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夫啃树皮,我靠养蛆带全村炫肉

第17章 跟二拐一起去捡蘑菇,搞菌丝!

加入书架
书名:
渣夫啃树皮,我靠养蛆带全村炫肉
作者:
牛肉面没有牛肉没有面
本章字数:
4408
更新时间:
2025-07-09

二房谢氏猛然咳嗽一声,拍了牛蛋一巴掌,嘿嘿笑道:

“小姑子,还是让牛蛋去吧,牛蛋一天闲在家里也不是个事,之前说是给陈景明当学徒的事也黄了,牛蛋也老大不小了,该锻炼了,男娃子就该去洗洗碗,声音大了吆喝别人也能听见...”

牛蛋也眼睛一亮,立刻道:“小姑,我能去我能去,我不要钱的,我只要留下的煎蛋……嗷!娘你干啥掐我?我要钱又得交给你,又吃不到嘴里...”

“你这死孩子!”谢氏被戳破小动作后气的满脸通红。

赵氏低头缴手指头,她太需要钱了。

“行了!”夏老太骂骂咧咧的瞪了一眼谢氏,“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什么主意,之前不愿意去,现在看有钱拿了又要贴上来,天下好事都让你占尽了呗?让谁去,你们小姑子说的算,谁也不能无理取闹。”

赵氏双手拧巴着,紧张的看向苏婉。

牛蛋和谢氏也看向苏婉。

苏婉咳嗽一声先看向赵氏:“大嫂,这两天我有更重要的事交给你做呢,既然你今天说了,我也就顺便说了,你做的事要更多更辛苦一点,所以我准备给你每日20文,你看行吗?”

“好,好,好,我都行的。”

赵氏松了一口气,眼里透露出激动,来这里这么多年,总算可以有些私房钱了,存一段时间钱,她就能去镇上找另一家医馆看肚子了,争取在明年要上孩子...

所以还是牛蛋跟着去摆摊。

牛蛋高兴的跳的老高,不仅有钱拿,还能吃剩下的...

只有谢氏有些局促,又有些尴尬难为情,她讪讪的坐下,想问问小姑子,全家人都有活,她有没有?

但自尊心又作祟,她又问不出口,只能在一边闷闷不乐。

夏老太又说起了别的话题:“闺女,从陈景明那搬来的东西,都放在后院里了,等你新屋子盖好了,再搬进去,都是你的谁也不能拿。”

后院的东西苏婉一一看过了,除了两口铁锅和碗,还有八仙桌,长凳,屏风,木箱,水缸米缸桶子...总之,算是把能搬来的东西全搬来了,这些东西差不多值8两银子。

赚了赚了。

苏老爹则说:“那就刚好把闺女这屋盖大一点,免得那屏风摆不进去。”

事情就这么定了,谢氏在一边又翻翻眼。时间不早了,老苏家凌晨还要起来磨豆腐呢,一家人就去睡了。

苏婉又去厨房,把今日买的凤尾菇和草菇全部切片,晾晒到屋檐下,准备到时候做一点松茸粉调味,为以后菌子市场打基础。

今天秋丫回来了,便和她住在苏大锤的房间里。

进来的时候,秋丫己经将里里外外擦了一遍,收拾的整整齐齐,真是一个贴心的小棉袄。

“娘。”秋丫蜷缩在床上的角落里,“我不会算账,要不让我去洗碗吧?还有,我不要钱,您留着花。”

她在奶家每天睁开眼就有做不完的活,还吃不饱饭。现在能跟着娘在一起做活,不仅有新衣服,还能吃上鸡蛋,娘本来没剩多少钱,她怎么还敢拿娘的钱?

苏婉打了个哈欠,躺在了床上,“收钱的是个小姑娘可以让客人多买点东西,我先教你加法口诀,等你背会就会算账了,1+1=2,1+2=3,2+1=3....”

秋丫一听娘这样说,立刻认真听了起来,她可不敢耽误娘的生意。

苏婉迷迷糊糊只记得背了一会儿就睡着了,虽然她睡眠浅,但也熬不住两天没睡好觉,只记得睡前在空间里习惯性数了下余钱:7两119文。

这是苏婉作为现代牛马养成的习惯,每天睡觉前看一眼银行的余额才能入睡。

秋丫却一遍又一遍的背着...

苏婉睡得也不踏实,只觉得耳边嗡嗡的,一会儿隔壁用点力的声音,一会劈柴的声音,好像还有好几只蚊子在耳边念念叨叨的,只想着早点盖完房子搬过去,能清净一点。

第二天早上五点。

“娘,醒醒,您不是卯时和那个叫二拐的人约好了在青山村见面吗?外婆己经做好饭了,对了,我也和您一起去吧?”

她有点担心娘被骗了。

苏婉迷迷瞪瞪的睁开眼,只觉得眼皮子不听使唤的沉重,强打起精神说:

“嗯...秋丫啊,你不用去了,就家里待着,把我教你的加法口诀背了,再盯着你三舅,看他把蛆焖得咋样了。”她是害怕秋丫这实诚孩子保不准啥活儿都抢着干,非得把自己累着不可。

秋丫想说她都背会了,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娘吩咐的事干好了。

苏婉匆匆忙忙喝完一大碗豆浆,带上苏老太煎的白面油渣饼和水袋,还有一个鸡蛋,将背篓往肩上一挎,便大步流星地朝村口走去。

天还黑着。

这海蛎村,上头连着镇子,下头挨着制盐的海子村,而青山村还在镇子的更上头,走路得一个多时辰,她还是坐牛车吧。

海蛎村地图,自己画的,大概就这么着

等到了青山村口,天边己然泛起了鱼肚白,二拐远远瞧见她,立刻一路小跑迎了上来:“婶子,您可算来了!您要是再晚一会儿,我都打算先进山了,咱快走吧。”

苏婉打着哈欠,挑眉,昨天还娘子的叫着,今天就叫婶子了?倒也没说什么。

“走吧。”

本以为现代的早八够折磨人了,没想到穿越到古代,起得更早,啥时候是个头啊。

别看二拐腿上有残疾,一进大青山,整个人就像变了个样,行动起来如同灵活的猴子一般,左翻翻,右找找,对这山里的一草一木熟悉得很。

苏婉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山里的寒意扑面而来,比起海蛎村,可要冷上多了。海蛎村 36度左右,可这大清早的山里,估计也就 25度。

山间草木郁郁葱葱,枝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水。

走了一会儿,二拐突然停下来,在树上扣下来一坨棕色的玩意,然后给苏婉介绍:“这是大黄,我平日里积攒几斤就卖给医馆,能卖二十文一斤呢!”

一会儿跨到溪边,弯腰从石头缝里抠出几团黑绿色,“婶子,这是石耳。拿到县城最大的药铺,至少八十文一斤。”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