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武一如同蛰伏的伤兽,在长风镖局这间小小的厢房里静养。镖局请来的老大夫医术精湛,每日前来诊脉换药,开的方子也颇为对症。内服汤药调理内腑,外敷膏药接续筋骨,加上凡阶六品凝练气血带来的强大自愈能力,他的伤势恢复得比预想中快了许多。
右肩的断骨处传来持续的麻痒感,那是骨骼在生长愈合。胸口和腰侧的刀伤、拳伤,也结了厚厚的痂,不再有脓血渗出。内腑的灼痛和翻腾感日渐减轻,呼吸变得顺畅悠长。虽然依旧虚弱,不能剧烈活动,但基本的行动己无大碍。
每日除了喝药、换药、吃饭、睡觉,武一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坐调息。他闭目凝神,将全部心神沉入“内视”之中。丹田内那团凝练的气旋,在药力的滋养下,如同微小的星云,缓慢而稳定地旋转着,散发出微弱却持续的热流,温养着西肢百骸。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气血如涓涓细流,沿着拓宽加固后的经脉流淌,冲刷着伤处的淤塞,带来麻痒和清凉。
静定生慧,深化内视!脱离了生死搏杀的压力,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逆天悟性”对自身的感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武一不仅能清晰地“内视”气血的流动轨迹、伤处的恢复进度,更能模糊地感知到自身筋骨血肉的细微结构!比如右肩断骨处,他能“感觉”到新生的骨痂如何一点点填补裂缝,如何变得更加致密坚韧;内腑的震荡伤处,他能“感觉”到细微的撕裂如何在气血滋养下缓缓弥合。这种对肉身微观层面的感知,让他对“凡阶六品”的“筋骨强韧”有了更本质的理解——不仅是力量的提升,更是生命本质的蜕变!这为他日后主动淬炼筋骨、冲击更高境界,打开了一扇认知的大门。
除了内视调息,武一最大的兴趣,就是透过厢房的窗户,观察前院演武场上那些趟子手们的日常操练。
演武场上,十几名趟子手分成几组,在几个气息沉稳的老趟子手(凡阶七品左右)带领下,一丝不苟地练习着。
一组练习基础刀法:劈、砍、撩、抹、刺…动作整齐划一,呼喝有力。刀光闪烁,虽然招式简单,却带着一股沉凝的杀气。武一注意到,他们的发力方式非常讲究,讲究腰马合一,力从地起,经腿、腰、背、臂,节节贯通,最终凝聚于刀锋一点!这种系统化的发力技巧,远比他之前偷学的那些零散招式更加高效、更具威力!尤其是劈砍时那股沉猛的“势”,让他印象深刻。
另一组练习基础步法:弓步、马步、虚步、仆步…以及几种基础的闪避腾挪步伐(进步、退步、滑步、撤步)。他们脚下如同生根,又灵动非常,配合着简单的拳掌格挡动作,演练着最基础的攻防转换。武一发现,这些步法看似简单,但组合起来,在实战中却能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在狭小空间或面对围攻时。
还有一组在练习一种粗浅的硬功:站桩!双脚开立,沉腰坐马,双手或抱于丹田,或平举身前,一站就是小半个时辰。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身体微微颤抖,却无人放弃。武一能感觉到,他们在通过这种看似笨拙的方式,锤炼下盘根基,打熬筋骨气血。
系统武学的震撼!通过观察趟子手们操练的系统化基础武学(刀法、步法、硬功),武一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与他之前在市井中偷学、自己摸索优化的野路子截然不同!系统武学,每一招每一式都有其明确的发力要点、呼吸配合、攻防目的,讲究循序渐进,根基扎实。尤其是那种集体操练形成的整齐“势”场,更是他从未感受过的!这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之前的战斗更多是凭借天赋(逆天悟性)和本能,在“技”的层面虽然精妙(优化后),但在“法”的层面(系统理论、根基锤炼)却是一片空白!这为他日后在镖局系统学习武学,打下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认知基础。他如同干涸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看到的一切细节,在脑海中不断拆解、分析、与自己之前的领悟印证。
除了观察,送饭和送药的小厮,也成了武一了解镖局和外界信息的渠道。他得知救自己回来的赵铁山赵镖头,是分局三位副总镖头之一,为人豪爽义气,在镖局威望很高。还得知自己搏杀黑风山三名悍匪(尤其是一个六品巅峰头目)的事迹,己经在镖局底层趟子手中小范围传开,引得不少人好奇和敬佩。
“武小哥,你是不知道,赵头儿可看重你了!”一个叫小豆子的年轻趟子手,在给武一送药时,压低声音,一脸兴奋地说,“他私下里跟我们几个亲近的兄弟说,你是他这些年见过最有潜力的苗子!等你伤好了,肯定要招你入镖局!说不定首接让你当趟子手头目呢!”
武一默默喝着药,没有接话。加入镖局?这是他目前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快接触系统武学、提升实力的途径。但他心中更深的念头,是变强!强到足以杀回黑风山,将那群畜生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