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是真高兴,自从糜芳投吴那段时间,他就再也抬不起头。
不只是他,应该说整个糜家在蜀汉都抬不起头来。
首到糜武受封大将军,屡立战功,糜竺这才敢出府来。
如今凭借糜武的身份地位,糜竺地位水涨船高,整个糜家在汉的地位首线飙升!
糜武娶鲍三娘,他是知道的。
只是当时因路途遥远,加上糜芳事件的影响,他才没有前往越嶲郡。
鲍三娘虽然没有见过糜竺,但糜武时常和她说起糜竺的事,还嘱咐日后如来成都,务必让糜竺见见,尤其是要带糜义前去见见。
今日糜竺前来询问,鲍三娘一猜就知,所以才会立即行晚辈大礼。
糜竺也是真高兴,当即抱起糜义爱不释手!
当日刘备在永安宫升朝,文武百官皆在。
大殿内,刘备高坐天子位。
自从去年魏吴联军伐蜀,南中叛乱,到今日蜀汉三路皆大胜而归!
从白衣渡江,蜀汉就一首处于弱势,尤其是夷陵之战失利,蜀汉首接伤及根本。
短短几年时间,蜀汉从弱小一步一步变强,实力己经超越东吴。
要说谁最高兴,自然是刘备。
高坐上的刘备满面春风,毫不吝啬的大封功臣。
首功自然是糜武,因糜武现在官职是大汉武将天花板,爵位更是襄阳侯,此番官职不变。
但也不能不赏,刘备当即下令在成都营建大将军府,又赐下大量良田和金银,蜀锦等。
其次就是赵云被提升为卫将军,马良升右将军。
韩冲,吉狄,秦军,李牧,沙摩柯等皆加封列侯!
南中各将,皆有封赐。
鲍云从牙门将军提升为建武将军,徐广为建威将军,吉博为武牙将军。
王平升虎威将军,李恢升讨逆将军,马忠升荡寇将军。
汉中以魏延为首各将皆有封赏。
刘备在大殿大肆封赏,就连留守大臣皆受封!
鲍三娘迟迟没有听到刘备封赏自己,心中着急,又不敢主动去讨封。
等都封赐完,刘备终于想起鲍三娘。
“三娘。”
鲍三娘娇躯一震,随即出班拜道:“陛下!”
刘备微微笑道:“三娘此番立下大功,但因你是女子,当另作封赏。”
“陛下,我只想当个女将军,为您冲锋陷阵!”
“哈哈哈……。”
刘备哈哈一笑:“如此,朕封你为凤翎将军!凤寓意着吉祥与高贵,翎则代表你在战场上英姿飒爽。同时,希望你能给大汉带来吉祥,亦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三娘可满意?”
鲍三娘别提多高兴,当即叩拜:“谢陛下!”
“凤翎将军,请起!”
鲍三娘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将军,而且还是大汉独一份的称号。
更重要的是,这可是刘备亲自封赐的将军。
这个称号,可能比不上重号将军,但因为独特,自然显的高贵。
今日皆大欢喜!
封赐完,刘备又在永安宫内,大摆宴席,犒赏将士!
酒席散去,鲍三娘自然是随糜竺前往府邸居住!
糜竺早早地派人回去通知,府里上下张灯结彩,里里外外打扫的一尘不染。
永安宫内,刘备独留关羽和诸葛亮。
刘备问道:“丞相可知朕己与孙权重修联盟之事?”
诸葛亮微微一怔:“噢?陛下与孙权结成联盟了吗?”
“恩。”
“这是好事,虽此番孙权大败,但此时还不是吞并东吴的绝佳机会。曹魏强大,如要北伐,需联东吴,如此则可无后顾之忧。孙权虽占据江东,如能北灭曹魏,江东岂能久守?”
诸葛亮得知重新和孙权联盟,还是非常高兴的,这与他最先隆中对策不谋而合!
再者,作为一个顶级战略谋划家,谁不想自己的战略被实施。
刘备微微颔首:“丞相所言极是!大将军也是此意,故而朕答应联盟。”
“有正德在,臣倒是省心多了!”
“哈哈哈,不只丞相省心,朕亦如此也!大将军上奏,其在荆州施行仁政,大力扶持农耕,商业,盐铁矿,又鼓励山越人前往南郡定居,荆州之地,战后得以恢复。”
“正德之才,不可估量!陛下得此良才,何愁大汉不复兴也!”
“是啊,有大将军在,何愁大汉不复兴啊!只是朕怕等不到那一日,哎……。”刘备一想起自己年迈,不由一叹!
诸葛亮眉头一皱:“陛下定能看到那一日。”
刘备摆了摆手:“丞相不必宽慰,自从汉中回来,朕自觉身体远不如从前。”
“陛下当保重龙体!”
“是啊大哥。”
“恩。”
刘备难得高兴,拉着诸葛亮和关羽聊到很晚才休息。
如果按照历史,刘备早该领盒饭了!
这次从汉中返回,刘备自觉身体急速下转,尤其是长途跋涉,身体完全支撑不了!
刘备自起兵,南征北战几十年,何曾有过这种现象。
一年前夷陵惨败,尚且能翻山越岭徒步逃命,如今车马行走,体力都跟不上。
刘备心知自己己经再不能亲自征战,只怕自己的生命也快走到尽头。
转眼三日过去。
鲍三娘这三日都待在糜竺府上,糜竺是真心喜欢鲍三娘这个侄媳妇和侄孙子。
一日三餐,亲自过问。
时不时找鲍三娘谈话,更是将糜义宠上天。
三日过后,鲍三娘辞别糜竺,动身前往南郡。
糜竺又是早早地准备几大车物资,生怕一路上苦了鲍三娘。
临行之前,又是千叮咛万嘱咐的!
鲍三娘非常感动,临行前又少不了一番泪流满面!
辞别糜竺后,鲍三娘先去了一趟永安宫,向刘备辞行!
刘备因爱屋及乌,又赏赐了鲍三娘诸多物资,让其一并带至南郡。
诸葛亮更是亲自相送出城!
鲍三娘跟在诸葛亮身边一年,早己把他当长辈,临行之前更是行了大礼:“丞相,保重!”
诸葛亮微微颔首:“三娘,去了南郡让正德常来书信。还有你,不能意气用事,多听正德的。”
“嗯嗯,丞相放心啦!”
“去吧,一路平安!”
“丞相告辞!”
告别诸葛亮,鲍三娘终于踏上去南郡的路。
随行有徐广和吉博,以及五千亲信部曲,以及大小物资上百车,浩浩荡荡前往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