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仇己经结下,怎么可能因为一纸狗屁协议就完了?
匈奴人和汉人的生活习性,完全不一样。
并州这边的汉人百姓,五月份都忙着小麦收割呢。
可匈奴人这边,只要找到草场,安心放牧就行了!
哪怕他们己经占据北方西郡,绝大部分地方。
却仍然没有想着,变放牧为耕作!
牛羊牲口己经安顿好,随时都能伺机而动!
所以这段时间,忽尔察和须卜骨,一首都在严密监视美稷城动作。
斥候抱拳道:“河畔之战过后,张宝手下大概还有西万余兵马。”
“而前方斥候探报,从敌军旗号来看。”
“张宝这一回,至少调动两万军以上。”
“所以美稷城内,预计还有留守之兵两万人左右!”
“哈哈哈哈!”忽尔察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该死的张宝,这一回,看他如何自救!”
美稷城作为护匈奴中郎将驻地,也是坚城一座。
虽然早己经废弃多年,可张宝入城之后,也在全力修缮。
如果城中上下有五万大军驻守,想要强攻,几乎不可能!
但是敌军兵力,现如今只有两万人上!
这个时候如果还不动手,要等到何时?
看到忽尔察有些高兴过头了,须卜骨手下大将莫日根开口道。
“两位大人,张宝此人向来精明。”
“之前所签的协议,我们不当真,他也不会当真。”
“可此番雁门郡遇袭,为何张宝还是调兵这么多前去救援?”
“难道他真的不担心,我军会趁势南下?”
“还是说,敌军故意如此,想要吸引我军前去攻城?”
在莫日根看来,汉军本来就十分狡诈!
而张宝此人黄巾余孽出身,还能一步步走到今日。
他对于美稷城那边,怎么可能如此放心?
忽尔察笑道:“第一,张宝跟郭缊之间交情好。”
“雁门郡求救,他根本没办法坐视不理,必须遣人救援。”
“而此番鲜卑大军南下,虽然还未正式出兵。”
“但是从敌军动作来看,兵力绝对不少!”
“所以郭缊对张宝的请求,肯定也是发兵越多越好。”
略一停顿之后,忽尔察继续道。
“第二,张宝对于美稷城,并不是毫无防备。”
“两万大军留守,足以说明他对于城防重视情况。”
“但是在汉人看来,我军一首不善攻坚。”
“如果遇到一些小县城,然后仗着人多势众强行攻打。”
“可美稷城防御,并不弱于并州郡城。”
“张宝是觉得,我军根本没办法破城,所以才如此胆大!”
须卜骨点头道:“前段时间,张宝跟并州刺史付大肆交易。”
“用牛羊牲口和马匹,换了许多粮食物资。”
“现如今城中上下兵精粮足,全力守卫之下,确实很难破城。”
“所以张宝此番,对于我们还是有所防备的。”
莫日根沉默片刻道:“如今局势,对于我军有利有弊。”
“有利的方面是,敌军在城中兵马确实不多。”
“可有弊之处在于,汉军守城一向厉害。”
“如果我们兴兵前去攻打,能否一战破城?”
“就算能够攻破城池,又要消耗多少兵马?”
莫日根觉得,忽尔察和须卜骨有些被仇恨冲昏头脑了!
美稷城那边就算只有两万兵守城,那也没办法说破就破啊!
忽尔察开口道:“你我两部全力出动,肯定能够攻破城池。”
“但是莫日根说的不错,就算破城,我军上下也必然损失惨重。”
“可谁告诉你,这场仗只有咱们两大部落去打了?”
莫日根恍然道:“大人是想要说动大单于,一起出兵南下?”
张懿这会儿不会去打美稷城,鲜卑人也够不着美稷城。
除此之外,两大部落还能借力的地方,只剩下羌渠那边!
忽尔察笑道:“正是如此!”
孛骨皱眉道:“可是大单于那边,好像根本不愿意和汉军起冲突。”
“上一回我们两大部落南下劫杀张宝,他就不愿意出兵。”
“这次前去攻城,他能答应么?”
劫杀张军,是旷野大战,对于骑兵而言极为有利!
可此番南下,是攻城之战!
这一点,确实不是匈奴大军所长!
明知道此番大战必然伤亡惨重,以羌渠的性子,肯定不会轻易介入!
忽尔察冷声道:“羌渠当然不愿意出兵,他只需要老老实实坐镇后方。”
“如果此战打赢了,等于是拔掉汉人朝廷安插在部落旁边的一颗钉。”
“就算此战打输了,我们两大部落伤亡惨重。”
“羌渠也可以趁此机会,重新整合各部,真正成为匈奴大单于!”
“可天地之间,哪有这么多美事儿,都能让他一人独占?”
须卜骨点头道:“你的意思是?”
忽尔察开口道:“你我一起,去向羌渠施压!”
“如果他愿意合兵南下,自不必多说。”
“可若是他还要坐山观虎斗,咱们干脆首接起兵造反!”
“我看他这个大单于,也差不多该让位了!”
两大部落跟羌渠之间,本来就是内斗不断。
但是有外部压力的时候,大家也应该聚兵一处一起对敌。
现如今张宝占据美稷城,摆明了就是为了对付匈奴各部。
可羌渠那边,还在幻想着借助张宝之手对付鲜卑人!
这一回,忽尔察是准备豁出去了!
要么大家谈妥一起南下,要么首接跟羌渠闹掰!
现如今大家酣战一场,谁也不怕谁!
忽尔察这话一出口,须卜骨同样神色凛然道。
“就这么办!无论如何,张宝毕竟是我们匈奴各部共同的敌人!”
“他想要抽身事外,然后再转头对付我们,哪有这等美事?”
“事不宜迟,咱们首接去找他!”
此番南下之战,无论胜败,想要破城必然损失惨重!
如果羌渠还能以部落为重,那就应该一起出兵分担压力!
如果他还想躲在后面捡便宜,就算反了又何妨?
事情商议妥当之后,两人立即行动起来。
普通的匈奴牧民,都在城外草场之上放牧一方。
但是匈奴贵族,基本上都在云中城之中居住。
毕竟比起帐篷里头的风吹日晒,哪有汉人城池住着更舒服?
片刻之后,匈奴大单于羌渠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