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神工

第64章 护江宫成雀像高 三丈青铜嵌匣绡 落成鞭炮鸣三响

加入书架
书名:
岷江神工
作者:
张宗弘
本章字数:
3676
更新时间:
2025-07-06

十月初十,护江宫前的晒谷场挤得水泄不通。三丈高的青铜雀像立在宫门两侧,雀喙叼着半幅古匣绡,绡上的护江符纹在阳光下流转,像活了的金蛇。陈婶刚把红纸贴到雀脚莲花座,七尊雀像突然同时振翅,金属嗡鸣震得房瓦簌簌掉落,其中一片瓦片裂成两半,露出雀爪下古匣残片上的血字 ——「铁符夜至」。

“老祖宗这是给咱预警呢!” 陈婶攥紧扁担,眼尾的皱纹绷得发亮,扁担上的红绸穗子跟着抖了抖,“秀兰,去把灶王爷像后的符水全搬来,再把咱护江宴的鞭炮抬到苇荡边 —— 铁符会敢来,咱就用符水当酒,鞭炮当炮仗,好好招呼他们!”

省台女记者举着话筒凑近,镜头扫过雀像翅膀上的古匣残片:“张先生,有村民在后山发现铁符会旗幡,您觉得刚落成的护江宫能挡住他们吗?” 她身后的摄像机对准张叙舟腰间的银哨,那是护江人代代相传的信物。

张叙舟摸着发烫的银哨,哨身鱼嘴纹与雀像底座的纹路隐隐共振:“二十年前我爹用这哨子镇住铁符会的蚀地咒,今儿护江宫落成,地脉醒了,苇苗也成了阵眼 —— 他们敢来,就等着被苇叶割了爪子。” 他指向洼地,一人高的芦苇在风中起伏,叶尖金纹明灭如灯。

正午的太阳刚过中天,西北方突然腾起黑雾,带着腐土味扑向苇荡。正在捆苇苗的秀兰尖叫着松手,苇捆掉在地上:“根须在流脓!” 最边缘的紫穗苇从叶尖开始发黑,金纹像被墨汁晕染般消失,根须渗出的黑液在泥地画出扭曲的沙粒纹,像极了铁符会的邪祟印记。

三个黑袍人踏雾而来,领头者袖口的沙粒纹泛着死灰,他抬手甩出铁符,符面沙粒突然活过来,变成无数细小的黑蛇,“嘶嘶” 着扑向苇根。最近的三株白茅苇瞬间枯萎,穗子白转灰,像被抽干了所有生气。

“守住阵眼!” 张叙舟甩出搪瓷缸,符水在半空凝成雀形,却被黑蛇撕成碎片。他想起王大夫说的 “老苇王” 根须,转身冲进苇荡,裤脚沾满泥浆。银哨突然发出尖啸,哨身纹路灼穿袖口,露出小臂上蜿蜒的烫伤 —— 那是十岁替李大爷挡铁符咒时留下的,此刻正渗出血珠。

苇荡中央的泥土下,“老苇王” 根须泛着微光。张叙舟咬着牙将根须按进泥里,地面轰然浮出八卦图,七尊雀像同时转头,喙中匣绡展开,符纹如金色瀑布倾泻而下,在苇叶上织成光网。

黑蛇触到金瀑的瞬间发出尖啸,铁符出现蛛网般的裂痕。枯萎的苇苗根部爆出新芽,金纹从泥下窜出,沿着茎秆爬上叶片,被蚀的苇叶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返青,根须在泥里长成金色的网,将黑雾一点点绞碎。

“按李冰爷的阵图泼符水!” 陈婶扛着扁担冲进苇荡,扁担头还沾着早晨杀猪的血 —— 那是给护江宫的祭礼,“当年修水库,咱能把渠挖成北斗引活水;今儿个护苇荡,就把符水泼成莲花形!铁符会想断咱的根,先问这扁担答不答应!”

婆娘们跟着呐喊,陶瓮里的符水泼向八卦图,在苇叶上凝成莲花状水痕。最中央的逆生果突然震颤,苇叶金纹如金丝入鞘,全部汇入果实。果脐处裂开细缝,三行小字飘向青铜雀像,自动蚀刻在雀翼上 ——「壬水逆生,火土同辉,以苇为刃,斩煞护江」。

七尊雀像翅膀展开三尺,金属摩擦声像老龙吐息,震得远山云雾散开。黑袍人惊恐后退,他们的铁符 “砰砰” 碎裂,黑雾消散处,逆生果通体透亮,果皮符文与雀翼新纹严丝合缝。领头者袖口的沙粒纹突然炸开,在他手腕烙下焦黑印记。

庆典后,王大夫蹲在雀像下翻《异草志》,裤兜掉出个磨得发亮的算盘,珠子在地上滚出 “壬水逆生” 的声响。他边打边念叨:“癸年戌月生,火土两相济,这果子得配午时的符水 —— 老祖宗的算法,比洋人的钟表还准。” 说着,从布包里掏出晒干的苇叶,夹进书里当书签。

周明远举着手机冲来,屏幕上大台新闻的播放量己破 200 万,弹幕如暴雨:“芦苇茶哪里买?”“护江村地址给一个,我要去求符!” 热搜榜上,# 护江芦苇治百病# 冲上同城第一,蜀都的药材商在评论区刷屏:“张神医,苇根茶能不能预购?我们药房全要了!”

陈婶拧开搪瓷缸,泡着逆生果的符水泛着微光。她喝了一口,腰板突然挺首,扁担往肩上一扛:“嘿!比我当年生娃时喝的参汤还管用!就这腰,能扛五筐苇苗跑八里地!” 她指着洼地,“等咱把果子泡的符水装瓶卖,铁符会的人见了咱的苇叶包装,得吓得尿裤子!”

深夜,张叙舟摸着雀翼上的新纹,银哨再次发烫。远处山脚,铁符会的沙粒纹旗幡在风中招展,却始终停在一里开外 —— 那里的逆生果与雀像共振,每片苇叶都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无数只警惕的眼睛。他知道,下一场硬仗在所难免,但这片在毒土里重生的芦苇,早己将根须扎进了地脉深处,成为护江村最坚韧的壁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