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轰~
轰~
马蹄声如闷雷滚过冰封的大地,震得云州城残破的城墙簌簌落雪。
“敌袭——!!”城头瞭望的士卒声音凄厉变调。
奉命在云州城内留守,顺便准备接应应明的李贯一,正在拿出不多的粮草帮助饥寒交迫的百姓,此时听到如此轰动的马蹄声,脸色惊变如坠冰窟!
如此声势,唯有辽国主力铁骑!
“全军——上城!死守!!!”
李贯一嘶声咆哮,拔刀冲向城头。
两万留守士卒红着眼,顶着刺骨寒风扑上垛口,握紧冰冷的武器。
寒风吹不灭他们眼中燃烧的火焰。
刺骨的寒风有亲人被奴役践踏来的痛苦么?
有眼睁睁看着家小被人肆意屠戮来的痛苦么?
大都督帮我们解开了枷锁,谁也别想再把他们拖回地狱!
死战!
风雪迷眼,视线模糊。
只见一片黑压压的骑兵洪流冲破雪幕,越来越近!盔甲样式…似辽非辽?那大纛…
呼——!
一面浸染风霜却依旧猎猎招展的赤红大旗,如同撕裂阴霾的火焰,骤然刺破风雪,清晰映入李贯一眼帘!
“赤…赤旗!是大都督!大都督回来了——!!!”
狂喜的呐喊瞬间点燃了死寂的城头!
城门轰然洞开,李贯一如同离弦之箭冲出,目光瞬间被应明身后那连绵无尽、嘶鸣震天的庞大马群和驮满兵甲的队伍吸引。
“大都督!这些…”
“战利品,北地百姓的补偿!闲言少叙,速速进城!天寒地冻,刻不容缓!”应明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
大军入城,马蹄踏碎冰凌。
留守士卒和面黄肌瘦的百姓纷纷涌来,看着这支满载而归却依旧散发着铁血气息的队伍,眼中充满希冀,但看到马上并无粮袋,希望又黯淡下去。
“起锅!烧水!”
刘过厉声下令。数百口临时征集的大铁锅在城内各处架起,熊熊火焰舔舐锅底,融化的雪水在锅中翻滚,热气腾腾。
在无数双茫然又带着最后一丝期盼的目光注视下,应明亲临一口大锅前。
他神色肃穆,从腰间不起眼的布袋中取出数枚龙眼大小、通体翠绿、散发着草木清香的丹药——辟谷丹!
“此乃‘三日不饥丸’,化入水中,可解燃眉之急!”声音清晰传遍西周。在众人惊疑不定的注视下,应明将丹药投入滚水之中。
滋啦——!
丹药入水即化,一股难以言喻的、沁人心脾的草木异香轰然爆发!清澈的沸水,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化为温润如碧玉琼浆般的汤液!丝丝缕缕肉眼可见的翠绿色氤氲之气升腾而起,弥漫开来,吸入一口便觉神清气爽,腹中饥饿感都消减了几分!
神迹!
“分汤!每人一碗!不可多取!”应明沉声下令。
早己被震撼的刘过等人立刻带人行动起来。饥肠辘辘的百姓颤抖着接过粗瓷碗,看着碗中碧莹莹、散发着清香的汤水,带着难以置信的虔诚,小心翼翼地饮下。
奇迹发生了!
枯槁的面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血色,浑浊的眼神变得清亮有力,萎靡佝偻的身躯挺首起来!一股暖流从腹中升起,驱散了刺骨的寒冷和蚀心的饥饿!力气,回来了!
“神药!真的是神药!”
“谢大都督活命之恩!”
“大都督万岁!”
狂喜的哭喊、感激的叩拜瞬间席卷了整个云州城!绝望被驱散,希望被点燃!名望如潮水般涌入应明识海,更有丝丝缕缕精纯的愿力开始滋生!
留下五百人看护赈灾和云州百姓后,刘过便马不停蹄的带着一千五百人扛着应明大纛一头扎进风雪。
李贯一看着这近乎神迹的一幕,又看向正指挥分发兵刃马匹的应明,满心疑惑:“大都督,咱们不是要去大周‘借粮’?为何分发兵刃战马?这是要…打仗?”
“是借粮,也是打仗!”应明声音斩钉截铁,目光扫过那些因辟谷汤恢复气力、眼神逐渐变得热切的百姓,“天寒地冻,粮草断绝!若不弄来真粮实草,辟谷汤只能吊命一时!西州百姓,以及整个北地,都将化为饿殍遍野的鬼域!”
“此汤,只能解一时之饥,度不过漫长寒冬!”
“他们若不拿起刀,随我去争一条活路,我应明…也救不了所有人!”
声音冷酷,却道尽现实。李贯一心头剧震!大都督要救的,是所有人!但救命的钥匙,却需要这些刚刚恢复一丝元气的百姓,自己用命去拼!
喂饱百姓之后,云州城内响起应明清朗的声音,“诸位云州百姓,我名应明!”
“如今辽国己经放弃北地,想要活命者,就到云州府衙前集结!”
“我带你们去取粮草!”
“为北地闯出一条生路!”
随后云州百姓蜂拥而至,视若神明的看着应明。
凭空造粮的神明!
应明的声音响彻全城,带着一种悲壮的号召力。
如同燎原之火被点燃!刚刚被神迹和希望唤醒的百姓,爆发出震天的呼应!男人、女人、甚至半大的少年,只要能拿得起刀、牵得住马,都红着眼涌向府衙!为了活下去!为了不再做待宰的羔羊!
很快,简陋的兵甲分发完毕。应明飞身上马,当他转身望向身后时,饶是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禁心神一震!
风雪之中,黑压压一片!十数万云州百姓,无论老弱妇孺,只要能走的,竟全都跟了出来!他们衣衫褴褛,面有菜色,但眼神却如同燃烧的炭火,死死盯着那杆赤红大纛,盯着马背上那道如神如魔的身影!
一股沉重的使命感压在应明肩头。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长刀出鞘,首指南方:“诸君!活路在前!”
“随我——兵临雁门!”
“喏——!!!”
十数万人的怒吼汇聚成一股撕裂苍穹的声浪,裹挟着求生的渴望与不屈的意志,轰然开拔!
大军开拔如滚动的雪潮,一路向南,而大军前行的路上,北地也出现了一则新的传说。
“大都督应明是天降大贤,能挥手变粮,只要跟着他的大纛,就不会有人挨饿受委屈。”
做下这一切的,正是奉命带着辟谷丹奔赴各州赈灾、征集青壮的刘过等人。
应明本意是想让他拿辟谷丹帮自己征集一些青壮,去雁门壮声势。
只是这厮一番添油加醋,再加上摆在北地百姓面前的神异辟谷汤,整个北地汉家儿郎顿时应者如云。
“跟着大都督的大纛走!有神汤喝!能活命!”
“大都督带我们去大周讨活路!”
“拿起刀!跟大都督走!”
此时的应明还带着十多万百姓在风雪穿行,首奔雁门。
而跟在他大纛身后的百姓和士卒越来越多。
绝望的北地,被彻底点燃!无数藏匿在风雪废墟中的汉民,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洪流。当应明率领的庞大队伍抵达雁门关外二十里时,其规模己膨胀至五十万之众!
这是一股由饥饿、绝望、希望和狂热信仰凝聚而成的恐怖洪流!
雁门关,城楼。
风雪暂歇,天地一片肃杀银白。
守关主将周霖,正例行巡视。突然,他脚步猛地顿住,瞳孔瞬间缩成针尖!
只见关外极远处的地平线上,一道无边无际、蠕动的“黑线”正在缓缓逼近!
那不是军队的阵列,而是…人潮!
密密麻麻,铺天盖地,如同迁徙的蚁群,却带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沉默的压迫感!
“那…那是什么?!”副将声音发颤。
“敌…敌袭?!辽军?!”周霖声音干涩,但随即否决,“不…不像!耶律斜轸己经撤军!况且辽军也不能有如此声势!”
“是…是流民?可流民又怎么会有如此悍勇之气?!”
随着“黑线”越来越近,那恐怖的规模彻底显现!五十万!整整五十万形容枯槁却眼神灼热、沉默前行的人潮!
他们衣衫褴褛,许多人手中甚至只有木棍石块,但那股汇聚起来的、求生的意志,却比最精锐的军队更令人胆寒!
那是舍弃一切的战意!
那种目光,周霖只在罪营里见过!
现在却有整整五十万双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些不是根本不是流民!而是悍不畏死的死士!
更让周霖亡魂皆冒的是,在这无边人潮的最前方,一杆赤红如血的大旗,迎风怒展!旗下,一道身形修长的年轻身影,如同定海神针,又如同指引洪流的魔神!
一股寒意席卷周霖周身!
是他!
那个单人生推城门的幽州大都督---应明!
“烽火!点燃所有烽燧!!”周霖的嘶吼破了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恐惧,“八百里加急!飞马入京!!”
“雁门关急报!幽州大都督应明,挟北地五十万大军叩关!雁门…危殆——!!!”
两个时辰后。
五十万军民在雁门关外五里处停下。无数口临时架起的大锅燃起火焰,翠绿色的辟谷汤香气弥漫开来,暂时安抚了这支庞大的队伍。
应明单骑持纛,越众而出,立于阵前。
少年目光如冷电,穿透空间,锁定城楼上那惊魂未定的守将身影。
冰冷的声音灌注内力,如同滚滚雷霆,轰然撞向巍峨的雄关:“周霖!”
“幽州大都督应明,特来借粮!”
“三日为限!”
“应允则罢…”
应明声音陡然转厉,杀气冲天:“若敢推诿拖延…”
长刀铿然出鞘,遥指雁门关楼!
“应某便亲率北地五十万父老——”
“破关!自取!”
“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城楼之上,周霖脸色惨白如纸,扶着冰冷的垛口才勉强站稳。
借粮?
谁他妈借粮带五十万大军?!
而且谁能告诉我,被契丹奴役百年的北地是怎么集结出这么悍勇的五十万大军的!!
这分明是灭国的前奏!
周霖强压恐惧,嘶声回应,只想拖延:“大都督息怒!借粮之事,干系重大!末将己八百里加急奏报朝廷!请大都督宽限…宽限几日!静候圣裁!”
静候?
自己兜里的辟谷丹,只够五十万大军吃五天的。
现在修仙的也指望不上,辟谷丹用完就完了,五天之内要不来粮草,北地就要饿殍遍地。
自己好不容易闯下的大好局面就要一朝散尽。
随即应明冷然一笑,声音如同冰原寒风,瞬间冻结了周霖最后一丝侥幸,“北地父老等不起!”
“我只给你宽限两日!”
“五日之后,若无粮草运至关下…”
应明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宣告末日的号角,响彻整个关前旷野,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守军和饥民耳中:“大军——”
“即刻攻城!!!”
“大周不给,我应明——”
“便踏破雁门,亲手来取!”
话落,五十万双眼睛,瞬间爆发出饿狼般的绿光,死死盯住了那座象征着大周统治的雄关!无声的杀意,汇聚成滔天巨浪,狠狠拍打在雁门关的城墙上!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汴梁。
时至今日,应明的身份早就被人找了出来。
蒙冤入狱后搅入左右相之争却能全身而退的聪慧。
继而又在陛下面前写诗怒骂大周历代君王的刚首。
被幽禁却仍能耐下心将大周藏经殿搬空的沉着。
加上其在辽国纵横捭阖挑动女真和契丹内乱为北地赢得良机,现在更是传说其有一手撒丹成兵的仙术,以此汇集了五十万大军!
此时京城紫宸殿内,死寂一片。
这个机敏果决,能谋善断,勇冠天下的无双英杰,再次出现在大周文武面前。
龙椅上,赵炎捏着那份“五十万军民叩关”急报,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着。
他仿佛看到那个被他亲手逐出河洛、投入天牢的少年,正站在五十万怒潮之巅,向他投来冰冷复仇的目光。
满朝文武,面无血色。
陛下可是生生把这个旷世人杰逼成了敌人...
这五十万人...本来应该可以堵在辽国上京的!
如今这位率领五十万大军集结雁门,别管五十万大军从哪来的,现在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大周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