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时砚心中对帝王那番言语尚存一丝谨慎,还未待他想清楚其中的含义,朝堂上关于芜州的消息便如风般传遍了翰林院。
“听说了吗?那位户部的李郎中,被点去芜州做知府了!”
午间歇息时,几位同僚聚在廊下阴凉处低声议论,声音带着几分事不关己的唏嘘。
“唉,芜州那地方……穷山恶水,连年歉收,匪患也未曾根绝,就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先前为着这烫手山芋的人选,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谁肯沾边?最后还是陛下首接点了李郎中,这场风波才算勉强落下帷幕。”
沈时砚微微一顿,不过此事于他,终究是隔岸观火,并未在心中激起多少涟漪。
他很快收敛心神,继续专注于眼前誊录的典籍。
接下来,每逢休沐,他和顾清秋或漫步于西市琳琅的商铺,或寻一处清幽雅致的茶楼听书品茶。
顾清秋的身影,无论置身何处,总能引来惊艳的目光,而沈时砚无微不至的呵护更是落入了无数有心人的眼中。
时日一久,新科状元郎宠夫郎无度的名声,便在京都的贵眷圈子里悄然传开了,成了茶余饭后一桩令人艳羡的谈资。
时入盛夏,骄阳似火,连庭前的玉兰叶都蔫蔫地卷了边。
这日又逢休沐,暑气蒸腾得如同巨大的蒸笼,顾清秋素来畏热,此刻更是懒怠动弹,只恹恹地斜倚在临窗的湘妃竹榻上。
“一动……便是一身的汗,黏腻得紧。”他蹙着秀气的眉尖,声音带着一丝被热气熏出的烦躁。
手中那柄素绢团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扇面绘着的几枝墨兰也仿佛失了精神一般。
沈时砚坐在他对面,看着自家夫郎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连鬓角几缕墨发都湿漉漉地贴在颊边,显出几分脆弱与娇慵之色,看得他心头一紧,泛起一阵心疼。
“夫郎,”他温声提议:“郊外庄子上林木深茂,溪水清凉,不如我们去庄上避避暑气?”
顾清秋连眼皮都懒得抬,只将团扇摇得更加急促了些,带起微弱的风:“不去。你明日便要上值,来回奔波,烈日当头,岂不更受罪?”
沈时砚一时语塞,看着顾清秋因燥热而微红的脸颊,心里那份心疼更甚几分。
京都的冰窖尚未开售,纵有万贯家财,此刻也难解这燃眉之急。
他目光扫过窗外白晃晃的日光,焦灼地思索着解暑之法。
蓦地,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闪过脑海!虽买不到现成的冰块,但……他依稀记得硝石制冰之法!
沈时砚猛地站起身,心中一阵懊悔——如此简单实用的法子,自己竟未早些想起!白白让自家夫郎受了这些时日的苦楚。
“伍伯!”他扬声唤道,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伍伯,正是顾府精心挑选后派来的管家。顾清秋初时还颇为犹豫,生怕用了顾家的人会让沈时砚觉得不自在,后来还是沈时砚开解,言明若有得力之人操持家务,他们方能更得清闲,顾清秋这才安心应下。
这位经验老道的管家,也是月前才正式到府上任。
“老爷。”伍伯应声而入。
他年约五旬,两鬓微霜,腰背笔挺,着一身浆洗得挺括的深蓝布袍,面容沉稳,眼神锐利而恭谨,垂手恭立于门边,静候吩咐。
沈时砚语速略快:“去市集,不拘多少,采买一些硝石回来!”
“是,老爷!”伍伯眼中虽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这暑热难当的时节,老爷要硝石何用?
但他深知本分,绝不多问一字,只利落地躬身应下,转身便快速地向外走去。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伍伯的身影便再次出现在院门口。
他手中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大油纸包,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疾行而归。
“老爷,”他将油纸包恭敬地放在廊下阴凉处,声音带着一丝喘息:“按您的吩咐,京中几家药铺和杂货铺子的硝石,几乎都在这儿了。”
“好!辛苦伍伯了!”沈时砚眼里闪过一丝赞许,上前提起那包分量不轻的硝石,转身便进了书房。
书房内,窗户半开,依旧难挡暑气侵袭。沈时砚早己备好一大一小两个洁净的木盆放置于地面。
他虽知然道硝石制冰的法子,终是头次尝试,心中并无十足把握。
他挽起广袖,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
先将大木盆注入七分满的清水,又将小木盆同样注满清水,小心翼翼地将其置于大木盆中央。
随后,他解开油纸包,捻起一把灰白色的硝石粉末,缓缓倾入大木盆的清水中。
粉末入水,激起一圈圈细微的漩涡,沈时砚用一根木棍轻轻搅动,看着硝石渐渐溶解于水中。
他全神贯注,不断调整着硝石的添加量,额角因专注和室内的闷热也渗出了薄汗。
油纸包中的硝石眼见着下去了三分之一,盆中依旧毫无动静。
就在他眉峰微蹙,准备再次添加时,目光倏地顿住——那放置于大盆中央的小木盆内壁上,竟悄然凝结出了一层薄薄的冰晶!
紧接着,那冰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增厚,清澈的清水渐渐被乳白色的冰层覆盖!
成了!
沈时砚长舒一口气,唇角扬起一抹如释重负的笑意。
他伸出手指,轻轻触碰那坚硬冰凉的表面,一股沁人的寒意瞬间从指尖蔓延开来。
看着盆中这方来之不易的冰,他脑中灵光一闪,骤然浮现出现世那些色彩缤纷、冰凉解暑的果茶与奶茶。
再想到这几日顾清秋被暑热折磨得食欲不振,连平日最爱的菜肴都懒于举筷的模样,一个念头便浮现于脑海。
他转身大步走向厨房。
正在灶台前忙碌的厨娘见他突然进来,惊得差点弄掉了手中的锅铲,慌忙躬身:“老爷!您怎么来这儿了?这儿油烟重地……”
“无妨,你且忙你的。”沈时砚摆摆手,目光在堆满食材的厨房里巡视,寻找着目标。
然而,他对这厨房的格局终究算不上熟悉,翻找片刻竟有些不得要领。
最后还是那厨娘机灵,见他似在寻找什么,便小心翼翼上前询问。
沈时砚将所需之物一一告知:上好的茶叶、新鲜的牛乳、蜂蜜,还有用井水泡着的葡萄。
盛夏的厨房,炉火正旺,热气蒸腾,宛如另一个小蒸笼。
沈时砚却浑然不顾,挽袖亲自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