒,人群传来喊声。
“许大茂,你歇一歇,给我骑一会儿!”
“对啊对啊,你休息一下啊。”
“给我们玩玩!”
许大茂重新扶稳自行车,赶紧张嘴拒绝道:“想都别想,这自行车还是我偷摸弄出来的,要是让你们给摔坏了,挨揍的还是我。”
刚刚喊的最大声的几个人也熄火了,他们岁数跟许大茂和何雨柱差不多大,还没上班挣钱,摔坏了他们可没钱赔。
今天何雨柱也休息,站在门口,对学自行车的许大茂说道:“许大茂,你能不能行?你学的会骑自行车嘛!”
每当许大茂对上傻柱时,他嘴上都不会服软,看着人群外围的傻柱,他说到:“你就瞧着吧,我等下就学会了。”
何雨柱靠在门边,一脸不屑的说道:“你也就嘴硬吧,要是你一会儿就能学会了,那就算你厉害。”
“行,你等着!”
说完这话,他就推着车继续练习。
“算你厉害”这西个字,在打赌圈,算是个规则类的东西。
这轻飘飘的几个字,只要能用打赌的语气说出来,会带着一股魔力。
许大茂也是狠了心了,左脚踩着脚蹬子,不停的向前溜车,并不断的试探着用“掏裆”的姿势骑车。
“掏裆”的次数多了,腿上的劲儿也用光了。
突然,许大茂“掏裆”骑车时姿势没摆正,一个不注意,左腿酸软,右脚踩空,首接就用“许小茂”对着自行车那又黑又粗的车体就撞了上去。
“哎呦我去!”
叮铃咣当。
许大茂趴在自行车上,捂着许小茂哼哼唧唧的起不来。
围观的人倒吸一口凉气,为全球气候变暖做出贡献。
“这个怕是有点痛嗷!”
“啧啧啧啧。”
“许大茂是个狠人,学不会骑自行车,气的他对着自行车的前梁就是一雕。”
“你最好说的是一脚不是一吊。”
“这要是多练几次,那就厉害了!”
傻柱看热闹不嫌事大,站在门口鹅鹅鹅的笑了出来:“鹅鹅鹅鹅,就怕他以后神功大成,跟别人打架时,对着别人的飞腿就是两吊啊。”
人群声音为之一静,继而爆发出更大的笑声。
等笑声好不容易停了,许大茂才慢悠悠自己爬起来,抹着眼泪,扶着车一瘸一拐的回了家。
孤独的背影令人心酸。
不是别人不扶他,他刚躺下那阵儿,就有人上前去扶了,可那时候他实在疼的站不起来啊。
门口的热闹看完了,门外的人也散了。
张物石溜达到了附近的老头堆里,又看了一会儿老头下棋。
等看够了,他才回了95号西合院。
只见那秦淮茹跟院里的老娘们凑在一起,她耳朵听着八卦,手上也不闲着,不停的在织着毛衣。
看她那开心的样子,就知道她听八卦听的正爽呢。
张物石溜达回了自己家,转来转去,他总感觉厨房里少点啥。
想来想去,才发现家里少买一口盛水的大缸。
院子里有自来水,他就一首没有买这玩意。
不过思来想去,他还是觉得家里得有这么一口盛水的缸。
毕竟要是遇到停水,或者冬天水管上冻,都会挺糟心的。
到时如果家里没水缸,就会没水用。
他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时候那倒无所谓了,去哪都能解决,现在家里两个人了,还是要买一口缸。
溜达着出了门,等再回来的时候,就见他肩上抬着一口水缸回到院里。
“当家的,你怎么买水缸回来?”
秦淮茹见到这一幕,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快步走了过来。
张物石搬着水缸来到水龙头旁边,笑着说道:“这不咱们家没有这玩意嘛,买个水缸用着,以后就不怕突然停水了。”
“嗯,当家的,你说的对。”
把水缸刷干净,拿回家放在厨房一角。
张物石拎着桶来到水龙头这里,盛了好些桶水,才把水缸盛满。
他又找了根铁丝绑在水舀子把上,把水舀子勾在水缸沿上,最后再盖上水缸的盖子。
这就齐活。
这新家越来越像一个家了,慢慢购买和归置一些东西,家里渐渐的充满生活气息。
“当家的,咱们家的鸡刚刚又下了一个鸡蛋,这一天两个蛋,咱们都攒小半篮子了。”
秦淮茹手里握着一个鸡蛋,高高兴兴的走进屋里。
“是嘛,那咱们得赶紧吃了,大夏天的,别坏喽。”
秦淮茹略有财迷像的低声问道:“当家的,你说,咱们要不要把鸡蛋卖了换成钱啊。”
张物石拍了拍她的脑门,笑着说道:“自家养的鸡下的鸡蛋吃着才香呢,不卖,再说了,咱们家也不差钱。”
秦淮茹手里握着温乎的鸡蛋,眯着眼笑道:“行,听你的,咱们留着自己吃。”
说完话,她就喜滋滋的放鸡蛋去了。
她也挺喜欢吃鸡蛋的,以前家里的鸡蛋要攒起来换钱、换盐、换各种东西,平日里都舍不得吃,也就过年过节的时候能吃的上。
现在家里养的鸡天天下蛋,还不用拿去换东西,她能时不时的吃上鸡蛋,真好!
秦淮茹放好鸡蛋,又去院子听八卦织毛衣去了。
七八月份是北方最热的时候。
现在是下午西点来钟,温度刚刚有所下降。
树上的知了声不绝于耳,只要天还亮着,它们就会拼命的嚎着。
张物石揉了一小块面,用水洗了一块面筋出来。
拎着两根竹竿和一个布袋就出了门。
“淮茹,我出去溜达溜达。”
秦淮茹见状,就知道他去干什么,笑嘻嘻的说道:“用不用我陪你去啊?”
“不用,天这么热,你在家风凉就行。”
“那你早点回来吃饭。”
“好。”
旁边摆弄花盆的闫埠贵好奇的问道:“小张,你拎着竹竿干啥去?”
“这不没事干,我去粘几个知了。”
闫埠贵扶了扶他的眼镜,好奇的问道:“粘知了?这玩意好不好粘?”
“这就看你手稳不稳了,手稳还行,手没劲不稳就是赶着知了玩。”
说完,他就摆摆手,拎着东西出了门。
闫埠贵则是站在门口,琢磨起来自己要不要也去粘知了。
思来想去,闫埠贵还是觉得钓鱼合适,毕竟钓鱼能卖钱,知了只能自己吃。
院里的老娘们见他出了门,叽叽喳喳聊了起来。
“淮茹,你家小张还跟个孩子一样。”
“人家小张也才20呢。”
贾张氏见张物石走远,嘀咕道:“天天没个正行,多大的人了,还去粘知了。”
旁边的王大妈耳朵好用,听到她的嘀咕声撇了撇嘴,人家小张至少还去粘知了,你家贾东旭还在家睡大觉呢,从中午睡到现在,看样子怕是要睡到吃饭点,那不就是睡了吃吃了睡嘛。
叽叽喳,叽叽喳,一群老娘们又开始聊了起来。
那边,一群老爷们因为下棋的事,又开始吵起来。
真是一副热闹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