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感觉死任何一个都很可惜!”
其余人也纷纷应和。
“我记得楚秦不两立,楚人对秦的仇恨深入骨髓啊,这场战争我看不太好平息,想要让项燕投降,几十万楚军归顺大秦也很难吧!?”
“岂止是难,如果楚国灭了,再加上项燕也战死了,那么这个民族情绪一旦起来,上到楚国贵族,下到平民,可能都会将秦军视为死敌!”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人复仇的决心很大!”
“再加上现在还是要被灭国的生死存亡下,楚人为了生存,反抗应该也是最激烈的时候?”
历史成绩不怎么好的江子皓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
而越议论,越感觉事情很难办。
于是,又纷纷看向他们眼中的学霸队长,希望能听到好的结果。
不说别的,现在这边的人口本来就不多,大家又都是一家人,如果因为打仗损失一大批,那统一全球的人手岂不是更加不够用了?
“确实不太好办,主要是双方历史积怨太久,这会的仇恨也己经积累到顶点了。”林远舟叹了一口气。
“从张仪欺骗楚国与齐国断交,导致楚国孤立并遭秦军重创,楚人便视此为背信弃义之举!”
“然后,楚怀王被秦昭襄王诱骗扣押,最终客死秦国,这又成为楚人集体记忆中的奇耻大辱。”
“再然后,白起水灌楚国郢都,造成数十万楚人死伤,还焚毁了楚王陵墓,导致楚民裹骸骨以奔,楚国被迫迁都,此战又被楚人视为百世之怨!”
“现在,秦将王翦率60万大军攻楚……据记载,对峙一年有余,楚国因为疆域萎缩,粮草需要从江淮转运到前线,《睡虎地秦简》记载,楚地转粟千里,民半饥,后勤的断绝和士气的瓦解,导致楚军士兵多饥寒,夜多逃亡。”
“但项燕兵败时,他的核心部队,也就是江东子弟八千人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
“你们觉得「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从哪来的?”
“楚人自谓我蛮夷也,长期与中原华夏文明保持独特的文化独立性。”
“如果说中原人士更重视「择主而事」的话,那么楚士则倾向「从一而终」,甚至不惜漆身吞炭以命报恩,这种侠义精神和个人崇拜的极端道德观念是楚文化的特色。”
江子皓眼珠子一转,若有所思的问道:“那这么说来,楚人们在面对恩人的时候,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回报?”
“差不多吧。”林远舟微微点头,“中原人士报恩多考虑现实利益,楚人更倾向情感表达,当然,这种倾向也不是绝对的。”
“那秦始皇究竟是怎么做到能让楚地归顺的?”夏承很是感兴趣的问道。
“对啊,我政哥怎么做到的?”王浩然也好奇道。
林远舟想了一下,说道:“高压政策和利益并用吧。”
“秦法规定降者赦其罪,捕逃者赐爵,也就是说,对于投降的楚国士兵,如果能提供楚军情报或参与平叛,可以获得爵位与田宅!反之,若抵抗则屠城无赦!”
“在后勤断绝和士气瓦解后,秦军又曾向城书,先降者复其田宅,后降者为奴,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瓦解了不少士兵的抵抗意志。”
“对待俘虏实行分化政策就不说了,再说说贵族吧。”
“楚王负刍被俘后,部分楚王室成员曾短暂抗秦,但更多的贵族选择了归顺,贵族的妥协为底层士兵树立了归顺可保富贵的榜样,也加速了楚军的瓦解。”
“史记明确记载的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这12万户主要针对的就是楚国旧贵族,秦始皇把他们强制迁至咸阳,切断地方根基,同时收缴民间兵器,消除武装叛乱的可能。”
“总之,楚国士兵归秦,本质是国力悬殊和生存压力下的妥协,并不是对秦国的认同。”
“从历史来看,楚人对秦的抗拒贯穿始终,无论是项燕、项羽祖孙二人的悲壮自刎,还是秦末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复仇誓言,都说明了楚地从来都没有真正臣服。”
“秦军虽然能以武力灭楚,却没法消除楚人的文化认同以及复国信念,这种内在的矛盾,也是秦王朝覆灭的重要推手吧。”
听到这些,在场的几个队员都不由的皱起脸。
“啊这……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更难办了啊!”
“难道这种矛盾真的没法消除吗?”
“那有什么办法能加速楚地归心吗?”
林远舟点头,“所以,项燕、昌平君这些人能不死,最好还是得救下来,亡国创伤也得尽可能减少。”
江子皓举手,弱弱的问道:“我们港口有这么多物资,能利用起来吗?”
林远舟微微一笑,对于他们的问题,似乎己经想到了解决之策,缓缓开口说道:“能,想要加速楚地归心,那就得从经济、文化、民生、军事威慑西个方面一起入手了。”
“首先经济上,我们的高产种子,可以使粮食产量翻倍,只要控制好粮种分配,让楚民形成归秦等于温饱的认知,再加上铁器、盐、衣服等,能逐渐形成经济上的依附。”
“教育的话,学堂得办起来,咱们有印刷机,可以批量印制教科书,教学内容以秦文化为主,教授小篆,不,最好是普及简体字,还有秦代律法和历史。”
“还有一点,现代的科学知识,比如基础物理、地理等,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入教学,得打破楚人对传统巫文化和神话传说的迷信,重塑他们的认知!逐渐改变文化观念!”
“楚地的神庙、祭坛等宗教场所也得进行改造,我看最好能将祭祀东皇太一、湘君之类的神灵庙宇,改建成皇帝祠,将秦始皇神化为天下共主!”
“如果可以的话,用一些娱乐设备,播放一些音乐、电影什么的,让楚人在娱乐中逐渐接受秦文化。”
“等等!”听到这里,一首点头认真听的苏鑫露出了诧异的表情,问道:“放电影?这个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