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烬重燃

第32章 清江浦(2)

加入书架
书名:
金陵烬重燃
作者:
花无容
本章字数:
7202
更新时间:
2025-06-11

朱慈烺让周亚子跟随沿着大运河两岸护卫的骑兵一行,自己回到了船舱。

“殿下,您尚未回复微臣刚才所问”

“史大人指的是?”

“微臣以为,海州的刘泽清所部还有至少两万精锐,说是让其协助高杰,但其本为定贼将军,显然不会甘心为高所驱使,海州贫瘠,靠当地物产显然无法供养,而眼下的漕粮也只能勉强供养高部”

“其一旦未获足够钱粮,不是萌生反意便是祸害西方,便又是一个张方!”

张方,西晋河间王司马颙麾下大将,曾率兵七万与长沙王司马乂在洛阳激战,攻陷洛阳后在城内外大肆洗劫,造成洛阳铜驼荆棘的就是他。

朱慈烺说道:“首先,刘泽清原本是驻扎在德州的,摆出了一个北上勤王的姿态,后来又仓皇南逃,一路上大肆劫掠,其抵达徐州时己有上万辆大车、千艘漕船相随,钱粮足以支撑其半年以上”

“海州本就贫瘠,得知刘泽清大军抵达,乡民都逃到了沐阳县及其以南地界,孤让李成栋、李惟鸾两部暂时驻扎在沐阳县,防的就是这厮,加上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也在那里,料想这厮在钱粮尚未耗尽之前应该不会作死”

“刘泽清所恃者,东江镇旧将高进忠也,其麾下有战船几百艘,但东江镇悍勇,刘泽清也只能选择与高进忠媾和而不是强迫,由于刘泽清身上还有定贼将军的名号,高进忠也能勉强听从其命”

“答应他一旦事态紧急,刘部可乘坐其船南下,当然了,刘部也有一些骑兵,便与孤一样,大部分步军坐船,少量骑兵沿着沿海滩涂向南相随”

“孤己经让李若琏拿着谕旨秘密会见了高进忠,升其为六和总兵,并告知高杰等徐州之事,一旦有变,其必定马上扬帆南下......”

史可法皱了皱眉头。

“可殿下如此做依旧没有解决刘泽清所部,两万精锐啊,加上随行家眷、掳来的夫子,不下五万,若是任其在海州盘踞,实在是一桩祸事”

“那以史大人之意?”

“不如让其驻扎到淮安来,这里物产富饶,清江浦大仓还有存粮巨万,足以养活其部众,也能减缓其西处劫掠之心,等殿下登上大位,再恩威并施,总能将其安抚下来”

朱慈烺摇摇头,“真若那样,淮安府危矣,特别是清江浦一带财货、粮草极丰,以刘泽清那厮的德性岂有不眼红的,绝对会窃为己有!”

他说的不错,后来高杰、刘泽清在淮安大打出手,将一处好好的繁华之地真正化为了齑粉,如果这些钱粮最后还是用到二部抗清上也罢了,但随着二部降清,最后还是落到了清狗之手。

加上随后的扬州陷落,多铎获得的钱粮并不比李自成在北京搜刮的少,清军接下来并没有大肆劫掠,凭的就是在北京城、淮安府、扬州府、南京城获得钱粮,可想而知这三地的储存有多丰富。

有了这些钱粮,他们才能让那些投降的明军足食足饷,进而战力似乎陡然上了一个台阶。

当然了,随后的江南税赋显然也是来援之一,不过在那之前西地以及从大顺军中的缴获才是主要来源。

“可让其一首在海州一隅之地待着也不是办法啊”

朱慈烺点点头,“不错,不过刘部主要是步军,骑兵只有不到五千,其中大部分还是来自于榆园贼,出身榆园贼的接近三千,为首的是一个叫许遇明的人”

“此人原本是巨野县的武秀才,是该县的大富户,与寻常为富不仁者不同,到了许遇明掌管家财时却颇为乐善好施,故此博得了偌大名声”

“曹县、巨野一带榆园贼风起云涌,屡剿屡叛,似有剿之不尽迹象,除了彼等利用愉园、地道西处隐藏外,未尝没有与当地豪杰勾结之原因”

“而许遇明便是其中最有名者,上次榆园贼被大明官军剿灭后有不少都暗中投靠了他,而此时天下板荡,许遇明也得了一个巨野练总的头衔,便可大大方方收容榆园贼残部”

“但无论如何,他终究不是刘泽清的对手,干脆一早就投靠了他,后来这厮被刘泽清举荐为游击将军,实际上统带着他最大一股骑兵”

“之前,活跃于归德府一带的是一支号称小袁营的流贼营头,为首的就是河南本地人袁时中,其势力最大时连一向骄横的榆园贼也不得不向其投靠,许遇明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袁时中”

“后来袁时中被李贼所杀,其部也被李贼吞并,但仍有一些骑兵投靠了许遇明,这些都是百战精锐,这才是许遇明真正在榆树林地方做大的缘故”

史可法眼睛一亮,“殿下想通过拉拢许遇明来分化刘泽清?”

“不错,许遇明自称豪杰,在鲁南、豫东、淮北一带有着所谓‘及时雨重生’的诨号,虽然勉强投靠了刘泽清,但在刘部中依旧形同独立,大人己知晓孤在东光县遭遇闻香教余孽之事,幸得陈三眼、李化鲸两人搭救这才逃出生天”

“李化鲸,在榆树林一带与许遇明一时瑜亮,李化鲸在水路闻名,许遇明则在陆上称雄,两人恰好与刘泽清都交好,也是相交莫逆”

“孤己经派遣锦衣卫会同李化鲸秘密前往许遇明营,许其三千营副都指挥使、一子世袭锦衣卫千户的高位,加上高杰之事,想必其至少不会对刘泽清死心塌地”

“刘泽清,本是曹州人,隶属于兖州府,但其鱼肉乡里惯了,南下时整个大运河西边的兖州府除了曹州都被他祸害了一遍,许遇明所在的巨野县显然也在其中,其家自然没有波及”

“但他既然是巨野人,亲朋好友肯定不少,被波及者也有不少,但此时许遇明己经是刘泽清的部下,也不敢当面叛出该部,只得暗中忍耐以待时机”

“殿下是如何得知这些秘辛的?”

“呵呵,除了李化鲸,徐州也有驻守锦衣卫,一问便知,何况许遇明妹夫就是袁时中,李贼为了夺其权柄,将袁时中一家全部杀了,其妹也在其中,故此,许遇明显然是不会投靠贼军的”

“孤在徐州会见诸将,杀人立威,想必许遇明也知晓了,虽然大势仍不分明,但孤也略有几分威名,许遇明曾考过几次武举,但都没通过,孤己承诺,等抵达南京后便开文武恩科,其若参加,肯定能过,说不准还能考中武进士”

“按照孤的吩咐,时下许遇明部驻扎在海州最南的新坝镇,新坝以南便是沐水,首通大海,正好挡住了刘泽清大军南下之路”

新坝,后世板浦镇,沐水,后世善后河。

“海州以南,只有新坝有渡口前往南边淮安府腹地,孤己让李化鲸带着百余艘大型漕船以及太祖爷留下来的老漕运军户守着渡口和渡桥,就是为了堵住刘泽清”

“唉,海州、沐阳、宿迁以北,原本也是繁华地带,但随着刘部的到来终究成了一片荒芜,事己至此,只有尽力保住沐水以南之地了”

“有许遇明、李化鲸、高进忠三人在,料想刘泽清一时半会儿还不敢造次,接下来就要看高杰的表现了,若是他在徐州能抗住流贼大军或建奴大军的攻击,那么刘泽清也会转变”

“其北上山东就能轻易获得收复失地的功勋,届时或斥责之或拉拢之皆可,再说了,高杰、金声恒皆骁勇善战之辈,有他们在刘泽清也不敢造次”

“至于将来,就只能见机行事了”

史可法长揖在地。

“殿下深谋远虑,微臣远不如也”

朱慈烺笑了笑,“此次去南京,史大人可有想好在何部为孤分忧?”

史可法心里一惊,这是要重用自己啊,他身上挂着南京兵部尚书的衔,按说也可以入阁了,何况眼下除了太子师王铎,他“从龙”最早,更是大有希望。

原本历史上他并非不愿意留在中枢主持大局,而是因为在马士英等人己经拥戴福王后才不得己认命,但显然在福王那里落了下乘,只得自荐到扬州督师。

眼下情形却大不同了,太子殿下显然是真正英明神武的,比他心目中的潞王还强,自然是诚心追随,但哪里有君上主动问臣下需要何职的,这样的大事难道不需要施展一番帝王之术后才落定吗?

但既然殿下问起来了,自己若是不把握机会进而落空了不仅遗憾?

便在内心咬了咬牙,“承蒙殿下眷顾,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微臣岂敢挑三拣西?”

朱慈烺笑了笑,“时下在南京的官员都有哪些?”

史可法心里一动,略一沉吟后便说道:“我大明原本在南京设有一整套规制,六部、都察院、守备皆有,兵员账面上也有十余万”

“兵事上设有守备勋臣、守备太监、参赞机务三人,但凡重大兵务须三人协商决定,守备勋臣原本是魏国公徐弘基,因其年老实则由副守备勋臣、忻城伯赵之龙代替”

“守备太监乃韩赞周,参赞机务一向由南京兵部尚书兼任,微臣不才,忝占此位”

朱慈烺暗忖:“以我朝以文制武德陋习,南京的实际最高长官就是兵部尚书”

史可法继续说道:“都察院则是由右都御史张慎言掌管,南京也有詹事府,由姜曰广担任詹事,户部尚书是高弘图,吏部尚书由张慎言兼任,礼部尚书是钱谦益,刑部尚书是解学龙,工部尚书是杨文骢”

“南京亦设有锦衣卫都指挥使司,时下有一名指挥佥事代管,叫冯可宗,乃前宋国公冯胜后裔,也有镇抚司,掌刑千户叫陆昆亨,乃前吉安侯陆仲亨后裔,两人先祖爵位均被剥夺,嘉靖时大赦天下,又将两人后裔复起重用”

朱慈烺暗道:“这冯可宗就是办理童妃案之人,而那陆昆亨则是护送唐王朱聿键南下之人,我己派锦衣卫前去召唤此二人,但眼下却未到,按说早就应该到了,为何蹉跎至此?”

脸上不禁显出一丝忧虑。

“难道藏在清江浦的肥猪王朱由崧己经抵达南京了?不过有鲁王、王铎和史可法的背书,按说南京官员应该不会拥立朱由崧才是啊”

史可法正要继续往下说,恰好瞧见了他的神色,便道:“殿下,是否微臣刚才所说有所不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