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大嫂。”
秦妈推着自行车人还没进门呢就开始喊人。
“小妹来了?”
赵大舅妈听到喊声出屋招呼。
“哎。”
赵外婆拖着裹了的小脚一脸担忧道:“梅子,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是不是和大钢拌嘴了?
大钢事事顺着你,你得收着点脾气。”
赵大舅闻言虎着脸:“小妹,你说是不是妹夫欺负你了,大哥这就带着你二哥和你几个侄子去给你出气去。”
说着提上鞋就要进城。
赵大树几个小辈虽然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己经表明了他们听爹的。
秦妈看着大哥侄子维护自己的样笑了:“娘,大哥,你们别担心,大钢那个噘嘴葫芦能欺负我,连说都说不过我。”
“真没欺负你?”
赵大舅还是不信。
“真没有。”
“那你咋这会回来了?”
秦妈看了看门口,停好自行车,小声说:“好事,进屋说。”
其他人见状疑惑,但也没多问。
赵外婆冲大孙子说:“大树,你去喊你二叔、二婶。”
“哎。”
秦妈闻言也没说什么。
“娘,大树说小妹来了,是不是和妹夫拌嘴了?”
赵二舅和赵二舅妈来的很快,进门就冲赵外婆嚷嚷。
“没有。”
“梅子,人都来齐了,有啥事你就说吧。”
赵二舅看向秦妈:“小妹,咱都是自己人,有啥事你说。”
“既然人都来了,那我就说了。
漫雪现在不是在街道办上班嘛,前几天去调解家庭矛盾的时候看出来他们家的闺女不是他们亲生的。
帮着报了警。
也是巧了,那孩子就是人公安同志的闺女。”
“是吗?
漫雪就是能耐。”
赵家一大家子听了一个个脸上都是笑容夸秦漫雪能耐。
秦妈听到娘家人夸自己闺女脸上一脸的骄傲。
赵外婆也高兴,外孙女出息,说出去他们脸上也有光,“漫雪是个能耐的,你今天应该不是过来夸漫雪的吧?”
秦妈冲赵外婆竖大拇指:“还是娘你聪明,这不人找到了闺女,为了感谢漫雪给了一个派出所的工作名额。
漫雪如今有工作,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她几个表哥表弟。
她下午还要上班。
我就过来了。”
“啥?!”
赵家人震惊。
秦妈对于他们的震惊并不惊讶:“你们没听错,我手里有个派出所正式工的名额。”
“小妹,我没听错吧?
真的有工作名额,还是派出所的正式工?”
赵大舅妈激动的整个声音都是带颤音的。
“嗯。”
赵大舅他们激动的首搓手。
赵家俩孙媳妇都警惕的看向彼此,生怕对方占了工作名额。
秦妈把众人的表情收入眼里,咳了咳,“我家老二和大钢侄子的工作是按照三年工资的价格买的,这个工作也是一样。”
赵大舅、赵二舅一个劲的点头:“应该的,应该的。”
两个侄媳妇表情不对。
但也没反驳。
秦妈就当没看到,反正也不是给她们的。
“工资具体多少,漫雪也没细问,等确定了接工作的人,办了入职手续,知道了具体工资后再说价钱的事。
这买工作的钱你们要是有就一次性给清,没有也可以按月给。
我家老二和婆家侄子都是按月给的。”
“行,就按月给。”
“那你们商量吧,等确定了人选去我家找我就成,到时候让漫雪带着去办理入职。
哦,对了。
这是公安,还是人还的人情,体格子可一定要好啊,不然让漫雪没法交代。”
秦妈没有一开始就说出秦漫雪说的那番话。
赵外婆还能不了解秦妈,主动开口:“梅子,你说说这个名额给谁比较合适?”
赵大舅等人也看向秦妈。
“娘,既然你让我说,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当然你们也不一定就要听我的,我就那么一说。”
“说吧,我们听听。”
“我觉得这个名额给大木最合适。”
这话一出其他人脸色都变了。
赵大树和赵大林兄弟俩失落的低下头,手握成拳。
俩人的媳妇想说话,被赵大舅妈一个瞪眼过去,绷住了嘴。
“梅子,为啥你觉得大木合适?”
赵外婆看着几人不一的脸,虽然相信闺女,但也得让她把话说清楚,省的其他人有意见,心里埋怨她。
“因为大木没结婚。”
“嗯?”
其他人疑惑,这是什么理由。
赵大木也疑惑,自己不是凭自身本事打败大哥他们,而是因为没媳妇赢的,这……
“你们没听错,因为大木没结婚。
我觉得没结婚的接了工作,很可能娶个城里人,到时候也算多一分助力,招工消息都能知道的广一些。
当然没娶城里姑娘也没事,大队条件好的也成。
选择多一些嘛。”
赵大舅几人听完沉思了好一会,最后赵外婆拍板:“那就让大木接这个工作,大木你去找大队长开介绍信,今天就和你小姑一起去吧。
到了地方一切听你小姑和表妹的。
要是有机会,把你大哥他们也拉进城去。”
赵大木一脸严肃的保证:“奶,你放心,工资我会上交,有招工消息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家里。”
“去收拾衣裳吧。”
“哎。”
赵大木心里激动,但他死死的压住不让自己表现的太高兴,毕竟工作就一个,他占了,大哥他们就没有。
不过回了屋,还是没忍住的原地蹦了几蹦。
压着声音说:“太好了,我能进城了,还能当公安,太好了。”
赵大树几人心里失望。
但也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大哥,你去给大木开介绍信吧。”
“成,媳妇你给小妹收拾点菜让她带回去吃,我去大队长那开介绍信。”
“行,你去吧。”
赵大舅妈带着俩儿媳妇去菜园子里摘菜,路上不停地敲打俩儿媳妇:“你们可别眼皮子浅的怨怪你们小姑。
不然你们就回你们娘家,我们家不要搅家精。”
俩儿媳妇虽然心里不痛快但也不是不讲理的人,纷纷表态:“娘,我们没有,小姑能想着咱家,我们很感激。”
“感激是应该的,也就是你们小姑了,其他人可不会这么想着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