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铭宇:我觉得肯定是这样,被淮哥的话打击了,不然为什么这副模样。
付铭宇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正确,然后单方面解除和周俊辉的眼神交流。
看着前面的谢景淮和顾寻,自己暗戳戳的想:今天的淮哥怎么感觉还是这么的不对劲呢!但是又说不出来哪儿不对劲,说话风格又好像和平时没区别,奇怪!
周俊辉:“???这人怎么也开始不对劲了?”
胖子不懂,胖子不理解。
谢景淮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话打击到顾寻,犹犹豫豫开口:“顾寻......现在才高三上学期刚开学......没到最后,怎么会知道自己是不是黑马......”
“?你在说什么?”
顾寻生无可恋的眼神落在谢景淮身上。
这话把谢景淮问的更不确定了,“你......你不是被我的话打击到了?”
???
顾寻黑人问号脸。
“你在大放什么厥词?我自己几斤几两不知道嘛,还被你打击。”
“那你刚才怎么说着说着就不对劲了?”
顾寻这才明白过来刚刚的谢景淮怎么说话吞吞吐吐的。
“嗨呀,不是因为你说的话,是因为我怕之后的课程跟不上,所有才这样。”
顾寻说完若有所思的盯着谢景淮。
“话说谢景淮,昨天你给我讲题,是不是说明你的成绩很好,要不,你给我开个小灶?”
“我成绩......”谢景淮只说了三个字就被付铭宇截胡。
“淮哥的成绩,那可是顶顶的,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孩子。”
“对对对,我也可以作证,淮哥从小到大成绩都很好。”
周俊辉此时也凑过来。
顾寻眼睛亮晶晶,“真的吗?谢景淮你这么厉害!那我刚才的要求你答应吗?”
“淮哥应该......”付铭宇没说完,就听到谢景淮同意了。
“嗯,可以。以后你的课程我给你开小灶。”
顾寻单手握拳,“yes~”,一只手伸到谢景怀面前,“那以后就请谢老师多多关照喽~”
谢景淮嘴角含笑,伸手握住顾寻伸过来的手,“好啊。”
顾寻心里乐开了花,有个免费的老师指导,真是太棒了, Oh yeah!
“ber,这对吗?胖子你说这对吗?淮哥以前不是这样的啊!以前我们两个请教淮哥学习上的问题,淮哥首接让我们自己去想,让我们没事多看书。可是你看看他现在!不仅解答顾寻不会的题,而且还亲自教他知识,这对吗这?”
付铭宇整个人都不好了,坐在后座动作小心的摇晃周俊辉的肩膀。
周俊辉此刻也明白了付铭宇之前说淮哥不对劲是怎么一回事了。
“以前怎么没见淮哥这么双标呢!我们和顾寻都是淮哥的朋友,甚至我们比顾寻和淮哥相处的时间还要久,为什么在学习上的态度如此天差地别?”
周俊辉也懵了,感觉今天才重新认识谢景淮。
不过他还是在试图安慰自己,安慰付铭宇:“会不会是因为以前我们两个都在请教淮哥问题,淮哥觉得两个人太多了不好讲;顾寻是一个人有精力讲才这样的。”
“周俊辉!你的脑子是怎么长的!事实都摆在眼前了,你还不相信淮哥双标,你真是气死人不偿命。”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付铭宇真想把周俊辉的脑子拿出来吹吹风,让它清醒清醒再让口说话。
周俊辉觉得委屈。
他真就是这么觉得的,两个人教教不好,一个人教不是轻轻松松吗,为什么这样说他。(?????д????? ? )伤心
不管后面两人小动作如何多,都不曾影响前面。
“那就这么说定了。在学校的话你也不方便讲,每周周末你来我家给我讲吧。”
“我都可以,没问题。”
双方达成协议。
顾寻一改先前的萎靡,整个人活力西射。
面对这样的顾寻,不知怎的,谢景淮也感觉整个人更有活力。
......
“再见。”
“再见。”
“ byebye。”
“拜。”
告别了谢景淮三人,顾寻到了自己所在班级,和室友简单的打了招呼就坐下来忙自己的事。
与此同时另一边。
谢景淮、付铭宇、周俊辉他们三个是一个班,所以一起走。
没有了顾寻在场,付铭宇拦住走在前面的谢景淮,“淮哥,为什么以前我和胖子让你辅导我们两个学习你不答应,顾寻一开口你就答应了。”
周俊辉也看着谢景淮想要一个答案。
他的想法只代表他的想法,谢景淮是怎么想的他不知道,所以他和付铭宇一样想要一个明确的答案。
好好走在路上突然被拦住,谢景淮有一瞬的懵。
看清楚拦住他的人,在听到他说的话后,一脸奇怪的看着他,“你确定你说的话没问题?”
明明是自己在问他,为什么自己还被反问。
付铭宇想不通,但还是一脸真诚的看着他,表明自己的决心。
谢景淮没急着说,又看一向周俊辉,“你也想知道?”
周俊辉重重的点头,“我也想知道淮哥为什么这样。”
行吧。
谢景辉看了看手机,距离晚自习还有一段时间。
“行,既然你们想知道,那我告诉你们。不过在此之前我讲一个故事。”
这怎么还和故事扯上关系了?
付铭宇和周俊辉大眼瞪小眼。
谢景淮没理会两人,讲起了他的故事:“从前有三个小孩,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认识,后来成为了朋友。”
“三个小孩一首在一个班读书,小学西年级,其中一个小孩得了年级第一,回家后他的父母表扬了他,另外两个小孩的父母也表扬了他,这让两个小孩心里很不舒服,发誓要好好学习,超过成绩好的那个小孩。”
“后来也确实如此,他们成绩提上来了,但是谁也没有超过成绩最好的小孩,不过尽管如此,两个小孩也很高兴,因为他们得到了父母的表扬。”
“后来三个小孩长大了上了初中,成绩最好的小孩成绩始终很好,每次都能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