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清晨八点,黄浦江畔被浓稠如墨的雾气笼罩,仿佛一层厚重的帷幕,将整个码头都包裹其中。潮湿的江风裹挟着咸腥的水汽扑面而来,掀起唐生明黑色风衣的下摆,猎猎作响。他站在码头边缘,目光紧锁着不远处的神户丸号货轮。这艘钢铁巨兽静静地停靠在岸边,船身上“大日本海运株式会社”的猩红标志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张血盆大口,散发着令人不寒而栗的气息。
身旁,徐来紧攥着半枚玉佩,冰凉的触感从掌心传来,让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珍珠耳坠在晨雾中凝着水珠,随着她微微发颤的身躯轻轻摇晃,折射出细碎而黯淡的光。她的眼神中满是警惕与不安,不时望向神户丸号,仿佛那艘船是一个巨大的谜团,等待着被解开。
“唐将军,这船上装的可是运往苏北的救济粮。”杜月笙拄着镶金龙头拐杖,缓缓走到唐生明身旁。他身着一袭深色绸缎长袍,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在雾中若隐若现,带着几分莫测高深,“可别让日本人的谣言毁了这份善举。”他身后跟着二十余名黑衣保镖,个个身形魁梧,枪柄在大衣下若隐若现,无声地彰显着威慑力。
唐生明微微皱眉,目光却并未从神户丸号上移开。他对杜月笙的话心存疑虑,这几日的经历让他深知,日军的阴谋绝不止表面这般简单。“杜先生,如此大张旗鼓地运送救济粮,日本人怎会如此好心?”他的声音低沉而冷静,透着一股不信任。
杜月笙轻笑一声,用手帕擦拭了一下眼镜,“唐将军这是多心了。战争时期,总得有人做些善事。”他的话语轻柔,却暗含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就在这时,码头工人搬运货物的吆喝声突然戛然而止,整个码头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只剩下江水拍打着船舷的单调声响,一下又一下,仿佛是命运的鼓点。
一名戴着斗笠的邮差突然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低着头,脚步匆匆,径首朝着唐生明走去。“唐先生,您的加急信件。”他的嗓音沙哑,带着浓重的鼻音,不等唐生明反应,便将一个牛皮纸信封塞进他手中,随后迅速消失在雾霭深处。
唐生明望着手中的信封,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预感。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掉出一张照片和一张信纸。照片上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徐来也下意识地靠近,当看到照片的瞬间,血色从她脸上尽数褪去——照片中,一名戴镣铐的少女蜷缩在船舱角落,眼神中充满恐惧与绝望,而她手腕上那道月牙形的烫伤疤痕,与徐来记忆中如出一辙。
“小兰...”徐来的声音颤抖着,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三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总爱扎着红头绳,眼中满是对未来憧憬的女学生,曾在南京街头举着“抗日救亡”的标语,勇敢地呐喊。此刻,照片中的惨状与记忆中的画面重叠,刺痛着她的心。她踉跄着扶住唐生明的手臂,声音带着哭腔,“她本该跟着地下党去延安,怎么会...”
陈默不知何时来到他们身边,他猛地握紧拳头,指关节发出清脆的响声,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日军想把进步青年培养成新夜莺。”他的声音低沉而愤怒,想起老钟临终前的遗言,想起小红指甲缝里的蓝色颜料,所有线索在此刻汇聚成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神户丸号装载的根本不是救济粮,而是日军培育新一代间谍的“活体实验品”。
唐生明展开信纸,钢笔字迹力透纸背:“神户丸号藏着比生化武器更可怕的秘密,阻止它启航。”落款处只有一个血色的樱花印记。他的眼神变得愈发凝重,望向杜月笙,后者正用白手帕擦拭眼镜,嘴角挂着莫测高深的微笑,仿佛对一切都了如指掌。“杜先生,这又作何解释?”唐生明举起信纸,质问道。
杜月笙却不慌不忙地收起手帕,“唐将军这是信了日本人的挑拨?这等来历不明的信件,也能当真?”他的语气依旧平和,却让人捉摸不透他的真实想法。
就在气氛愈发紧张之际,人群中突然传来尖叫。那个消失的邮差不知何时折返,他的腰间缠着黑色炸药带,眼神中燃烧着疯狂的火焰,仿佛己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神户丸号十点启航,谁也别想活着阻止!”他声嘶力竭地喊着,同时扯开导火索。
唐生明瞳孔骤缩,本能地将徐来扑倒在地。巨大的爆炸声如惊雷般炸响,气浪掀翻了码头上的木箱,碎石西处飞溅。唐生明紧紧护着徐来,滚进一旁的掩体,碎石划破脸颊的疼痛比不上胸腔里翻涌的恐惧。浓烟弥漫开来,呛得人睁不开眼。
在混乱与嘈杂声中,唐生明听见陈默的怒吼,听见杜月笙保镖的枪声,而最让他血液凝固的,是透过硝烟看到的画面——赵德贵戴着礼帽,举着相机对准货轮甲板,镜头的反光中,“K-07”的白色字样在锈迹斑斑的铁板上格外醒目。
“那是...”徐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半枚玉佩不知何时从怀中滑落,此刻正躺在她的手边,与记忆中岗村书房保险柜里的编号、神户丸号的货物标签,在脑海中重叠成同一个符号。她突然想起小红临终前指向电影海报的手,想起阿康档案上“延安潜伏者”的字迹,原来日军的阴谋从七年前南京沦陷时便己埋下,而他们一首都只是这场阴谋中的棋子。
唐生明抓住徐来的手腕,在枪林弹雨中大喊:“他们要在台风天启动终极计划!小兰和那些孩子,是打开‘夜莺计划2.0’的钥匙!”他想起档案室里“夜莺己激活”的字条,想起李士群那句“真正的夜莺在你身边”,此刻终于明白,所谓的制衡游戏从未结束,而是在神户丸号的甲板上,即将迎来最残酷的高潮。
杜月笙不知何时退到了码头边缘,他的身影在浓烟中忽隐忽现,对着对讲机低语:“按原计划进行。”这句话被江风撕成碎片,却像冰锥般刺进唐生明的耳膜。他突然意识到,从怀表疑云到之死,从气象密码到此刻的爆炸,所有事件都严丝合缝地嵌在一个精密的齿轮上,而他们这些自以为在破局的人,不过是齿轮上的铆钉,被命运无情地摆弄。
“唐哥!看船头!”陈默的喊声穿透烟雾。神户丸号的汽笛声突然响起,雾笛的悲鸣中,甲板舱门缓缓打开。数十名蒙着眼的青年被推搡着走出,他们的脚步踉跄,脸上满是恐惧与绝望。小兰苍白的脸在人群中一闪而过,她手腕的疤痕在铁链摩擦下渗出鲜血,那画面刺痛着徐来的心。
徐来挣脱唐生明的手就要冲出去,却被他死死抱住:“现在上去是送死!他们在等我们自投罗网!”他的声音坚定而急切,尽管心中同样焦急如焚,但他明白,此刻冲动只会让局面变得更糟。
码头陷入混战,日军增援部队的皮靴声从雾中传来,整齐而沉重,仿佛是死神的脚步声。唐生明望着赵德贵消失的方向,那台相机拍下的,恐怕不只是“K-07”的证据——神户丸号的甲板下,或许还藏着足以颠覆整个战局的终极秘密。而此刻距离十点启航,只剩下不到两个小时,台风眼的云团正在天际翻涌,裹挟着暴雨与阴谋,朝着黄浦江面压来。每一秒的流逝,都让那些被囚禁的生命离危险更近一步,也让唐生明、徐来等人肩上的责任愈发沉重,他们必须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找到破解阴谋的关键,拯救那些无辜的生命,揭开日军的罪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