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嗣修一门心思扑在地下兵工厂的发展规划上,整日和宋应星等人琢磨着往后的布局。他心里清楚,这兵工厂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那可是他们在辽东站稳脚跟、图谋大业的根本。可就在这个时候,根据地的村子里,一场麻烦事儿正悄无声息地冒了头。
随着地下兵工厂对铁矿的需求一下子猛增,张嗣修打算在根据地招募铁矿开采的人手。这消息一传出去,村子里就像炸开了锅似的。村民们都围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听说张大人要招开采铁矿的人,你们咋看啊?”张大伯眉头紧皱,第一个开了口。他脸上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浑浊的眼睛里透着担忧。
“当年闯关东的时候,我亲眼见过塌方!那些矿洞看着挺结实,可雨一泡,就跟豆腐渣没啥两样!王婶家男人在抚顺卫当辅兵那年——”说到这儿,他突然住了嘴,看了一眼人群里正低头抹眼泪的麻脸妇人,“就为了挖两担煤给红夷大炮用,结果三根脊梁骨生生被压断!”
李二叔吧唧了一口旱烟,慢悠悠地说道:“张大人这人确实靠得住,之前带着咱打跑土匪,又修路又分田分地的。可这铁矿开采……听说这活儿危险得很呐,稍不留神,命就没了。”吐出的烟圈在空气中慢慢散开,好像也带着一丝不安。
“是啊,我也听说了,矿洞里黑灯瞎火的,说不定啥时候就塌方。”王大哥跟着附和,脸上写满了担忧。他搓了搓那双粗糙的手,像是想把心里的害怕给搓掉。
这时候,年轻气盛的赵小虎站了出来,说道:“可张大人做的哪件事不是为咱好?再说了,咱这日子才刚有点起色,不跟着张大人干,还能咋办?”他眼神坚定,对未来满是憧憬。
张大伯琢磨了一会儿,说:“小虎子说的也有道理,张大人不会坑咱们。可家里人担心也是真的,万一出个啥意外……”
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心里权衡着利弊。每个人都明白,去开采铁矿,说不定能多挣点钱,可风险也大;留在家里种地,虽说安稳,可还是穷日子。
“想那么多干啥?反正我就跟定张大人了,张大人肯定不会害我。要不这样,咱几个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刘三哥提议道。他声音低沉有力,让人听着踏实。
大家纷纷点头,觉得这主意不错。一番商量下来,不少人还是决定响应张嗣修的号召,去干铁矿开采的活儿。毕竟大家心里还是更信任张嗣修,相信他既然能带着大伙打败土匪,过上安稳日子,这次也不会让大家失望。
可谁能想到,这才过去不到两个月,各种问题就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了。
在王大哥家里,媳妇看着长满杂草的农田,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当家的,你去挖矿以后,这地就没人管了,眼瞅着今年粮食要减产,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哟。”她带着哭腔,一脸的无助。
王大哥也是满脸愁容,“我哪能想到会这样啊,本想着多挣点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谁知道这地荒成这样。”他望着窗外荒芜的农田,心里懊悔极了。
像这样的情况,在好多家庭都出现了。家里的壮劳力都去开采铁矿了,原本开垦好的农田慢慢就荒了,粮食产量也跟着减少,村民们又开始面临吃不饱饭的难题。饥饿的阴影又一次笼罩了整个村子,大伙脸上又都是焦虑和绝望。
在铁矿开采的地方,工人们也受到了影响。
“唉,我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这地荒着,心里实在不踏实。”李二叔一边干活,一边唉声叹气。他在沉重的矿石旁边,显得格外瘦弱,每弯一次腰,都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
“是啊,虽说相信张大人,可家里人饿着肚子,这活儿干着也没心思。”旁边的工友也跟着抱怨。他手里的工具不自觉就慢了下来,眼神里满是迷茫。
“而且这矿洞确实有点危险,前几天听人说好像有点渗水,也不知道会不会出事。”又一个工友忧心忡忡地说道。他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矿洞,感觉危险随时都会来。
这种担忧和焦虑的情绪,在工人里头很快就传开了,大家干活的效率越来越低,铁矿开采的进度明显慢了下来。原本热热闹闹的开采现场,现在变得冷冷清清,偶尔只能听到几声叹息。
宋应星来巡查的时候,一下子就察觉到了工人们不对劲。他心里清楚,这事儿要是不解决,整个计划都得受到影响,赶紧跑去跟张嗣修汇报。
“大人,现在情况不太妙啊。工人们因为家里的地没人种,粮食减产,心里都发愁呢。再加上担心矿洞不安全,这铁矿开采的进度严重受影响。再这么下去,恐怕要出大乱子。”宋应星着急地说道,额头上全是汗珠。
张嗣修听了,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说道:“绝不能让大伙的日子过不下去,也不能耽误了铁矿开采和兵工厂的建设。看来,得想个两边都能顾上的办法。”他眼神坚定,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
思来想去,张嗣修想出了实行公分与粮票制度。他打算发行粮票,规定一公分能换三斤粗粮,村民们给根据地做事就能挣公分,再用公分去换粮票买粮食。
随后,张嗣修把村民们召集起来,一脸诚恳地说:“乡亲们,我知道大伙现在担心家里的地没人种,没粮食吃,还担心矿洞不安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咱们实行公分与粮票制度。只要大家接着为根据地出力,好好干铁矿开采和兵工厂建设的活儿,就能挣到公分,用公分换粮票,有了粮票就不愁没粮食吃。同时,我们也会加强对矿洞的安全管理,保证大家干活的时候平平安安。”他声音洪亮坚定,想让大伙安心。
人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
“这粮票真能换到粮食吗?别到时候白忙活一场,啥都捞不着。”一位老大爷皱着眉头问道,声音里透着怀疑。
张嗣修赶忙解释:“大爷,您放心。我张嗣修说话向来算数,这粮票制度是我仔细琢磨过的,就是为了让大伙生活有保障。只要按规定来,肯定能换到粮食。至于矿洞安全,我会安排专人检查维护,保证大伙在安全的环境里干活。”他眼神真挚,满满的都是诚意。
这时候,赵小虎又站了出来,说:“张大人,之前您带着咱们过上好日子,这次我还是信您!大伙别犹豫了,张大人肯定不会害咱们。”他的话就像给大伙打了一针强心剂。
虽说还有些村民心里不太踏实,但在张嗣修耐心解释和赵小虎等村民的支持下,大家还是选择相信。可这粮票制度刚推行没多久,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
也不知道从哪儿传出个谣言,说粮票就是张嗣修哄大伙的,到最后根本换不到粮食,矿洞的安全措施也只是做做样子。这谣言就像一阵邪风,在村子里一下子就传开了。本来就对粮票制度和矿洞安全半信半疑的村民们,这下可慌了神。
在村子的大树底下,几个村民围坐在一起。
驼背的孙老头拽着麻绳捆扎的种粮袋冷笑:"县衙十年前也发过劳军券,后来呢?粮票能填饱娃娃哭嚎的肚皮?等秋闱时遍地都是撂荒田,张大人能变出千担粟米?"
“我就说这事儿不靠谱,你看,还真被我猜对了。”一个尖脸的村民说道,脸上还带着点得意,好像自己早就料到会这样。
“那咋办?我还指望靠这粮票换粮食呢,这下可咋整。”另一个村民着急地搓着手,眼神里全是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要不咱还是回去种地吧,这铁矿开采说不定就是个坑,还危险得很。”又一个村民提议道,声音里透着无奈,好像对未来都没信心了。