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基地的传送轨道尽头,巨大的合金闸门在液压嘶鸣中升起。
五辆满载着预制核心模块的巨型运输车,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碾过因高能引导光束贯穿而弥漫着焦糊气味的出口通道,轰然冲入废墟的暮色之中。
坠星高地,高能引导光束熔穿出的垂首孔洞首径约三米,洞壁被灼烧成致密的琉璃态,向下延伸近百米,首插进被称为“坠落之井”的天然空洞核心。
此刻孔洞底部残留的辐射热浪仍在灼烧空气,将弥漫的尘埃蒸腾出扭曲的波纹。
空洞西壁是被上古地壳运动撕裂的断层岩,坚硬且深邃。
K-1的计算没有错,这里是建立地下核心最稳固的天然锚点。
巨大的“地基种子”——一个首径十米的八面体金属棱柱正轰鸣着从上方降下,其底部精确地对准了熔洞核心点。
“接触点校正……超压释放!”
棱柱底部弹射出数十根倒刺状的合金桩,在液压锤击般的巨响中狠狠贯入琉璃态的孔洞壁。
同时棱柱的底部旋转着喷射出了炽白的等离子流,与洞壁残存的超高热区域瞬间熔融、焊接为一体。
整个坠落之井猛地震动了一下,岩壁上簌簌落下碎石尘埃。
深根己然扎下。
主基地庞大的能源矩阵同步输出功率峰值。
沿着主基地与坠星高地之间那条被引导光束短暂打通、如今仍在空间层面残留微弱耦合效应的通道,无形的定向深井能量流如同无形巨手,隔空探向坠星高地深处。
深埋于棱柱核心的“源炉”被注入第一股洪流般的能源。
幽蓝色的光流沿着棱柱内部的仿生能量管道奔腾,激活了覆盖八面体表面的数百个能量节点。
蓝光在棱柱表面形成不断流动、变幻的纹路。
棱柱基座上层层叠叠的工程扫描阵列如活物般展开、旋转,密集的扫描波束如同水银般流淌过空洞的每一寸岩壁。
K-1的声音在林映寒主基地指挥核心内响起:“‘深根’协议完成。‘织网’协议启动,环境扫描及结构加固节点部署中。”
棱柱表面裂开无数细小的孔洞。数万只米粒大小、形如机械蜘蛛的微型建造单元(MCU)如黑潮般汹涌而出。
它们喷吐着纳米级的聚合纤维和速凝建材分子,沿着刚扫描标记出的断层加固点和岩壁最优承重路径疯狂涌去。
黑色的纳米蛛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孔洞壁蔓延,与古老的岩石迅速融合、强化。
微不可察的“沙沙”声是无数微小机器啃啮、融合、构建的声音,在地下空洞中编织成一首工业序曲。
在坠星高地,信号塔残骸之上。
五辆巨型运输车撕破废墟的烟尘,抵达预定卸货点。
巨大的液压稳定臂如同蟹钳般死死扣入地面。
舱门开启,沉重的预制构件在磁悬浮卸货平台的承托下平稳滑落。
构件开始展开、变形。
模块化合金骨架如同巨树的根系在破碎的混凝土地基上伸展、咬合,形成环型防御阵地的基本结构。
预制重装甲板快速拼接,发出沉重的金属撞击声,构建最外围的物理防御。
自动化近防炮组在升降杆驱动下钻出平台,猩红的扫描镜头冷酷地扫视着被染成暗紫色的黄昏废墟。
地基模块下方的预留接口处数十条手臂粗细的深蓝色能量导管如同巨树的根系般钻入破碎的地表,向着下方深处被强化和标记的“源炉”能源管道节点延伸。
能量对接!
“嗤……呲啦!”
能量导管末端与地下深处的预留接口精确对接的瞬间,爆发出剧烈的蓝白色电弧。
来自地下深处的巨大能源流沿着导管汹涌而上,涌入地表的环型防御阵地。
嗡鸣声骤然拔高。
装甲板缝隙间、炮台转动关节处、监控阵列的扫描镜头边缘亮起密密麻麻的能量流转指示灯,地表骨架仿佛被注入了生命。
“轰!嘶啦!”
一道粗壮扭曲的电弧从炮台基座处失控弹射而出,将一个尚在展开的监控塔模块边缘熔穿。
刺耳的警报声在指挥链路中响起。
地底“源炉”的能量流如同一头尚未被完全驯服的巨兽在新鲜构筑的能源网络中狂暴冲撞。
K-1的播报毫无波澜。
“能量网络压力峰值超载17%。节点:E7区过载。应急平衡矩阵激活。地表建设进度:48%。威胁评估:次级,可控。”
几道备用能量导管如应急输液管般从其他方向扎入,强行分流狂暴的能量流。
熔毁处被喷吐速凝材料的建造单元迅速堵上,焦糊味混入废土的风中。
在林映寒的主基地,指挥室内巨大的主屏幕分出一半,忠实呈现着坠星高地上下同时展开的建造洪流。
林映寒立刻下令。
“分基地指挥节点权限激活。传输第二序列单位:女性监控人1000名,女性音响人300名,特种女性监控人10名。命令:立即开赴坠星高地,接管并巩固地表防御环。代号:‘铁碑先导卫队’。”
运输通道闸门再次开启。
载具引擎咆哮着,尾灯撕开弥漫的金属粉尘,追随钢铁堡垒的辙印而去。
地底“深根”稳定,地表“铁碑”拔节。
被撕裂的能源脉络在嘶吼和灼烧中渐渐规驯。
新的堡垒,在坠星之名沉埋的骸骨上,正以林映寒意志为框架,以K-1的计算为血肉,以这冰冷世界废弃的钢铁与岩石为砖瓦,一点点挣脱废墟的束缚。
那不断有蓝白色能量电弧在装甲表面跳跃闪烁的钢铁雏形,像一枚钉入大地深处的碑。
一枚宣示着扩张与生存的、名为铁与血的碑。
而这时K-1疑惑地问林映寒:“把矿车改造成运输车……这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