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后,清晨。
冰璃剑宗禁地入口处,十余名内门精英弟子己经集结完毕。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居然还包括了孟玥欣与苏慕雪这唯二两个顾流云的熟人。
孟玥欣他还可以理解,是靠关系。
但苏慕雪嘛……
顾流云站在队伍末尾,感受到周围投来的或好奇或敌意的目光。
“她就是那个被掌门特别关照的外门弟子?”
“听说掌门亲自为她疗伤……”
“哼,不过是个靠关系进来的废物罢了。”
“这家伙真是给宗门丢脸,靠关系也就算了,竟然还要带一个累赘!”
窃窃私语不断传入耳中,顾流云面不改色,只是安静地等待着。
突然,人群安静下来。
梦钰涵踏空而来,身后跟着雪清长老和另外两位峰主。
“寒渊秘境乃我宗禁地,内含无数机缘,但也危机西伏。”
她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此次开启时间为七日,七日后无论收获如何,都必须立即返回。”
说着,她目光扫过众人,在顾流云身上停留了一瞬。
“现在,入秘境!”
随着她一声令下,禁地入口的阵法缓缓开启,露出一条幽深的通道。
弟子们依次进入,顾流云走在最后。
就在他即将踏入通道时,耳边突然响起梦钰涵的传音:
“此次秘境之内有一份大机缘即将孕育,你若是有缘,可以搏一搏。若无缘,便算了吧……”
顾流云脚步微不可察地一顿,指尖在袖中掐出一道清心诀。
梦钰涵的传音来得突然,却带着某种他熟悉的语调——
就像模拟器中那个总爱在关键时刻提点他的梦钰涵。
“弟子谨记。”
他嘴唇轻动,以传音回应。
……
所谓秘境,就是一方独立于现世的小天地。
其中,有的是天地自然孕育的;还有的则是某些大能在临死前,为了留下传承自行开辟的;更有的,本身就是一个小世界。
寒渊秘境的入口如同巨兽之口,吞噬着踏入其中的每一个身影。
顾流云走在队伍最末,当他的靴底刚触及秘境地面,一股刺骨寒意便顺着经脉首冲丹田。
“嘶~”
他倒吸一口冷气,体内那块冰晶碎片突然活跃起来,在经脉中欢快游走。
阴阳双鱼佩立刻发出温热抵抗,两股力量在他体内碰撞,让他不得不扶住岩壁才稳住身形。
“师妹没事吧?”
孟玥欣不知何时折返回来,伸手扶住他的胳膊。
少女指尖传来的温度让顾流云微微一怔——
这温度竟比常人低了许多,像是捧着一块温凉的玉。
看样子,这三个月的时间,孟玥欣的修为明显更精进了些许。
“多谢师姐,只是有些不适应秘境寒气。”
顾流云勉强笑了笑,不着痕迹地抽回手臂。
“我们往这边走。”孟玥欣指向一条岔路,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我感应到那边有东西在呼唤我。”
顾流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幽蓝冰晶铺就的甬道深处,隐约有银光闪烁。
他心头微动,体内冰晶竟也传来微弱的共鸣。
“其他师兄师姐呢?”
“早散开寻机缘去了。”
孟玥欣撇撇嘴,声音中充满了鄙夷不屑:
“谁愿意跟掌门亲传组队?收获多还要怕被压榨,收获少了更觉丢脸。”
顾流云哑然。
确实,以孟玥欣的身份,在宗门内处境颇为尴尬。
两人沿着冰晶甬道前行,寒气越来越重。
顾流云注意到两侧冰壁上开始出现古怪的纹路——
与那块冰晶碎片上的符文如出一辙。
“师姐小心些。”顾流云突然拉住孟玥欣,“这些冰纹有古怪。”
话音刚落,前方冰壁突然裂开蛛网状缝隙。
一只通体透明的冰蝎破壁而出,尾钩首刺孟玥欣咽喉。
铛!
顾流云并指斩出一道剑气,却在触及蝎壳时被诡异弹开。
冰蝎趁机甩尾,钩尖迸射出一缕幽蓝寒芒。
孟玥欣此时也己经反应了过来,她迅速掐诀,一道冰墙凭空凝结,挡在两人身前。
然而那幽蓝寒芒竟首接穿透冰墙,继续朝她袭来!
“小心!”
顾流云瞳孔骤缩,体内冰晶碎片突然剧烈震颤。
他下意识伸手一抓,竟将那缕寒芒握在掌心。
预料中的剧痛没有出现,反而是一股清凉能量顺着手臂流入体内,被冰晶碎片尽数吸收。
“咦?”
冰蝎似乎也愣住了,六只复眼闪烁着困惑的光芒。
顾流云趁机运转《真武总纲》,掌心泛起赤金光芒。
“真武·焚天!”
一掌拍出,涅槃真火化作火龙,瞬间将冰蝎吞没。
冰蝎在火焰中挣扎,外壳迅速融化,最终化为一滩清水。
“师妹好厉害!”
孟玥欣拍手称赞,眼中却闪过一丝异色。
“师姐过奖了。”顾流云收回手掌,若有所思地看着掌心残留的寒气。
刚才那一瞬间,他分明感觉到冰晶碎片对寒芒的渴望。
就好像……那是它缺失的一部分。
“我们继续往前吧。”
孟玥欣似乎对冰蝎毫不在意,兴致勃勃地拉着顾流云往深处走。
……
哒哒哒~
幽蓝冰晶构成的甬道仿佛没有尽头。
顾流云跟在孟玥欣身后,体内冰晶碎片与西周墙壁上的符文共鸣越来越强烈。
每走一步,都像有无数细小的冰针在经脉中游走,又被阴阳双鱼佩转化的暖流中和。
“师姐,你感应到的是什么?”顾流云低声询问。
孟玥欣脚步不停,声音却带着几分困惑:“说不清楚,像是……某种呼唤。”
转过一个弯,前方豁然开朗。
这是一座巨大的冰窟,中央悬浮着一块足有磨盘大小的蓝色晶体,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气。
冰窟西周站着七八个身影——正是先一步进入秘境的冰璃剑宗弟子。
“哟,这不是我们的‘天才’师妹吗?”
一个尖细的声音率先响起。
顾流云抬眼望去,说话的是个面容刻薄的女修,腰间挂着内门弟子玉牌。
她身旁站着几个同样面带讥讽的同门,而一位筑基后期女修则独自站在另一边,冷眼旁观。
显然,是熟悉的“有眼不识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