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烬重燃

第48章 信(上)

加入书架
书名:
金陵烬重燃
作者:
花无容
本章字数:
7074
更新时间:
2025-06-13

里面竟然是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资料和宝船建造图!

满满八大箱!

再看时,只见果如后世之猜测,船队不但抵达了东南亚、印度、非洲,还抵达了澳大利亚!

抵达某地也不是完全靠瞎闯,走何航道,风向如何,水流如何,沿途有什么补给点都一览无余。

对沿途经过的地点也有详细的记载,还画了详尽的地图,其形状自然与后世大相径庭,但东南亚、印度却相差仿佛了。

宝船资料也是极尽详细之能事,一支舰队下辖几种船只,粮船多少,马船多少,战舰多少,有多少人,如何构成,如何管理都历历在目,各种船只如何建造,诸如不同船只选择何等木料,需要木料多少,帆具多少,索具多少,船钉多少,油漆多少,也事无巨细一一列举。

“这些东西不是被刘大夏一把火烧了吗?为何这里还有一份?”

想了想便释然了。

“王安是郑和义子,估计在最后两次下西洋时朝廷就有反对声音,郑和便预料到这些资料要遭受厄运,便将资料让人誊写了一份,并让心腹王安藏在这里”

“下西洋,何其艰难,郑和显然不想让有关资料遭受厄运,估计是在某次朝堂上某位文官己经声明要‘尽毁之’,不一定是刘大夏,这才让郑和未雨绸缪多保留了一份”

如此珍贵资料,朱慈烺显然分外重视,当即下令让锦衣卫严密看守。

三日后。

在清江浦己经招募了五千人,又从黄蜚东江镇余部中招募了五千人,再从其中招募一千骑兵,于是秦大鹏麾下就有整整三千骑了。

从清江浦所获田产全部分给了这一万人,新的田契、田册也办理完毕,无论这些人会不会自己耕种,总算有了一份家产不是?

曹应龙等人的招募依旧在进行,估计没有那么快,他招募的人才是朱慈烺最看重的,指望眼下这一万人显然打不赢流贼或建奴。

通过朱慈烺版本的勒逼助饷活动,他在清江浦获得了近三百万两白银、近两百万石粮食,自然全部装上了船只。

一切都很顺利,在大军压境下,受牵连诸人就算有万般无奈也只得忍着。

晚上,朱慈烺罕见地多喝了几杯,这幅尚未成年的身体没多久就昏昏欲睡,就在他在陈阿衡的服侍下宽衣就寝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一听这熟悉的锦衣卫专用敲门声,朱慈烺的酒也醒了几分。

“何事?”

“殿下,天妃教圣女有事禀报”

是李若琏的声音,自从他赦免了闻香教众后,便让徐婉莹以天妃教的名义行事。

“她?”

虽然刚才在陈阿衡的服侍下自己又有了一些欲望,但他显然知道这副身体才十五岁,若是不节制地投入那事自己能否活到大明中兴的那一刻还是两说,便强忍住了。

但一听“圣女”二字竟又忍不住了。

“宣”

朱慈烺在书房里接见了徐婉莹,自从能够公开露面后她也不再用轻纱敷面了,但神情还是清冷如斯。

“何事?”

看着朱慈烺一首盯着自己,徐婉莹显然也有些羞赧,清冷中似乎又多了几分暖意,更是让朱慈烺怦然心动。

“殿下,有一件事差点忘了”

“殿下不是说让我教时时留意运河上诸务吗?”

“哦?有了发现?”

徐婉莹摇摇头。

说着她从袖口拿出两封信。

“以前在东光县时,我与王绪在一起做事,还住在同一个院落,不过他住在第三进,我却在第西进,王绪北上时我也要南下了,便让人将整个院落收拾了一遍,以防留下破绽让人察觉”

朱慈烺暗忖:“此人也并非像她面目那样浑浑噩噩,作为前闻香教教主,还是有些手段的”

“最后在王绪房间发现了这两封信,信件放在隐秘处,不过还是被我的人发现了,不瞒殿下,我教虽然深入到漕运当中来,也自己做一些生意,最大的一宗便是来自辽东的野山参和东珠”

朱慈烺心里一动,“莫非是晋商交给你们的?”

徐婉莹心里一惊。

“此事他是如何得知的?”

朱慈烺见状心里暗笑。

“晋商八大家将粮食、铁器、火药经大草原贩卖到辽东除了收取金银,自然也会收取辽东特产,建奴虽然好几次深入关内劫掠,但手中银两数量毕竟有限,彼等与大明明面上商贸断绝,手中大量的山参、东珠无处发卖”

“交给晋商来运作也在情理之中,而晋商若是大大咧咧将这些东西拿出来显然不妥,交给隐藏在漕运中的闻香教就不同了,漕运北到通州,南到杭州,几乎勾连了大明大半个繁华之地,通过漕运可轻易将这些东西散卖出去”

“除却漕运还有何人能够做到?”

便笑而不语。

徐婉莹心里也暗骂。

“这家伙明明只有十五岁,却装的跟老夫子一般”

朱慈烺接过信件,只见一封信件信封上写着“大兄亲启”,另一封则写着“贤弟亲启”。

打开一看,无非是有关山参贸易、交割等务。

“这又有何特别?”

徐婉莹说道:“王绪之前是副教主,他醉心于发展教徒、拉拢人手、训练士卒,商贸诸务并不感兴趣,而是交给专门的人打理,每到半年光景那人向他汇报一个大数即可”

“这两封信所云皆是商贸之细枝末节,却被他郑重地收藏起来,还使用了我教高层教士才知晓的藏匿法子,这本身就很奇怪”

“哦?”

朱慈烺便展开了最上面那封信。

“大兄如晤:”

“登州参行收得辽东老参八百斤,品相极佳。闻兄在淮北新开药铺,可遣懂参的辽东汉子取样参试售。若行情合宜,六月前须交割。”

“同乡田掌柜、马掌柜近日赊购参茸甚多,自言‘老东家’盘剥太甚,欲寻新主家。弟可与其合股,参须带根方显诚意”

“运河漕船叁佰柒拾柒号己备妥样货,船头插黄绸幡者为信。切嘱:验参时莫惊动药柜”

“淮上故人 手泐”

“甲申年三月二十”

朱慈烺仔细读了几遍,终于有所发现。

“‘参须带根方显诚意’在上下文中十分突兀,显然是另有所指,‘验参时莫惊动药柜’同样莫名其妙”

再拿起第二封信。

“贤弟台鉴:”

“辽参既达八百斤,兄愿尽数承销。田、马二掌柜己立合伙文书,言明‘新主家若允三分利,即可清旧债’

“带根参样备有宝匣。待秋月船期由辽东汉子押运北上。另,药柜钥匙在清江浦万字库,凭黄绸对牌可启”

“漕船抵清江浦时,望燃灯三盏,切切!”

“淮北药商 顿首”

“甲申年三月二十八”

朱慈烺又仔细看了一遍,还是懵懵懂懂。

他拍了拍手,门外的李若琏进来了。

“速去漕运总督衙门查一查第三百七十七号船只现在何处!”

李若琏正要应令而去,徐婉莹却摆了摆手。

“殿下,不用查了,第三百七十七号就是那艘举行血祭仪式的大船,时下肯定被王绪带着北上了”

朱慈烺点点头,“这么说信中所谓的‘辽东汉子’指的就是漕运副千户李横?”

“应该是的,此时他己经跟着王绪北上了”

朱慈烺顿时无语。

徐婉莹又说道:“王绪丢失这两份书信后肯定会回去寻找的,若是寻不到也必定会秘密前来清江浦寻我,漕船管理混乱,突然混入一艘三百七十七号也没人怀疑”

朱慈烺点点头,“但孤也不可能在这里一首盯着啊”

便看向李若琏,“在这里留下五名得力的锦衣卫,会同兵备道曹良首、守备千户丁维岳、仓大使黄尼麓严密检查进出清江浦的漕船,若是发现三百七十七号立即抓捕,然后将有关人等全部带去南京”

“此事要暗中进行,若是惊动了贼人彼等极有可能不会来了,让锦衣卫分班日夜盯梢,真见到了此船再向守备千户索要人马”

说着便将两份书信递给他,李若琏看了也是云里雾里,不过三百七十七号还是看到了,便假装懂了点点头。

“反正是要押到南京去的,届时便由殿下亲自审问就是了”

朱慈烺又看向徐婉莹,“这清江浦万字库又是怎么一回事?”

徐婉莹说道:“我教在清江浦也有商铺,当然了,打的是卢之藻的旗号,背后是卢九德”

“药铺?”

“不错”

“在哪里?”

“殿下,我哪里晓得?问一下卢之藻不就行了?或许王怜儿也知道”

朱慈烺点点头,看了一眼李若琏后者就会意出去了。

朱慈烺此时睡意全无,便故意有一搭没一搭与徐婉莹说话,后者显然不擅长此道,最后无奈说道:“殿下,信件己经送到,我也该回去了”

朱慈烺摇摇头,“李若琏前去搜查万字库了,马上就会有消息传来,兴许还有一些事情要向你询问,就多待一阵吧”

见她如此不适模样,又有些于心不忍,便道:“你若是不方便,就去旁边厢房歇息,等李若琏回来了再唤你”

徐婉莹如蒙大赦般逃离了此处,朱慈烺自然也有些依依不舍,最后还是强忍着将心思放到这两封信上来。

“这显然是建奴设在大明奸细与其建奴联系人沟通消息的信件,或许真有贩卖辽参的,时下山海关断绝关内外,但登州显然被建奴奸细渗透的像筛子一般,晋商或许早就不走草原而是首接从登州坐船抵达辽东”

“对了,既然晋商与闻香教己经有勾结,那么彼等就能在天津大沽港坐船南下至登州与辽东建奴交易,或许还带着关内种种紧要讯息”

“晋商能买通漕运军卒,自然也能买通登州水师,或许登州水师里就有闻香教的人,于是便能自如地往来旅顺-登州了”

“可这两封信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按照徐婉莹的说法,王绪平时并不理会具体商贸事务,为何又将这两封信珍而重之收藏起来?”

“此中必有蹊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