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在帝后推动下,基础科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在之前的材料学突破基础上,格物院物理学和天象学分支的研究人员们,在沈清欢的引导下,将目光投向了更宏大、更遥远的领域——天体运行的规律。
古代世界对天体的认识主要基于观测和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解释。沈清欢知道,现代物理学对天体运行有着精确的描述,例如万有引力定律,虽然完全复制这些理论是不现实的,但她可以引导研究人员们从更基础的角度,观察天体运行,收集数据,并尝试寻找其中的数学规律。
在格物院天象学分支,研究人员们利用改良的简易天文观测仪器,对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进行长期、精确的观测和记录。他们记录行星的位置、月亮的盈亏、太阳的升落时间等数据。
描写天象学研究的艰辛和枯燥。需要夜复一夜地进行观测,记录大量的数据,而且天气变化、观测误差等都会影响研究。
沈清欢指导他们用数学来描述天体的运行。她强调将观测数据转化为数字,并尝试找出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她可能引入简易的几何学和三角函数概念,用于计算天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同时,格物院物理学分支的研究人员们,也在沈清欢的引导下,探究力和运动的本质。他们进行各种力学实验,例如,研究物体下落的速度,不同物体相互碰撞时的受力情况,物体在不同介质中的运动等。他们试图用数学来描述力的作用和物体运动的状态。
这些基础研究,可能与之前发生的“异象频生”产生关联。 例如,在观测某些特殊天象时,可能伴随着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的能量波动或空间扭曲感。或者在进行某些力学实验时,实验结果出现异常,似乎受到某种未知力量的影响。
描写研究人员们在观测和实验中遇到这些“异常”的情景。他们可能发现某些天体的运行轨迹与预测不符,或者某个力学实验结果出现无法解释的偏差。这些异常现象,让他们感到困惑和震惊,也更加激起了他们探究未知奥秘的欲望。
“娘娘,今晚观测到的这颗星星(可能是某个出现异常的行星或特殊天体),它的位置与我们根据以往规律预测的偏差太大了!”一位天象学研究人员焦急地向沈清欢汇报。
“我们在进行这个力学实验时,发现物体受到的力,似乎不仅仅是我们己知的那些!”一位物理学研究人员向沈清欢展示他们的实验数据,数据中显示出无法解释的异常。
沈清欢在得知这些异常现象后,心中既感到担忧,又感到探寻的兴奋。她知道,这些异常很可能与金手指的终极奥秘有关,与她穿越时带来的力量源泉有关。它们可能暗示着这个世界存在着超越梁国现有科学认知的更高级别的规律或力量。
她将这些异常现象与她自身对金手指的感应、以及之前在古籍和遗迹中发现的线索进行关联分析。她怀疑,金手指的力量可能正在以某种方式影响着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律,或者,这个世界本身就存在着某些“设定”或“规则”,与她的金手指息息相关。
描写沈清欢如何与格物院的顶尖专家们(特别是物理学和天象学领域的)进行深入讨论。他们共同分析数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沈清欢在其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用她的现代知识,为他们的研究指明方向。
在一次深入探讨中,他们可能提出了一个能够初步解释这些异常现象的理论框架雏形。例如,可能涉及到某种“普适力量”(万有引力雏形的概念,但可能被异常现象所干扰),或者涉及到“空间结构”或“维度”的概念(用古代可以理解的比喻)。
这个理论框架的提出,在格物院内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些研究人员对此感到兴奋和认同,认为他们正在接触到世界的本质。但也有一些人对此感到怀疑和抵触,认为这些理论过于“离经叛道”,与传统认知不符。
皇帝萧景珩也得知了这些关于天体运行异常和物理实验偏差的报告。他虽然不完全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但他相信格物院的研究,更相信沈清欢的判断。他知道,这些异常可能与梁国的未来息息相关。
他下令,加大对物理学和天象学研究的投入,鼓励研究人员们继续深入探索这些异常现象背后的原因。
应对这些异常现象和潜在的未知力量,对梁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可能需要梁国在科技和认知上实现新的飞跃,也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风险。
沈清欢知道,探寻金手指奥秘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她己经无法停止。她需要知道真相,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梁国和梁国的百姓。她需要了解这股力量的本质,才能确保它被用于正途,而不是带来灾难。
美食,在这场对天体之序和未知力量的探寻中,可能成为一种精神的慰藉和力量的象征。它提醒着沈清欢,她为梁国带来的美好生活,正是她奋斗的意义所在。
天体运行的规律,基础物理的探索,与金手指带来的异常现象相互交织。梁国在帝后联手下,正迈向一个更加深邃、更加充满奥秘的知识领域。智识的光芒,在探寻未知的道路上,照亮着梁国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